2023年拖延行为及其研究概述-幼儿拖延行为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拖延行为及其研究概述-幼儿拖延行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拖延行为及其研究概述-幼儿拖延行为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拖延行为及其研究概述|幼儿拖延行为研究 摘 要:拖延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行为现象,是个体在面临任务时实行的非理性推迟行为。本文就拖延的概念、分类及其相关探讨和测量工具进行了概括。关键词:拖延 人格 动机 认知 心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不行避开的产生不同程度的拖延。国外调查显示,有25的成年人报告说拖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严峻的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头以来,国外探讨者在拖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国内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这方面的探讨。一、拖延的概念拖延一词的英文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为推迟到明天。Ferrari认为拖延是对任务的胜利完成产生不利影响的习惯性推迟1。L
2、ay从认知的角度认为拖延是一种非理性倾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进行没有必要的推迟行为2。二、拖延的分类根据拖延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情境拖延和特质拖延。根据拖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学业拖延,生活事务拖延,决策拖延和强迫性拖延。Knaus将拖延分为社会性拖延和个体性拖延3。拖延是构成社交中可见的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社会性拖延的人们会不必要的推迟完成他们的社会责任。Knaus的探讨发觉,个体拖延者的特征往往伴随着社交恐惊症、被一份没有前景的工作所束缚而不愿实行任何措施及长期消费危急性药物等。社会性拖延和个体性拖延是相互重叠的,并没有很清楚的界限,当个体性性拖延影响到了个人的家庭、挚友和社会时就会成为社会性拖延。
3、三、拖延的影响因素1、人格许多探讨者将拖延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基于大五人格模型进行的探讨发觉,拖延与外倾性、神经质和尽责性存在相关,其中,尽责性是特质拖延的根源,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其子因素自律的缺乏,是拖延分数最强有力的预料因子。此外,大量探讨表明,特质拖延与人格因素中的低自控、低自尊、低自信、高完备主义、非竞争性、自我欺瞒、功能障碍性冲动等相关联。2、认知认知心理学家将拖延视为一种应对策略,个风光对超出自己实力范围的任务时,会采纳拖延这种方式来回避,Knaus描述了拖延者呈现的一种非理性的认知模式,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模式变更了拖延者的选择,他将这个认知过程分为了五个阶段:(1)避开执行任务的愿
4、望;(2)确定拖延;(3)承诺会晚一些完成任务;(4)从事代替原任务的活动;(5)为拖延找合理化借口以避开责罚。当拖延者陷入到此模式中去时,就会人为的限制自己发展的实力。Orpen探讨表明,高、低拖延者在认知加工水平上存在差异。表面水平加工者比深度水平加工者更简单出现学业拖延行为。Ferrari采纳试验法发觉,高、低拖延者在不同认知负荷与时间压力下的作业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高拖延者相对于低拖延者,在高认知负荷下完成的任务量更少,精确性也更差。还有探讨者提出了反刍思维对拖延的影响。这种认知会形成焦虑、抑郁等负性心情,挫败感和无助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拖延。3、动机有探讨者将拖延看成是一个动机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拖延 行为 及其 研究 概述 幼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