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真菌药精选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抗真菌药课件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8页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 agents)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生长或繁殖的药物。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抗生素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特比萘芬 嘧啶类抗真菌药:氟胞嘧啶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8页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1、深部真菌深部真菌致病有白色念珠菌、新形隐球菌等,多侵致病有白色念珠菌、新形隐球菌等,多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氟胞嘧啶 2、浅部真菌浅部真菌致病以各种
2、癣菌为常见,多侵犯皮肤、毛发、指致病以各种癣菌为常见,多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和黏膜等部位。(趾)甲和黏膜等部位。灰黄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制霉菌素、特比萘芬、特比萘芬、克霉唑克霉唑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8页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抗菌谱】广谱 对所有真菌均有抗菌活性,为广谱抗真菌药。对新隐球菌、白色念珠菌、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孢子丝菌等有较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机制】两性霉素B可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从而改变膜通透性,引起真菌细胞内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甘氨酸等)和电解质(特别是钾离子)外渗,导致真菌生
3、长停止或死亡。l细菌细胞膜不含固醇,故对细菌无作用。l哺乳动物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浆膜含有固醇溶血、肾脏损害等。l对真菌的亲和力哺乳动物。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8页【临床应用】l静脉滴注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l真菌性脑膜炎时,除静脉滴注外,还需鞘内注射。口服仅用于肠道真菌感染。l局部应用治疗皮肤、指甲及粘膜等表浅部真菌感染。【不良反应】较多,常见寒战、发热、头痛、呕吐、厌食、贫血、低血压、低血钾、低血镁、血栓性静脉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如事先给予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治疗初期寒战、发热反应的发生。应定期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剂量。第五页
4、,本课件共有18页制霉菌素抗真菌作用和机制与两性霉素B相似,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制霉菌素主要局部外用治疗皮肤、粘膜浅表真菌感染。口服吸收很少,仅适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注射给药时制霉素毒性大,故不宜用做注射。局部应用时不良反应少见。口服后可引起暂时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8页灰黄霉素(grifulvin,grisactin)l杀灭或抑制各种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属、小芽胞菌属和毛菌属,对生长旺盛的真菌起杀灭作用,而对静止状态的真菌只有抑制作用。对念珠菌属以及其他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没有作用。l灰黄霉素可沉积在皮肤、毛发及指(趾)甲的角蛋白
5、前体细胞中,干扰侵入这些部位的敏感真菌的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抑制其有丝分裂。l主要用于各种皮肤癣菌的治疗。对头癣疗效较好,指(趾)甲癣疗效较差。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8页二、唑类抗真菌药 唑类(azoles)抗真菌药可分成咪唑类(imidazoles)和三唑类(triazoles)。l咪唑类包括: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等,酮康唑等可作为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首选药。l三唑类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等,可作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8页【作用机制】可干扰真菌细胞中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真菌细胞膜缺损,增加膜通透性,进而抑制真菌生长或使真菌死亡。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8
6、页酮康唑(ketoconazole)l酮康唑是第一个广谱口服抗真菌药,口服可有效地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亦可局部用药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l 与食品、抗酸药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服可降低酮康唑的生物利用度。l口服酮康唑不良反应较多。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头晕、畏光、等,偶见肝毒性和内分泌异常。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8页咪康唑(miconazole)广谱抗真菌药 口服时生物利用度很低 目前临床主要局部应用治疗阴道、皮肤或指甲的真菌感染。因皮肤和粘膜不易吸收,无明显不良反应。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8页克霉唑克霉唑(clotrimazole)广谱抗真菌药广谱抗真菌药 口服不易吸收,血药峰口服
7、不易吸收,血药峰 浓度较低,代谢产物大部分由胆汁排出,浓度较低,代谢产物大部分由胆汁排出,1%由肾脏排泄。由肾脏排泄。t1/2均为均为3.55.5h。局部用药治疗各种浅部真菌感染。局部用药治疗各种浅部真菌感染。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8页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伊曲康唑抗真菌谱较酮康唑广,体内外抗真菌活性较酮康唑强5100倍,可有效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已成为治疗罕见真菌如组织胞浆菌感染和芽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约5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昏、低血钾、高血压、水肿和皮肤瘙痒等。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8页氟康唑(fluconazo
8、le)氟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包括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球孢子菌属等作用。是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与氟胞嘧啶合用可增强疗效。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常见恶心、腹痛、腹泻、胃肠胀气、皮疹等。因氟康唑可能导致胎儿缺陷,禁用于孕妇。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8页伏立康唑(voriconazole,UK-109496)伏立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多种条件性真菌和地方流行性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抗真菌活性为氟康唑的10-500倍。对多种耐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真菌深部感染有显著治疗作用。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较氟康唑低,患者更易耐受。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8页三、丙烯胺类抗真
9、菌药 特比萘芬(terbinafine)特比萘芬对曲霉菌、镰孢和其他丝状真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可以外用或口服治疗甲癣和其他一些浅表部真菌感染。对深部曲霉菌感染、侧孢感染、假丝酵母菌感染和肺隐球酵母菌感染并非很有效,但若与唑类药物或两性霉素B合用,可获良好结果。不良反应轻微,常见胃肠道反应,较少发生肝炎和皮疹。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18页四、嘧啶类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flucytosine)l氟胞嘧啶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氟胞嘧啶是通过胞嘧啶透性酶作用而进入敏感真菌的细胞内,在胞嘧啶脱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而形成抗代谢物5-氟尿嘧啶。后者再由尿苷-5-磷酸焦磷酸化酶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抑制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阻断尿嘧啶脱氧核苷转变为胸腺嘧啶核苷,影响DNA的合成。主要用于隐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和着色霉菌感染,疗效不如两性霉素B。由于易透过血脑屏障,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有较好疗效,但不主张单独应用,常与两性霉素B合用。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18页2022/12/102022/12/10感谢大家观看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18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