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ppt
《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指动脉岛状皮瓣优点指动脉岛状皮瓣优点手术简便、安全。皮瓣皮肤质地好。对供区损伤较小,皮瓣外观良好。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目前已成为修复手指创面最为常用的皮瓣之一。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邻关系手指中段断层解剖标本手指中段断层解剖标本摘要摘要 摘要目的:为不带指固有神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0侧尸体手标本,观测指掌侧固有动脉各皮支的起点、走行、外径、分布,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对位置关系。结果:(1)在手指近节,指动脉皮支按与指固有神经的比
2、邻关系分为2型:外侧优势型:皮支多行经神经外侧;均势型:行经神经内、外侧的皮支数量均等。(2)在手指中节,指动脉皮支多从指固有神经外侧穿出。(3)在手指末节,两侧指固有动脉向中央靠拢并吻合成弓,发出的皮支多经神经内侧至皮肤。结论:(1)手指中节皮支多经神经外侧发出,在此处切取皮瓣时,应将神经向内侧分出,以免损伤皮支导致皮瓣血管障碍;(2)在手指近节切取指动脉皮瓣时,指固有神经从皮瓣内侧或外侧分离出皆可,但从内侧分离相对更安全一些。指动脉岛状皮瓣的应用,1956年由Littler首先报道,可带指掌侧固有神经也可不带。仅带血管的指动脉皮瓣,不破坏指掌侧固有神经,减少了对手指感觉破坏,但临床应用中,
3、常因剥离指固有神经时破坏了指固有动脉至皮瓣的皮支而导致皮瓣血供障碍。皮瓣切取时,如何分离神经,才能减少指动脉皮支血管的损伤,尚无依据可循。为此,本文对10只手的示,中,环,小指,共40个手指进行研究,明确指动脉皮支与神经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临床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1.1材料10只新鲜成人尸体手标本(左、右手各5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40冰冻保存3-4d。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产双刀爪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1.2方法先从手指掌侧正中切开皮肤,沿腱周膜的向两侧掀起至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观测从指固有神经内侧浅出的皮支,然后再从手指背侧正中切开,沿腱周膜
4、与骨膜表面向掌侧掀起至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观测从指固有神经外侧浅出的皮支。以指掌侧固有动脉起始处O点,近指间关节间隙为A点,远指间关节间隙为B点。观测在OA段,AB段由指掌侧固有动脉发出的皮支数量、起始部外径以及皮支是从指固有神经的那一侧浅出至皮肤的。指固有神经靠近手指掌侧正中线的一侧定义为内侧,指固有动脉发出的从指固有神经内侧浅出的皮支称之为内侧皮支,反之称之为外侧皮支。为了便于描述皮支分布规律,根据内、外侧皮支数量差别情况,划分为外侧优势型,均势型和内侧优势型。内、外侧皮支数量之比2/3为外侧优势型,1.5的为内侧优势型,介于二者之间的亦即内外侧皮支数相差小于0.5倍的为均势型。只对直接进入
5、手指皮肤的皮支进行计数。从腱周膜、骨膜、关节等营养血管发出的细小皮支在手术中肯定要切断,对皮瓣血供影响小,未行统计。因各标本处理方式不同,乳胶灌注量,压力和灌注部位存在差异,所测的皮支外径,临床人体生理状态下血管外径有一定差距,供临床参考。2、结果、结果2.1指堂侧固有动脉皮支指固有动脉与指固有神经伴行。从相对位置来看,指固有动脉位于指固有神经的背外侧,从解剖层次来看,指固有神经位于手指浅筋膜较浅的层次,指固有动脉位于相对较深的层次,指固有动脉发出的营养手指皮肤的血管分支经过指固有神经两侧“绕行至浅层皮肤(图1)。手指不同节段,指固有动脉发出的分别从指固有神经两侧绕行的皮支数量有差别,测量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脉 指掌侧 固有 神经 比邻 关系 及其 临床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