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简介精选课件.ppt
《阻燃剂简介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燃剂简介精选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阻燃剂简介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绪论随着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在建筑、交通、电器、通讯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和其他的聚合物材料一样,多数塑料制品在保持优异应用性能的同时固有易燃特征,由此而带来的火灾隐患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对此,世界各国有关阻燃的法规的标准越订越严,以阻燃为目的的塑料改性技术也愈加引人注目。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塑料的阻燃有以下几种途径(1)提高聚合物本身的耐热性和耐燃烧性(2)添加阻燃剂。(3)降低发烟量(4)减少有害气体 在聚乙烯结构中引入氯,即由聚乙烯制备成为氯化聚乙烯低发烟量的阻燃剂主要是金属氧化物的水合物,其中以氢氧化铝居多。氢氧化铝与氢氧
2、化镁并用,可使聚乙烯的发烟量降低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4页塑料燃烧的危害某些阻燃剂可吸收塑料在燃烧时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聚乙烯是一种易燃塑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必须考虑阻燃问题。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阻燃改性的目的降低材料的着火性降低材料的着火性减慢火焰传播速度减慢火焰传播速度抑制燃烧时的发烟量抑制燃烧时的发烟量在不影响制品的加工和应用性能前提下进行的,而利用阻燃剂改性不失为迄今塑料阻燃技术中的通行而有效的方法。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4页塑料的燃烧与阻燃机理 聚合物的燃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热氧化反应热氧化反应导致燃烧过程进行的基本要素是:热氧可燃性物质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4页聚乙烯燃烧的三个阶
3、段第一个阶段:热引发阶段第二个阶段:聚乙烯的热降解过程第三个阶段:引燃阶段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4页第一个阶段:热引发阶段来自外部热源(或火源)的热量首先导致聚乙烯的相态变化,即热熔化。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4页第二阶段:聚乙烯的热降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聚乙烯吸收一定的热量,当吸收的热量以克服聚乙烯分子内原子间键合能时,聚乙烯开始降解或热解。一般热降解反应是按自由基链式反应方式进行的,氧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其结果得到气相或固相产物,如聚乙烯单体、易燃烃类等,而固相碳质残余物可能是交联反应的产物。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4页第三个阶段:引燃阶段热降解阶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与大气氧充分混合,当达到着火极
4、限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火焰、火花、炽热余烬刺激或环境温度足以使可燃性气体自燃,都能诱发聚乙烯的燃烧。燃烧的聚乙烯部分所释放的部分热量可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的方式被 另一部分聚乙烯分子吸收,导致热降解过程发生并挥发可燃性气体。如果到达热降解聚乙烯部分的热量足以保持可燃性气体挥发,即使移去最初热源(火源),燃烧过程仍将继续进行。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4页氧指数(OI)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氧指数(OI)来表征聚合物的燃烧性。其定义为使聚合物样品在氮-氧混合气流中持续燃烧的所必须的最低氧气浓度百分数。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图1 氧指数测定仪示意图 l.点火器;2.玻璃燃烧筒;3.燃烧着的试样4.试
5、样夹;5.燃烧简支架6.金属网;7.测温装置;8.装有玻璃珠的支座9.基座架10.气体预混合结点;ll.截止阀;12.接头;13.压力表14.精密压力控制器1 5.过滤器;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OI计算公式式中:N2、O2流量,L/min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4页燃烧等级划分不同的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燃烧性能,因此氧指数各有差异。通常认为,OI值大于27的聚合物在空气中具有自熄性。而聚乙烯的氧指数为17.4,因此属于一种易燃的聚合物 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聚合物的阻燃机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尽管目前仍有许多观点未能取得一致,但一些基本理论已经得到共识。一般认
6、为,阻燃剂对聚合物的阻燃行为主要通过:冷却、稀释、形成绝热层和终止自由基冷却、稀释、形成绝热层和终止自由基链反应链反应等途径来实现的,其中前三种为物理途径,后一种为化学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一种阻燃剂并不局限于一种阻燃机理,常常表现为多种途径的综合作用。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4页冷却机理利用阻燃剂热分解时的吸热反应和热分解生成不燃性气体的汽化热冷却聚合物基体树脂,使之温度降低,防止热降解,进而减少可燃性气体挥发量,最终破坏维持聚合物持续燃烧条件,达到阻燃的目的。Al(OH)3、Mg(OH)2及硼酸类无机阻燃剂是主要的代表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4页其反应机理如下 -398kJ/mol 即氢氧化铝
7、在塑料中受热分解成氧化物和水,并且同时吸收一定的能量,达到降温的目的。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4页 稀释机理 多数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都能释放出诸如水及二氧化碳、氨气、氮气、卤化氢气体等,这些气体组分在气相中冲淡了可燃性气体的氧浓度,使之降到着火极限以下,起到气相阻燃作用。无机类阻燃剂不挥发、填充量大,一定程度上可稀释固相中中燃烧物质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制品的难燃性。如按照冷却机理阻燃的Al(OH)3,在分解时放出的水蒸气也可以起到稀释作用。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4页隔离膜机理 如果聚合物燃烧时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隔离膜,起到阻止热传递、降低可焕发气体释放量和隔绝氧的作用,同样能够达到阻燃目的。事实上
8、,目前市售的许多阻燃剂品种都显示了这样的功能与作用。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4页阻燃剂形成隔离膜的方式 其一,利用阻燃剂的热降解产物促使聚合物表面迅速脱水并炭化,进而形成炭化层。由于单质碳不进行产生火焰的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因此具有阻燃保护效果。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4页阻燃剂形成隔离膜的方式 其二,某些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生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包覆在聚合物表面,这种致密的保护层起到了隔离膜的作用。硼系及卤化磷类阻燃剂具有类似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膨胀型阻燃剂在燃烧条件下所形成的隔离膜膨胀,其厚度约为普通隔离膜的7-8倍,阻热、隔氧效果尤为明显。这一类有多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和发泡组分构成的膨
9、胀型阻燃体系。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终止链锁反应机理 从化学意义上讲,捕获聚合物燃烧中的高能量HO自由基,切断自由基链锁反应对抑制火焰燃烧十分关键。卤系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可分解生成卤化氢,卤化氢具有捕获HO自由基并使之转化为低能量X自由基和水的能力,X自由基可以通过与烃类反应再生为HX,如此循环起到了终止链锁反应的作用。对于卤系化合物来说,卤系化合物的阻燃效率依次为IBrClF。氟化物阻燃效果非常差,碘化物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溴化物和氯化物居多。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阻燃剂简介 阻燃剂的品种很多,分类也复杂。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阻燃剂可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种类型。反应型阻燃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阻燃 简介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