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微专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最简流程(精品课件).ppt
《8微专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最简流程(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微专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最简流程(精品课件).ppt(1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目录目录一一 读懂诗家语读懂诗家语二教材两首诗,穷尽常考点二教材两首诗,穷尽常考点三掌握三掌握“七大题材七大题材”,运用要领解读诗歌,运用要领解读诗歌四四 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五五 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七七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八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八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目目录录2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 读懂诗家语读懂诗家语 懂点诗歌基本常识懂点诗歌基本常识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0101020203
2、033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教材两首诗,穷尽常考点教材两首诗,穷尽常考点01010202蜀相教材解读与考点突破蜀相教材解读与考点突破雨霖铃教材解读与考点突破雨霖铃教材解读与考点突破4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掌握掌握“七大题材七大题材”,运用要领解读诗歌,运用要领解读诗歌010102020303送别怀人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0404050506060707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即事即事(景景)抒怀诗抒怀诗5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0101020203030404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诗歌
3、的事物形象诗歌形象诗歌形象 考点解读考点解读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1.1.形象分类:抒情主人公和诗中的人物形形象分类:抒情主人公和诗中的人物形象象2.2.教材示例:永遇乐教材示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3.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鹧鸪天鹧鸪天 酬孝峙酬孝峙竹轩诗竹轩诗兴兴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1.1.教材示例:积雨辋川庄作教材示例:积雨辋川庄作2.2.即学即练:即学即练: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双调双调 碧玉箫碧玉箫1.1.即学即练:即学即练:咏山泉咏山泉野菊野菊6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 1.
4、表达技巧考点解读表达技巧考点解读2 2.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3 3.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5 5.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4 4.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双关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描写方式:白描 细节描写 正侧面描写对比 衬托 渲染 用典 比兴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视听结合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抑扬 铺垫 表达技巧“4类型”精准解答“3步骤”7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0101020203030404题型四题型四 赏析语言风格赏析语言风格题型一题型一 炼字(品关键词)炼字
5、(品关键词)题型二题型二 赏析诗眼赏析诗眼1.1.确定诗眼五角度确定诗眼五角度2.2.赏析诗眼三步骤赏析诗眼三步骤3.3.即学即练:望蓟门即学即练:望蓟门题型三题型三 炼句(赏析关键句)炼句(赏析关键句)1.1.教材示例:旅夜书怀教材示例:旅夜书怀2.2.即学即练:即学即练: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1.1.赏析语言风格三步骤赏析语言风格三步骤2.2.即学即练:即学即练:春怨春怨1.1.教材示例:山居秋暝教材示例:山居秋暝2.2.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副词副词数量词数量词叠词叠词8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01010
6、2020303考点解读考点解读题型一题型一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题型二题型二 评价观点态度评价观点态度1.1.必备知识必备知识2.2.解题策略解题策略3.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游西湖游西湖1.1.解题策略解题策略2.2.答题模板答题模板3.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湖上即事湖上即事9目录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课案一课案一 读懂诗家语读懂诗家语10目录目录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课前一句话课前一句话博学之博学之,审问之审问之,慎思之慎思之,明辨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之。中庸中庸11目录目录目录CONTENTS 读懂诗家
7、语读懂诗家语 懂点诗歌基本常识懂点诗歌基本常识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01010202030312目录目录突破一突破一 懂点诗歌基本常识懂点诗歌基本常识13目录目录 古代诗歌分类古代诗歌分类古代古代诗歌诗歌诗诗古体诗古体诗近体诗近体诗 词词曲曲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每句字数分有四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8、(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词萌生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词萌生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的调子叫词牌,如“水
9、调歌头水调歌头”、“念奴娇念奴娇”等。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等。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赤壁怀古等。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出的戏曲。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
10、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潼关怀古;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14目录目录 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15目录目录2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情,哀景对哀情。(2)前后内容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是相关、相反、相衬的
11、,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16目录目录突破二突破二 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17目录目录 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进而把握诗歌情感。一、改变词性(词类活用)一、改变词性(词类活用)1.1.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锦
12、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苏轼江城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密州出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刘禹锡竹枝词竹枝词)2.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见赠)。“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高适别董大)18目录目录3.3.形容词作名词。如:形容词作名词。如:“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朱颜君未老,白发我
13、先秋。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李白(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4.4.形容词用作使动。如:形容词用作使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王安石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常建题破山寺禅院题破山寺禅院)5.5.形容词用作意动。如:形容词用作意动。如:“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李商隐晚晴晚晴)“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登九峰楼寄张祜)6.6.名词作状语。如:名词作状语。
14、如:“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陌上桑陌上桑)“强虏灰飞烟灭。强虏灰飞烟灭。”(苏轼(苏轼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怀古)19目录目录1.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正常语序:正常语序:。2.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3.3.主、宾换位主、宾换位 二、语序倒装二、语序倒装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正常语序:正常语序:。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正常语序:正常语序:。晴川上的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上的芳草萋萋晴川上的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上的芳草萋萋香雾湿云鬟,清辉寒
15、玉臂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秋色渐渐变晚,黄花传报霜信秋色渐渐变晚,黄花传报霜信20目录目录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1.对话省略对话省略 2.2.意象组合意象组合 三、空白省略三、空白省略例: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例:枯藤老树
16、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1目录目录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能收到经济笔墨、以少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能收到经济笔墨、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四、互文见义四、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其意思应是,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的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所谓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所谓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
17、。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五、常见典故五、常见典故 如辛弃疾永遇乐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表明自己虽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词人豪语出史记,表明自己虽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词人豪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尽含其中。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尽含其中。22目录目录突破三突破三 掌握鉴赏读诗歌的
18、基本技巧掌握鉴赏读诗歌的基本技巧 23目录目录 一、读标题一、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读”:“读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读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读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读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读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标题表明的诗歌题
19、材;“读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24目录目录25目录目录即学即练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李世南画扇题李世南画扇 李肇李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答案答案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运用想象与联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运用想象与联想,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潺潺水声潺潺水声”瑟瑟瑟秋风瑟秋风”村庄村庄”钟声寺庙钟声寺庙”等画面图景。诗等画面图景。诗人由画内
20、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人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26目录目录 二、知作者二、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会提供相关的注释。即学即练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行村行 王禹偁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
21、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树似吾乡。【注】【注】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991)(991)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原:原野。原:原野。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答案答案 感情变化:作者的感情经历了由悠然到惆怅的变化过程。前三联写作者骑马走在山路上,看感情变化:作者的感情经历了由悠然到惆怅
22、的变化过程。前三联写作者骑马走在山路上,看到黄菊、山峰、落叶、荞麦花,听到秋声,欣赏到山村的美景,心情悠然自得。尾联写当作者看到原到黄菊、山峰、落叶、荞麦花,听到秋声,欣赏到山村的美景,心情悠然自得。尾联写当作者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27目录目录 三、读注释三、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
23、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格。即学即练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二首绝句二首(其一其一)【注】【注】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答案 此诗描绘了美丽的初春景
24、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此诗描绘了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28目录目录 四、析意象四、析意象 “意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象”,就是物象、形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意象”就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
25、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即学即练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答案答案 因为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因为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