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
《母鸡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鸡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母鸡教学设计教案7篇母鸡教学设计教案篇1一、提示课题板书课题:母鸡。谈话:母鸡,既让人讨厌,又让人不敢讨厌,这是为什么呢?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语句旁作批注。检查自学效果。三、感受母鸡的讨厌过渡:母鸡的讨厌表现在哪里呢?读课文第1、第2段,找出表现母鸡讨厌的语句。引导学生读,说说自己的体会。(要抓住关键的词句加以理解。)结合作者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补充,说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的第1、第2段。四、感受母鸡的伟大过渡:母鸡是让人讨厌的,可是,当母鸡有了小鸡雏后,我的看法却发生了改变。因为它的负责、慈爱、勇敢、
2、辛苦震撼了我。这从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呢?学生朗读课文的第47段,并在书上作批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关的语句和自己的体会。全班交流。引导抓重点语句:一只鸟儿飞过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让学生从歪着头、挺着身儿、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体会母鸡的负责,还要让学生边读边发挥想象,体会作者描写的精彩。教师还可以范读,帮助学生感悟。再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加以感受体会,像汤圆似的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母鸡的无私奉献,感受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在教学这两句时,可以点带面,找出文中的其他传神的描
3、写,加深学生的体会、感悟,尽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说其他语句,可结合自己课前的观察和教学挂图等讲述。有感情地朗读第47段。五、提炼升华,感受母爱的伟大学生自读课文第8、第9段,思考:作者由讨厌母鸡到不敢讨厌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1)联系全文边读边思考。(2)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老舍的童年及他的母亲。(3)再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和朗读指导,感受母爱的伟大。举例说说你对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理解。六、作业练习举例说说你在本课学习中体会到的方法(说到一两点即可)。摘抄描写母鸡的精彩词句。读一读老舍的其他作品。母鸡教学设计教案篇21.学习课
4、文第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2.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全文。3.识字:送、明;写字指导:明。4.知道劳动是辛苦而又光荣的,渗透爱劳动的教育。小母鸡种稻子是本单元的阅读课文。课文通过小母鸡种稻子一事赞扬小母鸡勤劳、不怕苦的精神。课文内容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本课生字要求必认的有14个,其中第一自然段有10个,第二、三自然段各有1个,最后自然段有2个。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内容变化不大,只在个别词语上有变化,但生字量相对较大,安排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识字2个,指导书写“明”字。1.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学生熟读课文13自然段,完成12个认字任务,知道课文的前三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写字指
5、导:和、她。2.学生准备头饰。3.课件制作。(一)复习导入1.课件:课文中的前三幅图为背景,课题在上方居中。2.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母鸡种稻子的前三个自然段,谁来说说,课文的前三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里都有谁?3.指名说,相机出现板书。小母鸡种稻子问小鸭(种)小猫(锄草)小猪(收)怕弯腰手起泡满身土(只好自己)思考: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复述已学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课文中的小鸭、小猫和小猪都“怕”辛苦,“怕”劳动。小母鸡只好自己去劳动。为理解下文做铺垫。(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过渡语:小鸭、小猫、小猪都不愿意和小母鸡一起干活,小母鸡只好自己从春天忙到夏天,自己播种、
6、锄草、收稻子。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呢?2.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3.带读课文两遍。4.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声音响亮,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同伴。5.识字检查:指名读生字:送、明。正音。6.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两个字,画出来,在小组中读一读,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7.指名交流记字方法。8.写字指导:明(1)观察、书空。(2)学生练写。(3)展示、评议。思考:本环节通过老师范读、带读到学生自读,体现了由“收”到“放”的教学方法。生字教学也采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9.讨论课后问题。(1)师:小母鸡把又香又甜的白米饭送给小鸭、小猫和小猪,这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
7、来的呀?指名说,相机小结:是啊,这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小母鸡经过播种、锄草、收割,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10.小母鸡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它心情怎么样?(观察课文插图)小母鸡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稻子做成白米饭,送给小鸭、小猫和小猪,它们怎么样?(引导学生读出:小母鸡把又香又甜的白米饭送给小鸭,小鸭低下了头;送给小猫,小猫羞红了脸;送给小猪,小猪说:“明年我要和你一起种稻子。”)相应板书。送小鸭小猫小猪低下了头羞红了脸说思考:以上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体会文中小母鸡、小鸭、小猫和小猪的内心情感。为下一步表演的指导做铺垫。11.师生共演:(师读,生演)小母鸡高高兴兴、自豪地小鸭低下了头小猫
8、羞红了脸小猪(羞愧地)说:“明年我要和你一起种稻子。”12.语言训练:小鸭小鸭你为什么低下了头?你在想什么?小猫小猫你为什么羞红了脸?你在想什么?小猪小猪你为什么这么说?你心里怎么想?思考: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突出童趣,让学生亲历其境,充分感受文中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也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三)分角色表演1.借助屏幕上的板书及背景插图,小组内分角色表演。2.指名上台表演,评议。3.小结:劳动虽然辛苦,却十分光荣。让我们一起把优美的歌声送给爱劳动的小母鸡!思考:表演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学生通过这一途径来体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四)全班齐唱歌曲劳动最光荣(五)作业续编故
9、事:第二年,当小母鸡又要种稻子的时候,小鸭、小猫、小猪又会怎样呢?叶圣陶先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想象力,以学定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本课通过老师范读、带读到学生自读,体现了由“收”到“放”的教学方法。生字教学也采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把生字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合作学习。对小孩子而言,表演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老师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其境,充分感受文中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也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课堂兴趣化,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可谓设计精巧,考虑周到。个人认为,
