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之脾与肝精选课件.ppt
《脏腑辨证之脾与肝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脏腑辨证之脾与肝精选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脏腑辨证之脾与肝2022/12/12中医诊断学第一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第三节第三节 脾病辨证脾病辨证v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v倘若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则食后作胀,因倘若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则食后作胀,因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v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出现胸闷呕恶,大便泄泻,肌肤浮湿阻,出现胸闷呕恶,大便泄泻,肌
2、肤浮肿,并能影响其它脏腑的活动,多见脾胃肿,并能影响其它脏腑的活动,多见脾胃不和、土不生金及土克水等证。不和、土不生金及土克水等证。第二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脾之病变的常见证候。即:脾之病变的常见证候。即:v虚虚证证饮饮食食、劳劳倦倦、思思虑虑、久久病病,致脾气虚证等。致脾气虚证等。v实证实证饮食不节,外感湿热或寒饮食不节,外感湿热或寒湿,致湿热蕴脾等。湿,致湿热蕴脾等。第三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 脾脾 一、脾虚证一、脾虚证 病病 二、脾血虚证二、脾血虚证 常常 三、中气虚弱证三、中气虚弱证 见见 四、清阳不升证四、清阳不升证 证证 五、
3、中气下陷证五、中气下陷证 候候 六、脾不统血证六、脾不统血证 七、气虚发热证七、气虚发热证 八八、脾阳虚证、脾阳虚证 九九、中气滞证、中气滞证 十十、脾湿证、脾湿证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一、脾虚证一、脾虚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不知饥饿、食少、食后困倦思睡、食特征:不知饥饿、食少、食后困倦思睡、食后有胀滞感即欲便、平时便溏、或稍进油腻后有胀滞感即欲便、平时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即大便不成形。v基础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胃气基础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胃气不和。不和。第五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证候
4、分析】v脾虚脾虚=特征特征+基础证基础证(胃气不和胃气不和)v脾虚,多指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消化功能脾虚,多指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现象。减退现象。v它的证状是纳食不思,食亦无味,食后它的证状是纳食不思,食亦无味,食后困倦思睡,平时大便不成形,稍进油腻困倦思睡,平时大便不成形,稍进油腻即大便成糊状。即大便成糊状。v饮食不节,先伤及胃,胃伤而后脾病,饮食不节,先伤及胃,胃伤而后脾病,故胃气不和为其基础证,多见食呆,脘故胃气不和为其基础证,多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第六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健脾的药物v白术,砂仁,白豆蔻,白术,砂仁,白豆蔻,
5、鸡内金,陈皮鸡内金,陈皮第七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二、脾血虚证二、脾血虚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面色萎黄、甚则肤色黄、黄色淡白特征:面色萎黄、甚则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而小便利。不泽、目不发黄而小便利。v共征:消瘦、舌质淡、脉细等共征:消瘦、舌质淡、脉细等血血虚。虚。v基础证:脾虚基础证:脾虚或过度劳倦或过度劳倦。v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第八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脾血虚脾血虚=特征特征+共征共征+基础证基础证(脾虚脾虚)+加兼加兼证证(肝血虚或心血虚肝血虚或心血虚)v血虚证状,以心
6、、肝、脾三经为多见。血虚证状,以心、肝、脾三经为多见。v脾虚初起,先见食少、便溏;从而营养脾虚初起,先见食少、便溏;从而营养缺乏、面色萎黄;缺乏、面色萎黄;v进一步小便利而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进一步小便利而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系营养缺乏的脾虚血少证常目不发黄,系营养缺乏的脾虚血少证常伴有困倦,眩晕,心悸等证。伴有困倦,眩晕,心悸等证。第九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脾血虚与心、肝血虚比较,由于它的特征不脾血虚与心、肝血虚比较,由于它的特征不多,诊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以下几多,诊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方面入手:第十页,本课件共有92
