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精选课件.ppt
《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精选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8页l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脾的质地较脆且血运丰富,因此一旦受到脾脏位于左上腹部,胃的后方,横膈膜的下方。在一般成年人个体中,脾脏大 小约为125 75 50立方毫米,平均重量约为150克。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8页脾脏的常见疾病l游走脾并脾扭转 l脾脏破裂l脾血管瘤l脾结节病l脾梗死l脾脓肿脾淋巴瘤l脾淋巴管瘤l脾转移瘤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8页游走脾l脾脏脱离正常解剖位置而位于腹腔的其他部位者,称为脾脱垂或异位脾;脾脏既有脱垂又能复位,呈活动或游走状者,称为游走脾(floating spleen)。
2、此症甚为少见,女性比男性多313倍,以中年女性为多见。中年以上经产妇产后发病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女性发病率可高于男性13 倍,儿童期也有发生。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8页l患者女,12岁。左上腹痛半年余,现感觉下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放射痛及畏寒、发热。体检:腹部未见肠型、蠕动波;下腹部可扪及质韧、光滑肿物,边界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21.61012L。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8页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8页l lCTCT表现:下腹及盆腔内可见一无明显强化的肿块,其上极向上可见直径约2厘米漩涡状结构影,内可见一管径较细有血管影,至肿块上方约4CM处中断。正常脾区未见脾影,可见肠管。
3、门静脉期肝右叶可见片状低密度影。l l 手术所见:脾位于下中腹部及盆腔内,瘀血肿大呈暗手术所见:脾位于下中腹部及盆腔内,瘀血肿大呈暗紫色,脾蒂顺时针旋转紫色,脾蒂顺时针旋转720720。脾动脉无搏动,行脾切除术。镜下见脾窦高度扩张、充血,部分区域可见片状坏死。l 综合诊断:游走脾伴脾扭转l l图图1 盆腔内无明显强化的肿块 l l图图2 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MIP)示下腹及盆腔类似脾形态的肿块 l l图图3 白箭示漩涡状结构,黑箭示血管状影 l图4 肝脏灌注异常,肝右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影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8页l l临床上游走脾合并脾扭转罕见,多见于临床上游走脾合并脾扭
4、转罕见,多见于2040岁女性,岁女性,曾有年龄最小者为曾有年龄最小者为2天的报道。脾扭转的临床症状依脾蒂扭转程度的不同而不同。l l轻度扭转表现为与脾充m有关的慢性腹痛。l中度扭转表现为间断旋转引起的间断性腹痛。l l重度扭转表现为急性扭转导致的脾梗死和脾肿大、累及重度扭转表现为急性扭转导致的脾梗死和脾肿大、累及邻近器官所致的急性腹痛。邻近器官所致的急性腹痛。l本例患者表现为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8页l l游走脾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游走脾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lCT不仅可以显示游走的脾,还可了解扭转后脾的血运情况,是术前诊断较理想的方法。本例CT表现脾位于下
5、腹及盆腔,未按正常睥强化模式强化,提示脾缺血;l l上方可见漩涡状结构,为扭转的脾蒂,文献中亦有报道,可能是实质脏器扭转的特异表现。另外,本例门静脉期肝有叶出现片状低密度灌注异常区。肝灌注异常反映了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见于多种疾病。本例在排除肝脏自身病变和肠系膜上静脉异常后,应考虑脾静脉血来源不足,这对脾蒂急性扭转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8页脾破裂l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8页患者,男性,44岁,上腹外伤,疼痛伴呕吐2小时之主
6、诉来诊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8页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8页l l经地测量:经地测量:l l肝周低密区肝周低密区CTCT值为值为36HU36HU,脾下极前下缘片状影,脾下极前下缘片状影CTCT值为值为58HU58HU,同层面脾脏,同层面脾脏CTCT值为值为45HU45HUl l肝脏周围积液征象,脾脏形态不规则,脾周可见略高密度肝脏周围积液征象,脾脏形态不规则,脾周可见略高密度影。影。l l结果:结果:l l手术记录如下:手术记录如下:l l(剖腹探查剖腹探查)取上腹正中切口,探查见腹盆腔有较多的积血和血凝取上腹正中切口,探查见腹盆腔有较多的积血和血凝块,脾脏表面凹凸不平,肝、脾周有积血。收除腹盆
7、腔积血约块,脾脏表面凹凸不平,肝、脾周有积血。收除腹盆腔积血约1000ML1000ML。仔细探查于脾上极脏面可见一深约。仔细探查于脾上极脏面可见一深约2cm2cm,长约,长约4cm4cm裂口,时有出血。裂口,时有出血。l l最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最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8页男,59岁,肝炎后肝硬化6年余,左季肋部外伤10天,腹痛腹胀1天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8页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8页l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波浪状,肝裂宽,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体积稍大,壁厚;脾在约八个肋单元,于脾脏下极可见多发片状稍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呈相对呈低
8、密度,肝脾外缘可见弧形液性暗区,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l诊断:符合脾破裂。脾脏可见大片积出血灶,周边小的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出血灶周围脾脏组织大致正常。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8页【鉴别诊断】l脾血管瘤;l脾淋巴瘤;l脾梗塞;l脾感染性病变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8页l l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受外伤而发生破裂的器官,其损伤在腹部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受外伤而发生破裂的器官,其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为常见,常合并脾包膜下出血、腹腔内积血闭合性损伤中最为常见,常合并脾包膜下出血、腹腔内积血或腹腔内脏器的损伤等。临床上可有外伤史、左上腹疼痛、或腹腔内脏器的损伤等。临床上可有外伤史、左上腹疼痛、失血性休克
9、等表现。失血性休克等表现。l l CTCT多表现为脾实质单发或多发不规则不均质高密度或低密度影,多表现为脾实质单发或多发不规则不均质高密度或低密度影,边界不清;脾包膜下出血常表现为脾周边界不清;脾包膜下出血常表现为脾周“新月状新月状”影,密度均匀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腹腔内积血常表现为肝、脾与腹壁间带状影或血液充或不均匀;腹腔内积血常表现为肝、脾与腹壁间带状影或血液充填于肝肾隐窝、结肠旁沟内;增强后正常脾脏明显强化,而破裂填于肝肾隐窝、结肠旁沟内;增强后正常脾脏明显强化,而破裂脾组织、血肿及包膜下血肿不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脾组织、血肿及包膜下血肿不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8页
10、l外伤后脾脏内高密度出血灶,一般可明确诊断。脾脏有些类圆形低密度出血灶有时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不易区分,增强扫描有利于鉴别。l脾血管瘤增强后有延迟强化,同肝血管瘤强化特点;l脾淋巴瘤一般多发,且增强后有轻度不规则强化可鉴别。l脾梗塞一般呈片状楔形低密度灶,无外伤病史有利于鉴别。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8页脾血管瘤l脾血管瘤(splenic hemangioma)为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0.3%14%,好发年龄为2060岁,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多为毛细血管瘤。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肿瘤生长缓慢,病史长达数年以上。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8页l l1.CT1.CT平扫:平扫:l l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脾脏 常见疾病 CT 诊断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