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精选课件.ppt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精选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细菌的感染与免疫(2)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00页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正常微生物群)一、正常菌群(正常微生物群)1 1概概念念:通通常常把把在在人人体体一一些些部部位位经经常常寄寄居居而而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数数量量庞庞大大,约约有有10101414个个,相相当当于于人人体体细细胞胞的的1010倍,重约倍,重约1.27kg1.27kg。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2 2分布:体表及腔道粘膜表面分布:体表及腔道粘膜表面 P6 P64 4表表6 6-1-1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鼻咽腔鼻咽腔
2、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肺肺炎炎球球菌菌、非非致致病病奈奈瑟瑟菌菌、类类杆菌等杆菌等 外耳道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口腔口腔甲型、丙型链球菌甲型、丙型链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肺炎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肺炎球菌奈瑟菌、乳杆菌、梭杆菌奈瑟菌、乳杆菌、梭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肠道肠道大大肠肠杆杆菌菌、双双歧歧杆杆菌菌、产产气气杆杆菌菌、变变形形杆杆菌菌、铜铜绿绿假假单单胞胞菌菌、葡葡萄萄球球菌菌、厌氧性细菌、类杆菌、乳杆菌等厌氧性细菌、类杆菌、乳杆菌等
3、 阴道阴道 乳乳杆杆菌菌、白白色色念念珠珠菌菌、类类白白喉喉杆杆菌菌、非非致致病病性性奈瑟菌等奈瑟菌等 皮肤皮肤葡葡萄萄球球菌菌、链链球球菌菌铜铜绿绿假假单单胞胞菌菌、念念珠珠菌菌、丙丙酸酸杆杆菌菌、类类白白喉喉棒棒状状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人人体体各各部部位位的的微微生生态态系系 眼结膜眼结膜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 尿道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3.3.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1 1)生物拮抗)生物拮抗 机制机制 1 1)屏障和占位
4、性保护)屏障和占位性保护 双双歧歧、乳乳杆杆菌菌组组成成了了肠肠道道的的膜膜菌菌群群,粘粘附附在粘膜表面;在粘膜表面;大大肠肠菌菌和和梭梭状状芽芽胞胞菌菌分分布布于于肠肠腔腔中中(腔腔菌菌群群),通通过过占占位位保保护护和和合合成成产产物物来来阻阻挡挡或或抑抑制制有害菌侵袭肠粘膜。有害菌侵袭肠粘膜。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2 2)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丙酸等)。乙酸、丙酸等)。3 3)营养竞争)营养竞争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00页(2 2)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益生菌)(益生菌)能分泌各种酶,能分泌各
5、种酶,将不溶性蛋白、脂肪和糖等营养成分转变为可将不溶性蛋白、脂肪和糖等营养成分转变为可溶性,以便新陈代谢。溶性,以便新陈代谢。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产生维生素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产生维生素B B族、族、烟酸和叶酸烟酸和叶酸等;大肠菌能合成维生素等;大肠菌能合成维生素K K、维生素、维生素B B。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00页(3 3)免疫作用:)免疫作用:机体抗感染免疫力与内环境定机体抗感染免疫力与内环境定居的细菌抗原的刺激有密切关系。居的细菌抗原的刺激有密切关系。如诱导如诱导s sIgAIgA产生、活化集合淋巴结中的产生、活化集合淋巴结中的B B细胞、对固有层的细胞、对固有层的CDCD4 4+T T细
6、胞有激活作用等。细胞有激活作用等。(4 4)抗衰老作用)抗衰老作用:与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OD)有关。有关。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00页(二)微生态平衡与失调(二)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1 1、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是是指指在在长长期期进进化化过过程程中中形形成成的的正正常常微微生生物物群群(种种类类、数数量量、位位置置)与与其其宿宿主主(免免疫疫、营营养养、代代谢)或外界环境(理化、生物)的生理性动态平衡。谢)或外界环境(理化、生物)的生理性动态平衡。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00页2 2、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
7、)概念概念 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各种群成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各种群成员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由员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由生理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00页二、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二、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正正常常菌菌群群与与宿宿主主间间的的生生态态平平衡衡失失调调,一一些些正正常常菌菌群会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宿主发病。群会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宿主发病。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0页2.2.原因(条件):原因(条件):正正常常菌菌群群的的寄寄居居部部位位改改变变:手手术
8、术、膀膀胱胱镜、插管等诊疗操作,有利于正常菌群转移。镜、插管等诊疗操作,有利于正常菌群转移。机机体体免免疫疫功功能能下下降降:如如免免疫疫抑抑制制剂剂、激素、射线照射等。激素、射线照射等。菌群失调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的异常变化。如抗生素治疗。如抗生素治疗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00页菌群失调表现:菌群失调表现:消化道感染(伪膜性肠炎、鹅口疮)消化道感染(伪膜性肠炎、鹅口疮)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处理:处理:a a、停用抗生素;、停用抗生素;b b、分离培养优势菌并进行药敏;、分离培养优势菌并进行药敏;c c、用微生态制剂以恢复正常菌群的、用