7、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认清脾血虚病史:多有食少、便溏等脾虚病史,认清脾血虚病史:多有食少、便溏等脾虚病史,或苦力劳倦病史。特别是食少便溏之脾虚,与面或苦力劳倦病史。特别是食少便溏之脾虚,与面色萎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把它(脾虚)看色萎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把它(脾虚)看作是脾血虚的组成部分。作是脾血虚的组成部分。v掌握脾血虚的特殊色诊:面色萎黄,甚则一身掌握脾血虚的特殊色诊: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v 脾血虚鉴别诊断:黄疸是一身俱黄,脾血虚脾血虚鉴别诊断:黄疸是一身俱黄,脾血虚是其小便利而目不发黄;是其小便利而目不发黄;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
8、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脾血虚兼证:脾血虚而见心悸头晕,多先有脾虚,脾血虚兼证:脾血虚而见心悸头晕,多先有脾虚,脾血虚,后见心肝血虚,说明心肝受累。脾血虚,后见心肝血虚,说明心肝受累。v现代医学提示。脾血虚的黄色病色,是低色素性现代医学提示。脾血虚的黄色病色,是低色素性贫血贫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色诊。的色诊。v总的来说:脾血虚的病因是脾虚,其病理为营养缺总的来说:脾血虚的病因是脾虚,其病理为营养缺乏而生血减少,它的特殊色诊为面色萎黄,甚则一乏而生血减少,它的特殊色诊为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但目不发黄而小便利。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但目不发黄而小便利。第
9、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三、中气虚弱证三、中气虚弱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特特征征:中中气气不不足足为为胸胸闷闷,自自觉觉气气短短,大大便便频频,大大便便先先干干后后溏溏,老老人人脱脱肛肛,小小便便黄黄浊浊,有有粉粉样样沉沉淀淀;中中气气虚虚弱弱为为神神疲疲困困倦倦,懒懒言言声声低低,四四肢肢无无力力,自自觉觉气气短短,甚甚则则行行动动喘喘促。促。v共征:气短、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共征:气短、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v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中气虚中气虚=特征特征+共征
10、共征+基础证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脾虚和脾血虚)v中气虚是在脾虚基础上发展的,但脾虚不等于中中气虚是在脾虚基础上发展的,但脾虚不等于中气虚弱。气虚弱。v脾虚是运化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少、便溏等;脾虚是运化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少、便溏等;v而中气虚是不能升清、全身营养缺乏的而导致的而中气虚是不能升清、全身营养缺乏的而导致的气分不足:精神疲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气分不足:精神疲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v另外中气不足是只见中气某一方面的功能异常,另外中气不足是只见中气某一方面的功能异常,初见虚象;中气虚弱为特定的证候群,已是虚证初见虚象;中气虚弱为特定的证
11、候群,已是虚证。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补中益气的药物v黄芪,党参,白术,山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大枣,炙甘药,扁豆,大枣,炙甘草草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四、清阳不升证四、清阳不升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眩晕欲仆、头痛昏重、身重。特征:眩晕欲仆、头痛昏重、身重。v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清阳不升清阳不升=特征特征+基础证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中气虚或痰湿中阻)v清阳不升多起于中气虚或痰湿中阻。疲劳过度,中清阳
12、不升多起于中气虚或痰湿中阻。疲劳过度,中气损伤,清阳不升,头痛沉重,悠悠忽忽,伴有少气损伤,清阳不升,头痛沉重,悠悠忽忽,伴有少气无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气无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v痰湿阻胃,亦使头重胀痛,天旋地转,眩晕欲仆,痰湿阻胃,亦使头重胀痛,天旋地转,眩晕欲仆,身重,常伴胸膈满闷,呕恶痰诞,苔白厚腻等。身重,常伴胸膈满闷,呕恶痰诞,苔白厚腻等。这种头重头痛,虽然亦为清阳不升,但与中气虚这种头重头痛,虽然亦为清阳不升,但与中气虚的头重头痛不同。的头重头痛不同。v清阳不升的头重头痛因中气不足而清阳不升,清阳不升的头重头痛因中气不足而清阳不升,而痰湿阻胃为痰湿阻遏导致清阳被抑;故清阳而痰
