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老师谈教学反思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小学数学老师谈教学反思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老师谈教学反思7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老师谈教学反思7篇 当我们的教学结束之后肯定要写教学反思,这样我们的教学实力才会有提升,我们在写教学反思之前,肯定要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好好回顾一下,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小学数学老师谈教学反思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数学老师谈教学反思篇1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只有真正做到了,数学才不会是一些枯燥的计算,而是真正让孩子们得到成就感,得到欢乐的一门课。 在期末测试后,批改三年级数学试卷的时候,遇到这样一道题目: 算式“12043”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请试着写出一个能用它解决的生活问题。(提示:完整地表达数学信息和问题,不解答)
2、 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当然孩子们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可是有一种答案却让我为之担忧,答案是这样写的: 我安排每天吃120个苹果,4天吃完,事实上3天就吃完了,平均每天吃几个? 看到这样的答案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可是依据题意提问题,从逻辑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联系生活实际呢?明显这是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假如只是单纯地为了迎合计算的需求,而去提问题,这样学习数学还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学习,是完全不能迎合现在素养教化,与生活实际越来越贴近的考试题目的。也违反了我们学习数学的初衷: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我们要做的,就是拿生活中真实的事例来讲解数学,而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单纯地学习计算。数学其实是一门
3、特殊有意思的课程,他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其中的逻辑,条理性,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都是在我们长大之后怎样处理事情的方法的原始积累。 二年级的数学中会出现类似这样的题目: 有33人去旅行,要坐车,每辆车最多做7人,至少须要几辆车? 有些孩子的答案是这样的: 337=4(辆)5(人) 答:至少须要4辆车。 这样的答案明显是错误的,尽管在算式当中出现了4辆。联系应当生活实际想一想,33人去旅行,那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坐上车,一个人也不能落下,这就要求剩下的5人还须要1辆车,所以正确的答案应当是:至少须要5辆车。 还有这样的题目: 小明拿16元钱去买笔记本,每本笔记本5元,最多可以买几本
4、? 正确答案应当是这样的: 165=3(本)1(元) 答:最多可以买3本。 在这道题里面,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剩下的1元钱,是不够买笔记本的,所以只能剩下了,最多只能买3本,而不能再加1本。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数学,其实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没有一层不变的方法,最好的方法都是结合生活实际想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讲解数学课的时候,与生活贴的越近,才越有意思,与生活贴的越近,数学才越好教。千万不能为了单纯地解决计算问题而去讲解方法。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任何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数学都是毫无趣味性可言的,也是味同嚼蜡的。 让我们努力把数学教的有意思一些,好玩一些,那就走进生活当中,去讲解我们的数学吧! 小学
5、数学老师谈教学反思篇2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相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爱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习主动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相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打算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
6、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明显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好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便利。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简单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仔细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无疑是特别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打算、
7、课堂纪律的限制都是须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相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视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同时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实力。 这是一节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视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阅历,让他们通过视察、沟通,驾驭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育学生的视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相识1厘米,支配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
8、米的空间观念;其次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许多,如:手指的宽度、牙齿、开关、纽扣、小奖品的宽度等等,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 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沟通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今日课堂上学生都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在推断中,使学生驾驭正确的测量方法。在这里我让学生比较了两种不同的量法,学生认为第2种量法从刻度3量起比较麻烦
9、,要数或者要算。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在量一量,填一填这个活动中,留给学生很大的实践空间,既让学生测量已知物体的长度,又让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熟识的物体来测量它的长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遗忘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当多给学生供应测量的机会,以便娴熟驾驭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测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测实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数学老师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