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曹丕【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docx
《2023年曹丕【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曹丕【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曹丕【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 目 录 前言1 一、曹丕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1 二、题材丰富、注意表情的诗歌内容3 三、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10 1、众体兼擅,七言独绝 10 2、承接“汉音”,开创“魏响”13 3、阴柔为主,不乏刚健 16 四、从曹丕的文艺思想看其诗歌创作17 结语20 参考文献21 注释23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试述曹丕的诗歌创作 前 言 建安时代是中国诗歌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期,此间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曹丕是其中杰出的一个。他的诗反映了汉末魏初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而且在各类题材的创作中,他一般注意刻画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描写非常深刻感人。他的诗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卓著的成
2、就,注意对新形式、新风格的探究。他的诗众体兼善,七言独绝。既有语言自然质朴、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汉音”之作;又有语言富丽精工,注意内心情感抒发的“魏响”之诗。他的诗在风格上以阴柔之美为主。同时,也不乏刚健之作。曹丕还是建安时代杰出的文学指责家,他的很多指责思想既是对自身诗歌创作的总结,也是对当时创作的一种指导。 一、曹丕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 曹丕,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一八七年),卒于魏黄初七年(公元二二六年)。他是曹操的次子(建安四年,曹操长子曹昂在战斗中阵亡,曹丕成为实际的长子)建安十六年,曹丕被封为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建
3、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为魏王,兼丞相位,并于同年十月,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 曹丕作为帝王,政绩虽平,然而他的文学创作甚丰。他在与王朗书,中自称“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载,曹丕有典论五卷,集二十三卷,惋惜他的作品许多已散佚,现今可见的仅有:诗歌四十六首,辞赋三十一篇,书札二十七封,论六篇,以及若干诏令。有辑本魏文帝集。在建安作家中,曹丕作品的现留存量仅次于曹植,居其次位。 曹丕生活在汉末魏初之际,这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担心的时期之一。东汉以来,由于宦官与外戚交替掌权,朝政腐败。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日益严峻,加上常见的自然灾难,社会生产受到很大的破坏。广阔农夫流离失
4、所,各种社会冲突不断激化。据史书记载,自东汉安帝至黄中起义前,各地发生民变就达67次之多。尤其是公元一八四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农夫起义运动。这次农夫运动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了,却从 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在镇压黄巾大起义,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农夫起义运动。这次农夫运动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了,却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又形成了大小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军阀的长期混战中,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遭遇了更严峻的破坏。原本繁华的都市洛阳、长安,由于战乱而变成了废墟。不仅如此,战乱也造成了人口的锐减,桓帝时有人口5000多万,而至献帝时
5、竟只有700多万。“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1真实地再现了汉末社会的惨状。 生活在这样动荡担心时代环境中的汉末士人,一方面感受到巨大的社会的苦痛,希望早日结束这种乱离的局面;另一方面,动荡的社会也给他们供应了建功立业的机遇,激发了他们主动进取的壮志豪情。“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曹植与杨祖德书)是他们心底的呼声。 而随着东汉政权的衰微与瓦解,作为维护汉王朝大一统政权的两汉经学也就渐失它的崇高地位和社会基础。政权没有了中心,儒家思想式微,文化学术界没有了定音之锤。人们又起先了新的对人生和社会的玄思,渴望寻求新的生活支柱。一切都在变动中孕育新的胎
