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八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知识分享.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八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知识分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八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知识分享.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八章 传热(chun r)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 在详细讨论了导热、对流、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特点(tdin)和计算方法以后,本章将综合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一些典型工程传热问题。本章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1。首先分析与计算通过几种不同几何形状固体壁面的传热过程。2。然后针对一种典型的热量交换的设备间壁式换热器,详细讨论顺流及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的分析计算。3。分析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详细讨论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和分析计算。第一页,共41页。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本章要点:1 1。着重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着重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着重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着重掌握
2、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22。着重掌握顺流及逆流的对数。着重掌握顺流及逆流的对数。着重掌握顺流及逆流的对数。着重掌握顺流及逆流的对数(dush)(dush)平均温差的分析计平均温差的分析计平均温差的分析计平均温差的分析计算算算算33。着重掌握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和分析计算。着重掌握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和分析计算。着重掌握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和分析计算。着重掌握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和分析计算44。掌握换热器的型式和分类以及换热器的热计算。掌握换热器的型式和分类以及换热器的热计算。掌握换热器的型式和分类以及换热器的热计算。掌握换热器的型式和分类以及换热器的热计算55。了解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及有关
3、问题分析。了解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及有关问题分析。了解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及有关问题分析。了解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及有关问题分析本章难点:临界热绝缘直径、对数本章难点:临界热绝缘直径、对数本章难点:临界热绝缘直径、对数本章难点:临界热绝缘直径、对数(dush)(dush)平均温差的概念和分析计平均温差的概念和分析计平均温差的概念和分析计平均温差的概念和分析计算算算算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热交换器的类型和平均温差热交换器
4、的类型和平均温差热交换器的类型和平均温差热交换器的类型和平均温差(wnch)(wnch)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换热器的热计算换热器的热计算换热器的热计算换热器的热计算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增强传热的方法和热绝缘的应用增强传热的方法和热绝缘的应用增强传热的方法和热绝缘的应用增强传热的方法和热绝缘的应用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热管热管热管热管第二页,共41页。第一节 传热过程(guchng)的分析与计算 传热过程:热流体通过(tnggu)固体壁面的导热把热能传给冷流体的过程。传热过程分析求解的基本关系为传热方程式,即 式中k为传热系数。1。通过(tnggu)平壁的传热 第三页,共41页。
5、2 2。通过。通过。通过。通过(tnggu)(tnggu)圆筒壁的圆筒壁的圆筒壁的圆筒壁的传热传热传热传热每米管长的传热量:每米管长的传热量:第四页,共41页。对于多层圆管对于多层圆管 每米管长的传热量每米管长的传热量(rling):第五页,共41页。3 3 3 3。通过。通过。通过。通过(tnggu)(tnggu)(tnggu)(tnggu)肋肋肋肋壁的传热壁的传热壁的传热壁的传热加肋侧的面积(min j)A2肋片表面积(min j)A2两肋片之间壁的表面积(min j)A2”A2 A1肋化系数肋化系数:肋片越高,肋距越小,肋化系数(xsh)就越大。第六页,共41页。肋片与流体的换热量肋片与
6、流体的换热量 f为肋片效率为肋片效率(xiol)加肋侧与流体的换热量加肋侧与流体的换热量肋壁总效率肋壁总效率第七页,共41页。肋壁的导热热量加肋侧流体的换热量不加肋侧与流体的换热量肋壁的传热公式肋壁的传热公式以以A1为基准的肋壁的传热系数为基准的肋壁的传热系数第八页,共41页。对于(duy)蒸汽加热的暖气包,由于蒸汽凝结换热系数1远远大于暖气包对室内空气自然对流时的2,使这一传热过程中的总热阻完全决定于2一侧的换热热阻。因此在2一侧加导热热阻较小的肋片是最有效的改进措施。在表面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采用肋壁是强化传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冷热介质温度一定时,要增强传热可以加大1、2、A1、A2以
7、及(yj)减小。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变上列某些值后,可减小各项分热阻中最大的那一个热阻值。第九页,共41页。例例1:一平壁一侧加肋,加肋后面积为一平壁一侧加肋,加肋后面积为A2,肋化系数,肋化系数=13,肋壁总效率,肋壁总效率tot=0.9。壁的厚度。壁的厚度(hud)=10mm,材料的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50W/(mK),相,相对应的换热系数为对应的换热系数为1=200W/(m2K)和和2=10W/(m2K),流体温度,流体温度tf1=75C和和tf2=15C。求以求以A1为基准,其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基准,其单位面积的传热量q1,并与不加肋,并与不加肋时的传热量时的传热量q比较。比较。解:
8、解:q1/q=4347.6/570.3=7.623第十页,共41页。例例2:墙厚:墙厚240mm,室内空气,室内空气(kngq)的温度为的温度为20C,室,室外空气外空气(kngq)的温度为的温度为-10C;砖墙的导热系数;砖墙的导热系数=0.95W/(mK),室内空气,室内空气(kngq)对墙面的换热系数为对墙面的换热系数为1=8W/(m2K),室外空气,室外空气(kngq)的换热系数为的换热系数为2=37W/(m2K)(考虑了辐射换热的因素)。试求冬季室(考虑了辐射换热的因素)。试求冬季室内、外空气内、外空气(kngq)通过砖墙传递的热量和砖墙内侧的温度。通过砖墙传递的热量和砖墙内侧的温度