10、重视言语教学和积累,在一定的积累和认知经验的前提下,感悟才会锦上添花。如果老师在这方面下点功夫也许效果会更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小组合作识字的学习方式和“小袋鼠摘果子”的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和策略是本课设计的最大成功之处。运用图画,在充分掌握学生认知能力和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思路、想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展开合理想象,采用小组合作和先扶后放的教学方式,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识字方法的指导,又注重了学生的感悟。老师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结合起来,打破课堂的茧缚,推倒课内外的关隘,实现二者的融通,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阀门,这即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
11、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母鸡教学设计教案篇3【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欢的情感变化。、了解鸡的生活习性和母爱的伟大。、学习作者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结合禽流感谈谈你对鸡的看法,可以听听网络歌曲我不想说我是鸡。老舍是怎样描写母鸡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通顺。、理清脉络,简单说说课文讲述的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比较本课和猫在写法上的不同。(主要从作者情感上去分析:一直喜爱;由讨厌到不敢讨厌。)三、再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变化、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默读课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重点分析一下一向
12、、不敢。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通过哪些事例具体来写对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大家自由说一说。(最好用上书中那些概括性的词语:随处乱叫、欺软怕硬、炫耀、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四、比较本课和猫在写法上的异同、主要从作者情感上去分析:一直喜爱;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抓住动物一些特点习性,在生活中把握细节。五、课后读一读有关写动物母爱的文章母鸡教学设计教案篇4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
13、体会课文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3、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教学重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突破方法:找出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突破方法:从描写母鸡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学习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法与学法师:引导教学法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14、今天我们学的是哪一篇课文?(没举手的后悔了吧!)齐读课题。这篇课文谁写的?(你举手真快!)(老舍)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还有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快打开67页看看吧。二、学习课文(一)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1、请同学们不发出声音,快速浏览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找出两句表示老舍对母鸡情感态度的话来。一向讨厌学生汇报,板书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这两句话?同学们齐读一次。不敢再讨厌请你们根据老舍先生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快速地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2、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要分到第二大段,有什么理由?这一段是两种不同情感的过渡,叫过渡段,起着什么作用?(承上
15、启下)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所以分在第二大段。3、第一句话中的“一向”是什么意思?(一直、一直以来)“一向”说明作者讨厌母鸡的时间长,读时要重读。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话。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二)学习第一部分1、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先请大家默读12自然段,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没结没完2、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板书如怨如诉发了狂3、老舍先生观察母鸡十分细致,写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都是为了说明什么?(我一向讨厌母鸡),作者听到母鸡没结没完的叫声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如怨如诉的叫声十分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发了狂的叫声再也受不了啦。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分三种叫声层层递进指导朗读(厌烦、
16、再厌烦点、十分厌烦)。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是一次次加深,所以说“我”一向讨厌母鸡。(三)学习第二部分1、为什么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课文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是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大家自由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为什么说母亲是伟大的,作者为什么称母鸡为母亲呢?为什么说母亲就是英雄?)贴出中心段。2、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前面47自然段中的一些感人的具体事例。(1)我们先学第四自然段,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悄悄拿起笔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思考你划的词或句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同桌互相说一说。(板书:负责、勇敢)(2)“一只鸟儿
17、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会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戒吗?可母鸡却立刻警戒起来,这说明了什么?“立刻警戒”用拟人的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得活灵活现。它是怎么警戒起来的?教师适时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我们就试着通过母鸡警戒的动作读出它的认真负责来)。谁愿意来试试?小结学法:读划思说读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怎么学习第四自然段?首先,老师请大家(读),在读的同时,老师还要求大家(划),接着(思考)你划出的句子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再跟同桌(说),最后再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4)请同学们就按照这种学习该当,从5、6、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开始自学。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品读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
18、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朗读提示:吃了食的小鸡雏身体有什么变化?看到小鸡圆圆的肚子,母鸡欣慰地笑了,可是它自己的身体却怎么样了?(消廋)它为什么会消廋许多呢?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板书:慈爱)是呀,母鸡的心里只装着小鸡雏们,为了小鸡雏的健康成长,它自己却消廋了许多。这一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读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读小鸡雏的变化,心情(高兴),读母鸡的变化,要带着心疼和敬佩的语气去读。指名读,齐读。读一读,比一比它若伏在地上,有的鸡雏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是有了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自由读读这两句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母鸡 教学 设计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