13、湿阻胃为痰湿阻遏导致清阳被抑;故清阳不升用升补,痰湿阻胃用健中、化痰、利湿为不升用升补,痰湿阻胃用健中、化痰、利湿为主。主。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五、中气下陷证五、中气下陷证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行动喘促、久泻不止、小腹坠胀、脱特征:行动喘促、久泻不止、小腹坠胀、脱肛、及妇科崩漏、白带不断、子宫脱垂。肛、及妇科崩漏、白带不断、子宫脱垂。v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中气下陷中气下陷=特征特征+基础证基础证(中气虚中气虚)v中气虚弱,多为神疲困倦,懒言音
14、低,中气虚弱,多为神疲困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进一步发展,出现行动喘促,久泻不止,进一步发展,出现行动喘促,久泻不止,方可认作中气下陷。方可认作中气下陷。v可以看出,行动喘促是中气下陷的特征,可以看出,行动喘促是中气下陷的特征,而是中气虚弱的或然证,轻者可不出现。而是中气虚弱的或然证,轻者可不出现。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脱肛,前面提到老人脱肛是中气不足,这里脱肛,前面提到老人脱肛是中气不足,这里又说脱肛属于中气下陷,有何根据?又说脱肛属于中气下陷,有何根据?v老人脱肛,往住因大便困难,便后下坠,属老
15、人脱肛,往住因大便困难,便后下坠,属于中气不足;久泻久痢,亦能脱肛,见于中于中气不足;久泻久痢,亦能脱肛,见于中气下陷。气下陷。v中气不足会导致老人大便困难,便后下坠,中气不足会导致老人大便困难,便后下坠,出现脱肛;而中气下陷的脱肛为久泻所致。出现脱肛;而中气下陷的脱肛为久泻所致。病机有所不同。其中久泻为中气下陷的特异病机有所不同。其中久泻为中气下陷的特异性证状。性证状。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升提的药物v升麻,柴胡,荆芥,防升麻,柴胡,荆芥,防风风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六、脾不统血证六、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
16、便血久不止,血色暗黑及妇科崩漏不特征:便血久不止,血色暗黑及妇科崩漏不断。断。v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v兼证:面色不华,舌质淡等血虚。兼证:面色不华,舌质淡等血虚。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脾不统血脾不统血=特征特征+基础证基础证(中气虚中气虚)+兼证兼证(血虚血虚)v中气有提摄能力,因气虚而血出不止,称中气有提摄能力,因气虚而血出不止,称为脾不统血。为脾不统血。v多见便血经久不止,及妇科崩漏等。多见便血经久不止,及妇科崩漏等。v气不摄血,根本由于中气不足,常见神疲气不摄血,根本由于中气不足,常见神疲困倦,少气
17、无力等。困倦,少气无力等。v血出不止,亦兼见面色不华,眩晕,心悸血出不止,亦兼见面色不华,眩晕,心悸等血虚。等血虚。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统血的药物v阿胶,地榆,侧柏叶,阿胶,地榆,侧柏叶,灶心土灶心土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七、气虚发热证七、气虚发热证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上午潮热,下午热退,身热气怯,面特征:上午潮热,下午热退,身热气怯,面色白,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色白,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v共征:身热、心烦、脉数等内热。共征:身热、心烦、脉数等内热。v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v兼证:外邪
18、。兼证:外邪。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气虚发热气虚发热=特征特征+共征共征+基础证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中气虚和血虚)+兼证兼证(外邪外邪)v(1)气血有不可分割关系,虚证发了,虽分)气血有不可分割关系,虚证发了,虽分气虚和血虚,但气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气虚和血虚,但气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气虚引起的发热,大多血分亦虚,相对地,气虚引起的发热,大多血分亦虚,相对地,血虚发热亦能促使气分亦弱。血虚发热亦能促使气分亦弱。v(2)气虚发热特征:由于气血亏损之体不耐)气虚发热特征:由于气血亏损之体不耐烦劳,往往在动作之后即有发热,这种发热烦劳,