6、儿,道、法、名、辩、兵各家各派思想又起先了新一轮的纷争,它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观念。整个学术界空前活跃起来。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概括的那样,这是一个“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才智、最浓于热忱的一个时代。”2 思想界的解放和空前活跃也给汉末魏初的政治生活带来一些新的特点。以曹魏集团为例。曹操三下求贤令,“唯才是举”,而不拘泥于两汉用人制度中恪守的忠、孝、仁、义等观念,他明言:“或甚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举贤勿拘品德令)建安士人渐渐地、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走出来。 获得思想解放的建安士人在生活上崇尚“通脱” 3,追求自然,蔑视礼法,希图个
7、体人格的实现。他们主动追求和享受人生的种种快乐。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云:“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夕达旦。”又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注引魏略,描述了临淄侯曹植与邯郸淳见面时的情景曰:“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玉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曹丕在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上,也更多流露出这种放旷的时尚,晋书傅玄传云:“魏文慕通达”。以上,我们不 难看出当时人们的这种生活追求。 建安时代这种动荡担心的社会局面和追求自然“通脱”的思想,也造成了文学不同以往的新面貌。此间的作家更多的关注乱离的社会现实,因而于作
8、品中表现出一种深广的忧患意识。而社会旧秩序的打破与政治上的开明,又激发建安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安诗文中又不乏对志向的追求与歌颂。因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安文学中相互渗透,并行发展。在思想解放的前提下,作家的创作更多地呈现出特性的特点,甚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家们也表现出剧烈的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例如,曹操敢于大胆地突破儒家的诗教说,敢于独树一帜,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4人们对文学的观念也发生了变更,强调文学的作用与价值。故而,出现了文学旺盛与发展的新局面。在思辩的理性的精神指引下,人们起先对文学本身进行思索与总结,文学也起先具有自己的理性品行。 曹丕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
9、代,这种文化必定对曹丕的诗歌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取得的。 二、题材丰富、注意表情的诗歌内容 建安时代是中国诗歌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期,正如余冠英先生所言:“建安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殊是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5这个时代的诗歌创作极其旺盛,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诗篇。惋惜,流传下来的只有近三百首。在这三百首诗中,曹植的最多,其次就是曹丕,有四十余首。曹丕现存诗歌虽然数量不是许多,反映的社会生活却是很广泛的。他不仅取材于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政治、军事等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将笔触伸向更深的层面,揭示了乱世余人的心理。他的诗歌在写失亲之痛、丧友之悲、
10、游子之情、征夫之泪、思妇之忧愁、寡妇之悲苦、弃妇的怨艾等方面都颇有特色。然而,有些学者在探讨建安诗歌时却认为:“曹丕在相对安定的环境里,过着贵公子、王太子和帝王的生活,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反映的 6内容是远不及曹操丰富的。”应当承认曹操的诗歌对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 民生疾苦有深刻地揭示,然而,我们更应当看到,曹丕的诗歌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他的笔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军旅生活、女性生活、游子生活以及宴游生活等等,他极大地丰富了建安诗歌的题材。 军阀混战是建安时代显著的时代特征,建安诗歌中表现征战内容的作品 许多,这是时代使然。曹丕现存的诗歌中,有一部分便是表 现征战内容的。他虽
11、然不象曹操那样,一生鞍马征尘,南讨北伐,但也有过斗争的经验,曾随军出征,对斗争的残酷性有肯定的相识。他与建安其他诗人一道,以自己的诗笔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反映战火纷飞中人们的苦难,并表达他们的拯世济民的志向情怀。他的诗歌对征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有不少诗篇反映了斗争给社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如他在令诗中写道:“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真实地揭露出军阀混战造成生灵惨遇涂炭的社会现实。不仅如此,他的六言诗黎阳作(奉辞罚罪遐征)更细致地揭示了斗争给社会生产造成的严峻破坏。诗中写道:“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彼桑梓兮伤情。”这是