9、。(不考虑门、窗的传热影响)(不考虑门、窗的传热影响)第十一页,共41页。第二节 热交换器的型式和平均(pngjn)温差 定义定义(dngy)(dngy)及分类及分类 1.1.换热器: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热力设备。换热器: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热力设备。2.2.按换热器操作过程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及蓄热式按换热器操作过程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及蓄热式(或称回或称回 热式热式)三大类。三大类。1)间壁)间壁(jinb)式:冷、热流体被间壁式:冷、热流体被间壁(jinb)隔开,通过间隔开,通过间壁壁(jinb)换热。换热。2)混合式:冷、热流体通过直接接触换热。)混合式:冷、热流体通过
10、直接接触换热。3)回热式:冷、热流体周期性地流过固体壁面换热。)回热式:冷、热流体周期性地流过固体壁面换热。在三类换热器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本节将对其结构型在三类换热器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本节将对其结构型式及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详细的式及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详细的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热管换热器是一种有相变的间壁式换热器,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热管换热器是一种有相变的间壁式换热器,其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特点。其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特点。第十二页,共41页。1.1.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型式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型式 1 1)套管式换热器。这是最简单的
11、一种间壁式换热器,其结构如下图所)套管式换热器。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总的来说,这类间壁式换热器适用示。总的来说,这类间壁式换热器适用(shyng)(shyng)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流量不大的情形。实际使用时,为增加换热面积可采用形。实际使用时,为增加换热面积可采用c c所示结构。所示结构。图图9-3套管套管(toun)式换热器示意图式换热器示意图间壁式热交换器间壁式热交换器管式热交换器板式(bnsh)热交换器壳管式热交换器壳管式热交换器肋片管式热交换器肋片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式热交换器板翅式热交换器板翅式热交换器平行板式热交换器
12、平行板式热交换器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第十三页,共41页。2)壳管式换热器。这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主要形式又称管壳式换热器。化工厂中的加热器、冷却器,电厂中的冷凝器、冷油器以及压缩机的中间冷却器等都是壳管式换热器的实例。图9-4是一种最简单(jindn)的壳管式换热器的示意图。一种流体(图中冷流体)从封头进口流进管于里,再经封头流出。这条路径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从外壳上的连接管进入换热器,在壳体与管子之间流动,这条路径称为壳程。图图9-4简单简单(jindn)的壳管式换热器示意的壳管式换热器示意图图第十四页,共41页。为了提高管程流体的流速,在图9-4所示的换热器中,一端(ydun)
13、的封头里加了 一块隔板,构成了两管程的结构,称为l-2型换热器(此处l表示壳程数,2表示管程数)。图9-5所示是一个1-2型换热器的剖面图。图图9-51-2型换热器剖面型换热器剖面(pumin)示意图示意图第十五页,共41页。3)交叉流换热器。它是间壁式换热器的又一种主要型式。根据换热表面结构的不同又可有管束(gunsh)式、管翅式及板翅式等的区别,如图9-6所示图图9-6交叉交叉(jioch)流换热流换热器示意图器示意图第十六页,共41页。4)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一组几何(j h)结构相同的平行薄平板叠加所组成,两相邻平板之间用特殊设计的密封垫片隔开,形成一个通道,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
14、通道中流动。为强化换热并增加板片的刚度,常在平板上压制出各种波纹。板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流动有多种布置方式,图9-7所示为1-1型板式换热器的逆流布置,这里的1-1型表示冷、热流体都只流过一个通道。板式换热器拆卸清洗方便,故适合于含有易污染物的流体(如牛奶等有机流体)的换热。图图9-7 9-7 板式板式(bnsh)(bnsh)换热器示意图换热器示意图第十七页,共41页。5)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表面(biomin)是由两块金属板卷制而成,冷、热流体在螺旋状的通道中流动,图9-8所示是其两个方向的截面示意图。这种换热器换热效果较好,缺点是换热器的密封比较困难。图图9-8 9-8
15、螺旋螺旋(luxun)(luxun)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第十八页,共41页。按流动方向按流动方向按流动方向按流动方向(fngxing)(fngxing)分类:分类:分类:分类:1、顺流式、顺流式2、逆流式、逆流式3、叉流式、叉流式4、混合流式(杂流式)、混合流式(杂流式)第十九页,共41页。按流程按流程(lichng)分类:分类:单流程单流程(lichng):双流程双流程(lichng):多流程多流程(lichng):第二十页,共41页。2.2.简单顺流及逆流换热器的对数简单顺流及逆流换热器的对数(du sh)(du sh)平均温差平均温差 在换热器中,热流体沿程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冷流体沿
16、在换热器中,热流体沿程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冷流体沿程吸收程吸收热量而温度不断上升。当利用传热方程式来计算整个传热面上的热量而温度不断上升。当利用传热方程式来计算整个传热面上的热流量热流量时,必须使用整个传热面积上的平均温差时,必须使用整个传热面积上的平均温差(又称平均温压又称平均温压),记为,记为tmtm。据此,传热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应为。据此,传热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应为:=kA tm:=kA tm 换热器中流体的温度分布换热器中流体的温度分布 tAtAtAtA第二十一页,共41页。设设t1t1,t1t1,qm1qm1和和c1c1分别分别(fnbi)(fnbi)表示热流体的进出表示热流体的进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热力学 传热学 第十八 传热 过程 分析 换热器 计算 知识 分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