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大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大全.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大全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阅读宋人刘克庄的诗北来人(二首),回答: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东都:北宋都成汴梁。宣和:宋徽宗年号。叙事诗的特点就是“以诗叙事”。这里,有个根本性的矛盾:“诗”要简,贵在省字约文,意在言外;“事”要细,妙在交代清楚,具体生动。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有二:一是善于选点(或者精于剪裁);二是寓褒贬悲欢于叙事之中。先说善于选点。最佳的办法是
2、选那些最富特征的点,如果选到既传神又有对比性的点,则更好。一般而言,一件事情如果有多人参与,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物加上不同的时间,就会产生或前后或彼此之间的鲜明对比(衬托)。如北来人,写的是一个从金人统治区(北方)南逃的人,诉说故都荒凉景况和自己的悲惨经历。诗歌通篇都是这位“北来人”说的话,作者没有铺叙事件,也没有穿插任何评判的语言,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从叙述中体现出来。原因是作者选取了很有对比度的两个点:第一个点是“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和“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前者表现北方的遗民始终保持复国信念,以致把边境传来的于南宋不利的消息,当作谣言;甚至旧日京师
3、的妇女,虽已素发飘飘,但衣着装束仍是当年模样。后者写的是“北来人”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南宋后,看到的却是,深宅大院里,当权者整日歌舞宴乐,不问边关,不忧国事。第二个点是“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即当初逃离北方时,“北来人”有一个完整的十口之家,而今天却只剩“北来人”一只“独雁”了。这两个对比彼此映照,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百姓的流离之苦就跃然纸上了。再说寓褒贬悲欢于叙事之中。北来人中的“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一句,写的是北宋陵园和宫殿在遭到金人毁坏后的残破荒凉之景。一个“残”字,显示了陵园的悲惨变化;一个“泣”字,寄托了遗民的亡国之痛。其实,这种手法在杜甫的“三吏三别”的叙事中,已经得到充分
4、地运用了,“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就透出了一股凄凉悲苦之情。除此之外,“叙述者”的合理选择也是写作叙事诗时要考虑的一个要素。一种选择是由“当事人”来作为“叙述者”,这样显得真实自然,令人信服。当然,“当事人”既可以是作者,如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也可以是事件当事人,如这首北来人。一种选择是用第三人称,如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样便于作者站在客观立场上,作多角度的叙述和自由的议论。如何根据叙事诗的特点来确定答题策略首先,据“事”探“情”。阅读鉴赏时,要根据“事”的属性,探究“情”的类别。通常情况下,“事”喜则“情”喜,“事”悲则“情”悲。比如,北来人中,以“北来人”的口
5、吻叙述了所见所历:所见的是“东都”的“白发”和尚留着北宋时期“妆髻”的“凄凉旧京女”,所经历的是由“十口”之家而成“独雁飞”的悲苦。据此,我们就要根据事情,探究情感:“白发多”也好,尚留旧“妆髻”也罢,不外是心怀故国;由“十口”而“独雁”,当然是颠沛所致。其结果就是:所见,表现了亡国之痛;所历,表现了流离之苦。其次,按“点”索“技”。如前所述,叙事诗中所记的“点”一定得精选。作者高明的技巧,往往就体现在选点上。如果选的“点”与“点”之间有对比度,那就用了衬托、铺垫或者对比等技巧,如北来人(二首),作者在第一首末尾似乎不经意地叙述了“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这样一个点,但是当看到第二首的“甲第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叙事诗 答题 方法 技巧 大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