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基础知识说课材料.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咽鼓管基础知识说课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咽鼓管基础知识说课材料.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咽鼓管基础知识为什么飞机起飞、降落时耳部会痛?为什么剧烈爆炸时,要张开嘴巴?因为咽鼓管的存在。咽鼓管又称欧氏管,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有一很重要的暗通道。它的一端由前壁进入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咽部,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所以被称为咽鼓管。解剖位置咽鼓管呈弓状弯曲,整个管道长约3539毫米,由软骨部与骨部两部分所组成。它的外1/3为骨部,内则有颈内动脉,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是鼓室口;内2/3为软骨部,内侧端的咽口位于鼻咽部的侧壁,具体位置是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骨性部是管的外侧较短的部分,其鼓室端开口于鼓室的前壁;软骨部经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紫红色结构示咽鼓管软骨 解剖结构咽鼓管(au
2、ditory tube)是从鼓室通向鼻腔后方的鼻咽的一条管道,长3.54.0cm。咽鼓管靠鼓室端的13由硬骨组成,靠鼻咽部的23由软骨构成。管的两端膨大,中间窄小,叫咽鼓管峡。咽鼓管向后外方向开口于鼓室前壁 处叫做咽鼓管鼓口,在鼻咽的开口是咽鼓管咽口。鼓口始终保持畅通无阻,而咽口像是一个单向阀门,平时它是关闭着的,只允许中耳内的液体或空气逸出,而不允许鼻咽的分泌物和细菌进入鼓室。只有当张嘴、唱歌、咀嚼、打呵欠,特别是做吞咽动作时,由于咽肌的收缩,咽鼓管咽口才会瞬间开放,这时外界空气 即可进入鼓室,这样鼓室内、外压力就达到平衡。咽鼓管闭塞将会影响中耳的正常功能。由于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故咽部感染
3、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咽鼓管从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直到咽口,与水平面约成40度角倾斜。鼓室口高出咽口22.5厘米,呈漏斗状,是骨部内径最宽的地方,约4.5毫米,以后越向内越狭窄。在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最窄,内径仅12毫米。由此向咽口管道又逐渐增宽,达咽口处为最宽,上、下径可达9毫米。咽鼓管的位置隐蔽,在学习解剖时不太容易示教。在门诊只能通过鼻咽镜才能看到咽鼓管咽口。而要看清鼓室口就更加困难,只有在翻起鼓膜作鼓室探查时,方能一见它呈喇叭状的管口。咽鼓管的管道部分更是一个潜在的肌性管子,只有当剔去相当部分的头颅解剖标本中,才能显出其“庐山真面目”。生理功能咽鼓管黏膜与鼻咽部鼓室黏膜相廷续
4、,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有相当多的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分泌的液体,维持恰当的咽鼓管张力,使之既不完全开放,却又能在适当的机会,如张口、吞咽、打呵欠或咀嚼时偶尔开放一下,以此来调节鼓室内压力,从而保持鼓室内外压力的平衡。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惟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如果咽鼓管闭塞或鼻咽部炎症造成咽口闭合都可致鼓室压力降低,外界压力相对增高,从而使鼓膜内陷而影响听力。此时,易行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判断咽鼓管有无异常如果捏住鼻孔并屏住呼吸,当用力鼓气后再吞咽一下,即可听到双耳内“砰”地一声,这便是鼻腔和咽腔的气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咽鼓管 基础知识 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