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7篇.docx
《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7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7篇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篇1一、活动目标: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二、活动准备:幼儿在家为爷爷奶奶捶背洗脚照片的PPT,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已泡好的菊花茶、幼儿准备的礼物三、活动过程:1、介绍重阳节(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
2、,好吗?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2、PPT欣赏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家给爷爷奶奶做一些事情,大家都是非常懂事又能干的小宝贝,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在家都未爷爷奶奶做了哪些事情呢?(观看PPT)3、互动环节(1)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平日的中英文儿歌、歌曲)(2)爷爷奶奶的才艺展示、亲子才艺展示(邀请班级会唱歌跳舞的爷爷奶奶们也来表演节目,或者提前准备好的亲子节目)(3)剥橘子,端茶水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
3、剥的最快。师:爷爷奶奶平时照顾小朋友们都特别辛苦,现在每个小朋友都给我们最辛苦的爷爷奶奶端上一杯茶吧,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4)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与父母在家提前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四、活动结束。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篇2一、设计思路: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
4、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二、活动内容:小花帽三、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四、活动准备: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五、活动过程:(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
5、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认真了,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做了一顶比以前更漂亮的饿帽子。小鸟又飞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一天,小朋友们早早地等在了幼儿园的门口,当小鸟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一个小朋友说: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顶帽
6、子)问:这顶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颜色在排队,还有什么地方在排队?是怎么排的?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重点指导: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
7、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篇3教材分析:重阳节的传说这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上山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课文工有九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古时候,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死了不少人。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8、)江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讲重阳节的一些习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以及由绳子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练习用“终于、先然后、因为所以”造句。(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绳子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
9、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习过清明节的由来,谁能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2、其实,在我们国
10、家,有很多节日都跟民间美丽的传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民间传说有关的节日,板书课题:29、重阳节的传说3、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课文,教学生字:出示自学要求: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2、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哪一天?课文讲了什么?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模、为民除害的?3、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标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然后齐读。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问,指名解答。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怎样分段?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篇4幼儿发
11、展目标与主要内容: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活动准备: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活动过程:一介绍重阳节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
12、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二幼儿表演环节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歌曲:我上幼儿园律动:我的小手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儿歌:拍皮球歌表演:两只老虎三互动环节(1)击鼓传花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反复进行。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游戏可反复进行。剥橘子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
13、,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品尝重阳糕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活动结束。教学反思:重阳节,又称敬老节,顾名思义是尊敬老人,孝敬长辈的传统节日。通过活动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情感。引导幼儿加深对老人的尊敬与热爱,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老人;其次感知体验重阳节的各种习俗,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习俗;再是增强家园间的沟通交流,活动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
14、好的回忆。敬老、爱老的美德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小百科: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篇5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2、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阳 主题 班会 活动 记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