12、他亲眼所见的黎阳一带经过战火洗劫后的乡村的残缺景象。原本是鸡鸣犬吠,榆柳成荫,到处欢歌笑语的美妙家园,由于战乱而遭到破坏,如今是房倒屋塌楼残亭破,亭台楼榭因长期无人管理而长满杂草和荆棘。深秋季节,落叶萧萧,霜露交下,更增加几分悲凉之意。诗人以无限感伤的笔调写出斗争的巨大破坏力。诗中所描写的是黎阳一带乡村破败荒芜的景象,这也正是当时千千万万个被战火毁灭的村落的缩影。 其次,曹丕还有一些诗作反映出征将士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背井离乡,亲人离散的悲凉。如黎阳作“殷殷其雷,蒙蒙其雨。载徒我车,涉止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细致入微地把将士在风雨交
13、加中艰难行军的苦痛情状表现出来,可谓“纵横成文,伤悲之心,慰劳之旨,皆寄文句之外。”7而他的陌上桑更是透过一个出征士兵的眼,揭示了军阀混战给广阔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云: 弃家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路局窄。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磐石,树木 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 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全诗通过对远征恋乡、征途艰辛、环境恶劣和战友阵亡的叙写,以及珠泪横流,孤苦无依的情感的抒发,剧烈地表达了诗人的厌战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此诗也因其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性而被钟惺评说为“有武帝节奏”8谭元春
14、亦赞其“奇调、奇思、奇语,无所不有”。(古诗归)长期的军阀混战,致使多数的青壮年男子被迫从事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他 们有的长年出征不归。甚至终身服役;有的就死于徭役征战之中。因而,与亲人一旦分别,便是会日无期。曹丕清河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表现的就是挽船士被迫服役而与亲人离散的悲凉。“舍我家乡客,将适万里道。妻子牵衣袂,挥泪沾怀抱。还附幼童子,顾托兄与嫂”,诗中情词凄婉感人,这种生离往往无异于死别,真是哀情如诉,感人至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广阔人民的无限怜悯。 此外,曹丕还有部分征战题材的诗歌表现的是汉末士人建功立业、主动进取的情怀。建安时代士人们大都有剧烈的功业意识,主动进取是那个时代的思想主流。
15、曹丕在黎阳作(朝发邺城)中写道:“舍我高殿,何为泥中?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而令诗中亦言“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以时整理”,表达了以天下为已任,拯世济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建安士人奋勉有为、主动进取思想的真实写照。值得留意的是。曹丕还有些军旅题材的诗歌极言威猛雄壮的军容风貌。如黎阳作(千骑随风靡)至广陵于立刻作、董逃行等,诗中或写“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或写“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或写“师徒百万哗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曹丕笔下描绘出的威猛雄壮的场面,给
16、人以震撼的力气。这正是诗人内心主动进取情怀的显现。诗人表现的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曹丕征战题材的诗歌就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揭示了建安时代动乱的社会现实,尤为细致地刻画了征战中各色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其对军旅生活的反映既全面又深刻,也为建安诗坛增色不少。 建安诗歌创作的另一重镇是女性题材。曹植、徐干、繁钦等人都写了很多反映女性生活的诗歌。然而,在这一诗歌题材创作中,曹丕最具特色,最能够反映出他的优美的独特风格。他的这类诗歌在艺术上非常成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曹丕的诗歌对女性生活的表现较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更加丰富。他的笔下有温顺漂亮、仪态万方、知音识曲的佳人(
17、见善哉行有美一人),有满怀愁绪的思妇(见燕歌行二首),有不幸丧夫悲苦不已的寡妇(见寡妇诗),有年老色衰无子被出的弃妇(见代刘勋出妻王氏杂诗二首),有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少女(见钓竿行),有对美满婚姻无限欣喜的少妇(见猛虎行),等等。其中,曹丕对思妇形 象和寡妇形象的描写尤为胜利。 燕歌行二首是中国诗史上思妇诗的杰作,也是曹丕的代表作。其中,第一首“秋风萧瑟天气凉”最为出名,后人称道不已。诗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 思肠。慊慊思归恋家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 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日皎 皎照我床,星汉西流
