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曾庆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上课规则2、课程内容介绍3、绪论课程相关问题解答课程相关问题解答l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例分配30与70l听课原则自愿、自觉、自律l课程考试方式开卷l授课方式集体授课l温馨提示:学堂积分卡和通讯录非常重要!学堂积分卡和通讯录非常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l绪论l自我认识l人格发展l情绪管理及调节l学习心理l人际关系l爱情观与性心理l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l择业心理l网络心理l心理咨询绪论绪论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三、增进大学生
2、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健康的三维结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健健 康康 n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n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n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后,心理健康在决定人们生活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艾森伯格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种依据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种依据l1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l2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l3 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l4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l5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l6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1 1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l这种依据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
3、,根据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否偏离某一人群的平均值来区分心理健康与否。“与众不同即变态”不健康不健康l优点: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 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l缺点: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 都是正态分布 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 意味着心理有问题1 1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2 2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以社会规范为依据l以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依据为前提l行为符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健康。l问题:1、社会规范本身的地域性和文化方面的局限。2、社会规范本身的历史局限性。3、社会规范本身的内容上的真理局限性。2 2 以社
4、会规范为依据以社会规范为依据3 3 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l从医学角度:没有心理疾病症状者为心理健康的人。eg: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l局限性:1、忽视潜隐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无医学病因与症状者并不能都被认为心理健康。在很多情况下,不健康的心态可能以潜在的方式隐藏着,要在某种诱因下才能发作和表现。2、忽视发展性的一面。有严重心理疾病者毕竟是少数。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4 4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l善于学习、生活和工作适应者为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适应困难者则为异常。l局限:社会文化环境的问题4
5、 4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5 5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l人如果自觉痛苦、抑郁等,则被认为心理不健康。6 6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l个体身心两方面成熟和发展相当者为正常,心理发展水平较同龄人明显低者为异常。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含义 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第一层涵义是:无心理疾病;第二层涵义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生活。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l了解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绪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