19、往往在动作之后即有发热,这种发热用一般退热法均不能控制,是较长时间断续用一般退热法均不能控制,是较长时间断续发热,上午明显。发热,上午明显。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3)气虚发热基础证:面色白,气怯无力,)气虚发热基础证:面色白,气怯无力,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等。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等。v(4)气虚发热易感外邪:气虚发热有两种热)气虚发热易感外邪:气虚发热有两种热型,一种是单纯的气虚发热(指不夹外感);型,一种是单纯的气虚发热(指不夹外感);热度往往不高;一种是在气虚发热基础上加热度往往不高;一种是在气虚发热基础上加上外感发热(理由是卫气不固,易感外邪),上
20、外感发热(理由是卫气不固,易感外邪),产生更高和不规则的复杂热型,属于本虚标产生更高和不规则的复杂热型,属于本虚标实证。实证。v所以气虚发热中不但血虚是发热的原因,气所以气虚发热中不但血虚是发热的原因,气虚亦是发热的原因,且气虚占居着主导地位。虚亦是发热的原因,且气虚占居着主导地位。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八、八、脾阳虚证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主脏在胃,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食后饱特征:主脏在胃,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食后饱暖;主脏在腑,大便稀薄,完谷不化,腹痛绵绵;痰饮,暖;主脏在腑,大便稀薄,完谷不化,腹痛绵绵;痰饮,咳嗽痰多,恶寒背部尤甚
21、;水湿,肢体浮肿,腹满,足咳嗽痰多,恶寒背部尤甚;水湿,肢体浮肿,腹满,足背肿,舌苔白滑粘腻。背肿,舌苔白滑粘腻。v共征:天冷易发,喜温喜按,舌质较淡等阳虚。共征:天冷易发,喜温喜按,舌质较淡等阳虚。v基础证:神疲困倦,气短无力等中气虚。基础证:神疲困倦,气短无力等中气虚。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脾阳虚脾阳虚=特征特征+共征共征+基础证基础证(中气虚中气虚)v自自伤寒论伤寒论问世以来,中医就有不成文的规定。把肠问世以来,中医就有不成文的规定。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性的
22、归于脾,这是脾胃病的划分原则。这是脾胃病的划分原则。v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科学分类,伴随脾胃病划分原则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科学分类,伴随脾胃病划分原则也出现了负面影响。也出现了负面影响。v诸如脾胃肠概念不清,症状不分,甚至出现指鹿为马诸如脾胃肠概念不清,症状不分,甚至出现指鹿为马的现象。的现象。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所以我们可以从辨主脏的方法入手,先从局部着手,所以我们可以从辨主脏的方法入手,先从局部着手,分辨主脏,然后从整体考虑,再次定位定性,作出总分辨主脏,然后从整体考虑,再次定位定性,作出总的诊断。的诊断。v如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首先从局部入手,分
23、辨主如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首先从局部入手,分辨主脏在胃,然后根据脾胃病划分原则,从整体考虑,空腹胃脏在胃,然后根据脾胃病划分原则,从整体考虑,空腹胃痛不仅属于胃,而着重在脾,属于脾阳虚。泄泻,腹痛绵痛不仅属于胃,而着重在脾,属于脾阳虚。泄泻,腹痛绵绵,应该属于肠病,然后从虚实来分,可以看到虚证多关绵,应该属于肠病,然后从虚实来分,可以看到虚证多关于脾,其病机属于脾阳虚弱。这样来辨别可以避免脾胃肠于脾,其病机属于脾阳虚弱。这样来辨别可以避免脾胃肠概念不清的混乱局面。概念不清的混乱局面。v脾主运化水湿,阳气亏乏,水湿停留,还可出现痰脾主运化水湿,阳气亏乏,水湿停留,还可出现痰饮,水湿等本虚标
24、实证。饮,水湿等本虚标实证。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温阳的药物v干姜,炮姜,白术,砂干姜,炮姜,白术,砂仁,高良姜仁,高良姜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九、九、中气滞证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特征:胸闷、脘痞、腹满或脘腹胀满。特征:胸闷、脘痞、腹满或脘腹胀满。v共征:来势急骤、时作时止等气滞。共征:来势急骤、时作时止等气滞。v基础证:食少、便溏等脾虚;食呆、大便不基础证:食少、便溏等脾虚;食呆、大便不调、舌苔白滑粘腻等脾湿。调、舌苔白滑粘腻等脾湿。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证候分析证候分析】v气滞
25、气滞=特征特征+基础证基础证(脾虚或脾湿脾虚或脾湿)v中气滞多起于脾虚或脾湿。中虚生满者,因中气滞多起于脾虚或脾湿。中虚生满者,因气虚不能运行,发生痞满胀滞,多见于食少、气虚不能运行,发生痞满胀滞,多见于食少、便溏等脾虚,治宜补中为主,少佐理气。便溏等脾虚,治宜补中为主,少佐理气。v脾有寒湿,湿易凝滞,阻碍气机,在中则脘脾有寒湿,湿易凝滞,阻碍气机,在中则脘痞,在下则腹满,治宜温脾燥湿,佐以理气。痞,在下则腹满,治宜温脾燥湿,佐以理气。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2页2022/12/12中医诊断学v中气滞与胃肠气滞的关系,类似于肝郁与肝中气滞与胃肠气滞的关系,类似于肝郁与肝气,一为不及一为太过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脏腑 辨证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