18、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银河梁? 全诗的主旨在于表现空闺少妇,深秋月夜思夫的困难的内心世界。诗人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细腻地揭示思妇的情感改变过程。首先,由秋风萧瑟,天气转凉、草木凋零、露为寒霜、群燕南归,营造了一个萧索冷落的秋景图,给人以孤独孤独之感,自然勾起思妇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继而由鸟亦知归而人不知返,使其思念之情更加深切,同时又产生一种对丈夫的怨意。接下来,“贱妾”句直抒思妇形单影只,独守空房的思君之苦,此情绵绵,竟至泪水不知不觉地流淌到衣襟上。“援琴”句,由鸣弦弹琴,时断时续,示意出思妇内心的烦燥与担心。最终四句,补写夜景,再次以比兴手法,从更深层次
19、衬托出思妇丰富的内心情感。星河西流,长夜难捺;以牵牛织女喻比自身的不幸,抒发难以忍受的别离之痛。全诗低回哀婉,情真意浓,艺术上情景混然一体。曹丕就是这样细致地展示了思妇困难的心理改变,从而塑造了一个感情饱满、极具感染力的人物形象。无怪乎王夫之在船山古诗评比中评此诗说:“倾情、倾度、倾声、倾色,古今无两。” 曹丕所塑造的寡妇形象也极为感人。他的寡妇诗是为挚友阮 之妻作的。诗前有序,序云:“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他在诗中以阮 之妻的口吻写道: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侯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妾 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怅延伫兮 仰视,星月随兮
20、天 。徒引领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此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燕歌行相同,运用的是以景写情的手法,为了表达寡妇失去丈夫的悲苦与孤独,诗中选取了最易引发人此种情感的景物:霜露交下,落叶凄凄、侯雁哀鸣、归燕徘徊。这些景物形成了一个凄凉感伤的氛围,对于表达寡妇的悲苦与孤独产生了剧烈的艺术效果。继而,诗人又将寡妇置身于一个最易令人神伤的时刻深夜。漫漫长夜,寡妇悲苦而无眠,非但如此,竟至“魂一夕兮九乖”示意出其内心凄苦不堪的情状。最终,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直抒情怀,更增加抒情的效果。全诗字字悲、声声泪,而那满怀悲苦的寡妇形象也刻画得真实动人。 曹丕女性题材的诗歌极为细致地展示了女性的种种困难心理
21、,塑造了具有剧烈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同时,这些诗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正是社会的动乱,才导致夫妻分别,思妇种种困难心态的产生源于社会的乱离。寡妇诗中表现的也不只是阮 妻一人的不幸,更是当时千百万被斗争和疾疫夺去了华蜜的妇女的真实与照。透过曹丕笔下的妇女的喜怒哀乐,我们不难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应当说,曹丕的这类诗作有着显明的时代特点,在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较一般的闺怨诗要高出一筹的。 东汉后期,已有很多士人抛家傍路,游宦于京洛豪门,古诗十九首中有些诗歌表现的即是士人的游宦生活。黄巾大起义后,汉政权快速分崩离析,形成了军阀割据与混战的局面。动乱的社会,一方面使汉末士人再
22、也不能安守家园,只能为生计而在人间各地展转漂泊;另一方面,军阀的割据也给大部分士人供应了建功立业的机遇,激发了他们主动进取的壮志雄心。这样,很多士人奔跑于大小军阀之间,或为衣食所计;或企图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志向。在游宦中,他们遭遇了数不清的艰辛和苦痛。曹丕有些诗作深刻地反映了士人在游宦中的困难的内心感受。 长期的羁旅行役,远离亲人,游子不禁产生绵绵思乡情怀,曹丕的杂诗(漫漫秋夜长)细腻地表现了客游异地的士人浓烈的思乡情,诗云: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 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 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
23、,绵绵思家乡。愿飞安得翼,欲济 河无梁。何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诗人把游子放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来描写。漫长的秋夜,凄凉的北风,这样的时间和环境,为描写游子思乡做了铺奠。“展转”二句极为简炼地勾画出游子的形象。在这长夜凉风之中,游子辗转难眠,无可奈何地披衣徘徊。此时此刻,游子心有所忧,竟至在秋夜中许久地彷徨,以至露水沾湿了衣服也不觉。“俯视”六句,通过为夜景物的描写来表现游子的情感。其所见之景为:清水波、明月光、天汉西流、群星绚丽、草虫悲鸣、孤雁南翔,这幽谧、凄凉的深秋月夜,萧瑟、孤寂的环境氛围,为表达游子的思乡情怀产生了剧烈的 艺术效果。而诗末六句,直言思乡之情的浓烈,将游子由思乡而产生的苦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 2023 年曹丕 诗歌 艺术 成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