9、微生态制剂以恢复正常菌群的 平衡。平衡。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2.2.微生态失调的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因素诱发因素 (1 1)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原有感染治疗原有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superinfection)。是一种菌群失调症。是一种菌群失调症。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100页(2 2)手术、插管等诊疗操作,有利于)手术、插管等诊疗操作,有利于 正常菌群转移。正常菌群转移。(3 3)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等。)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等。第十七页,本课件共
10、有100页 菌群失调按轻重程度可分:菌群失调按轻重程度可分:一度失调:无症状、可自然恢复;一度失调:无症状、可自然恢复;二度失调:多有慢性病的表现;二度失调:多有慢性病的表现;三度失调:引起急性感染,如伪膜性肠三度失调:引起急性感染,如伪膜性肠炎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seudomembranous colitis)。亦称菌群交替症、。亦称菌群交替症、二重感染、重叠感染。二重感染、重叠感染。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细菌的致病作用 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毒力(virulence)virulence)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病原菌致病
11、能力的强弱程度。常用半数致死量(常用半数致死量(L L5050)作为测定毒力的指标。)作为测定毒力的指标。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侵袭力和和毒素毒素,统,统称为称为毒力因子毒力因子。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100页一、细菌的侵袭力一、细菌的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机制在体内定居、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机制在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繁殖、扩散的能力。1.1.粘附素(粘附素(adhesinadhesin):细菌表面存在的一细菌表面存在的一些特殊结构和相关蛋白质,具有使细菌粘附些特殊结构和相关蛋白质,具有使细菌粘附到宿主靶细胞的作用。到宿主靶细胞的作用。
12、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100页包括:包括:菌毛粘附素菌毛粘附素(定居因子):多见于(定居因子):多见于G-G-菌。菌。菌毛的粘附作用具有选择性,这与宿主细胞菌毛的粘附作用具有选择性,这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有关表面的特殊受体有关。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00页非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 如:如:A A群链球菌的膜磷壁酸(群链球菌的膜磷壁酸(LTALTA),),LTA-MLTA-M蛋白复合物;蛋白复合物;鼠疫菌的外膜蛋白鼠疫菌的外膜蛋白 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0页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粘附使得病原菌具有粘附使得病原菌具有抵抗粘液冲刷抵抗粘液冲刷、细胞纤毛运动细胞纤毛运动和和肠蠕动肠蠕
13、动等清除作用,有利等清除作用,有利于病原菌定植。于病原菌定植。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00页(二)(二)荚膜(微荚膜)荚膜(微荚膜)抗吞噬作用;抗吞噬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犹如盔甲保护菌体免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犹如盔甲保护菌体免受损伤;受损伤;粘附作用: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间粘连,也粘附作用: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是引起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染的重要因素。微荚膜:如伤寒菌的微荚膜:如伤寒菌的ViVi抗原;抗原;E.coliE.coli的抗原等的抗原等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00页(三)侵袭性酶类(三)侵袭性酶
14、类 主要是细菌释放的胞外酶。主要是细菌释放的胞外酶。功能:保护菌体,有利于扩散。功能:保护菌体,有利于扩散。例如:血浆凝固酶(葡)例如:血浆凝固酶(葡)透明质酸酶(链)透明质酸酶(链)IgA IgA蛋白酶(淋)蛋白酶(淋)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100页(四)(四)侵袭素侵袭素 (1 1)侵袭素)侵袭素:由侵袭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由侵袭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介导病菌侵入粘膜上皮细胞内,并使该菌向邻介导病菌侵入粘膜上皮细胞内,并使该菌向邻近细胞扩散。这类菌很多,近细胞扩散。这类菌很多,目前已知肠侵袭性目前已知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志贺菌的侵袭基因位于大肠埃希菌和痢疾志贺菌的侵袭基因位于140MD
15、140MD大质粒中大质粒中。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100页(五)细菌生物被膜(五)细菌生物被膜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一种保护性生存方式,由细菌和它所分泌的胞的一种保护性生存方式,由细菌和它所分泌的胞外多聚物组成。外多聚物组成。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表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而不是细菌而不是细菌的简单堆积,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细菌。的简单堆积,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细菌。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100页细菌细菌+胞外多聚物胞外多聚物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细菌生物被膜的作
16、用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 有利于细菌附着有利于细菌附着在某些支持物表面不易在某些支持物表面不易被流动体液推走,较单个菌细胞更易于抵抗宿被流动体液推走,较单个菌细胞更易于抵抗宿主免疫细胞和抗菌素的攻击;主免疫细胞和抗菌素的攻击;可增强毒力基因和可增强毒力基因和耐药耐药基因的传递基因的传递;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100页粘附于各种人工材料表面(人工心脏粘附于各种人工材料表面(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内窥镜、静脉插管、瓣膜、人工关节、内窥镜、静脉插管、呼吸机),呼吸机),是现代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是现代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生物被膜的粘附现象是毒力较弱的生物被膜的粘附现象是毒力较弱的某某些机会致病菌引起医
17、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些机会致病菌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00页二、细菌的毒素二、细菌的毒素 根据来源、性质、致病性等不同分内根据来源、性质、致病性等不同分内毒素(毒素(endotoxin)endotoxin)和外毒素和外毒素(exotoxin)(exotoxin)两种。两种。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0页(1 1)外毒素外毒素:革兰阳性和部分革兰阳性和部分G-G-菌产生菌产生 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特点:特点:都是蛋白质,大多由都是蛋白质,大多由A A、B B亚单位组成。亚单位组成。A A亚单位亚单位-毒性亚单位毒性亚单位 B B亚单
18、位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00页毒性强,对组织器官毒性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致病作用有选择致病作用,是目前已知的最剧烈毒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剧烈毒物;不耐热,不稳定;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抗原性强;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类毒素;种类多,功能和作用机制复杂多样。种类多,功能和作用机制复杂多样。(P P6969表表6 6-3-3)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根据对宿主靶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机制根据对宿主靶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不同分为:神经毒素神经毒素(neurotoxins)(neurotoxins)细胞毒素细胞毒素(cytotoxins)
19、(cytotoxins)肠毒素肠毒素(enterotoxins)(enterotoxins)外毒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外毒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P P6969表)表)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00页(2 2)内毒素)内毒素 为为G G-菌细胞壁中耐热的脂多糖。裂解后才可菌细胞壁中耐热的脂多糖。裂解后才可释放出来。由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核心多糖和释放出来。由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核心多糖和脂脂质质A A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是是G G-菌的主要毒力因子。菌的主要毒力因子。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100页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不同不同G G-菌内毒素结构基本相同,由内毒菌内毒素结构基本相同,由内毒 素
20、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类同,有:素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类同,有:(1 1)致热作用)致热作用 内毒素内毒素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释放具有内源性致热原释放具有内源性致热原的细胞因子的细胞因子 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100页(2 2)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先降,:先降,1-2h1-2h后升高,后升高,个别例外。个别例外。(3 3)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内毒素血症与休克 内毒素引起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广泛性损内毒素引起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广泛性损伤与伤与许多免疫分子的调控有密切关系,许多免疫分子的调控有密切关系,并非内毒并非内毒素直接引起。素直接引起。结果:弥漫性
21、血管内凝血结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超抗原与疾病超抗原与疾病 许多细菌、病毒及支原体产生的,不同于常许多细菌、病毒及支原体产生的,不同于常规抗原的高活性蛋白分子,规抗原的高活性蛋白分子,能诱发大量能诱发大量T T细胞活化细胞活化(是普通抗原的近千倍)(是普通抗原的近千倍),使之分泌大量细胞因子,使之分泌大量细胞因子,造成类似内毒素引起休克的严重后果。造成类似内毒素引起休克的严重后果。与许多急性和与许多急性和慢性感染相关疾病有关。慢性感染相关疾病有关。如:金葡菌的肠毒素;如:金葡菌的肠毒素;链球菌的致热外毒素等。链球菌的致热外毒素等。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100页区别要
22、点区别要点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 产生细菌产生细菌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性稳定性 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抗原性抗原性G G+及部分及部分G G-菌菌蛋白质蛋白质不稳定不稳定60608080,30min 30min灭活,灭活,较强较强,选择性损伤选择性损伤强,保护性抗原强,保护性抗原可制成类毒素可制成类毒素主要是主要是G G-脂多糖脂多糖稳定稳定 160160,2 2 4h4h灭活灭活较弱较弱,毒性作用相同毒性作用相同弱。非保护性抗原弱。非保护性抗原不能制成类毒素不能制成类毒素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特性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特性比较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00页 第三节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宿主
23、的免疫防御机制 一、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是是人人体体与与微微生生物物相相互互作作用用的的过过程程中中逐逐渐渐形形成成、发展、完善和建立起来的。发展、完善和建立起来的。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0页非特异性免疫构成因素非特异性免疫构成因素(一)屏障结构(一)屏障结构 1 1皮肤与粘膜屏障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抵抗的第一道防线。是抵抗的第一道防线。抵抵抗抗机机制制:机机械械阻阻挡挡与与排排除除作作用用(纤纤毛毛运运动动、肠蠕动、脱落与更新作用)。肠蠕动、脱落与更新作用)。分泌杀菌物质(数百种)分泌杀菌物质(数百种)正常菌群的生物拮抗正常菌群的生物拮抗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精选课件 细菌 感染 免疫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