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优化.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优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优化.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优化一、河南省产业结构特点年份三次产业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第一产业河南21.920.917.619.817.916.415.714.5全国14.313.712.813.412.511.811.711.3第二产业河南47.147.850.448.952.154.355.056.9全国45.244.846.046.247.548.749.248.6第三产业河南31.031.332.031.330.029.329.328.6全国40.541.541.240.440.039.539.140.12 2 2 20
2、0 0 00 0 0 01 1 1 1 2 2 2 20 0 0 00 0 0 08 8 8 8年年年年全全全全国国国国与与与与河河河河南南南南省省省省三三三三次次次次产产产产业业业业结结结结构构构构对对对对比比比比 +由表可以看出,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第一产业在总体结构中的比重依然较大,2008年河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2个百分点,反映出河南是个农业大省的事实。+第二,工业经济比重迅速提升,但整体结构粗放,能耗、物耗高。8年间,河南第二产业的比重由 47.1%上升到 56.9%,增加了9.8个百分点,而全国同期由 45.2%上升到 48.6%,增加了3.4个百分点,河
3、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第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与全国重工业化趋势减弱不同的是河南工业重工业化趋势仍在加强。工业的重工业化对河南经济有很大影响,一是上游工业增长对投资需求依赖性强,占用资金多,回收时间长,消耗自然资源多,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大,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流向能源、材料工业,影响了对下游加工业扩张的支持;二是由于加工工业相对落后,大量的能源、材料工业产品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加工深度不够,工业附加值低,影响了综合经济效益,使河南工业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未能摆脱吃资源饭的状况。+第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成为产业构成中的薄弱环节。2008年,河南第三产业的比重为 28.6%,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为 4
4、0.1%,河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 11.5个百分点。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情况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40.7%下降到2009年的14.3%;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41.2%上升到2009年的56.6%;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18.1%的低起点起步后逐步攀长,到2003年达到34.3%的顶点后,近年来一直在30%左右徘徊。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8040.741.218.1199034.935.529.6200023.045.431.6200914.356.629.
5、11 1 1 19 9 9 98 8 8 80 0 0 0年年年年2 2 2 20 0 0 00 0 0 09 9 9 9年年年年河河河河南南南南省省省省三三三三次次次次产产产产业业业业的的的的结结结结构构构构状状状状况况况况 单单位位:+从贡献率变化看,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81年的61.5%演变为2009年的5.1%;第二产业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1981年的6.9%上升到2009年的64.8%,其中工业贡献率由10.2%提高到55.1%;第三产业贡献率由31.6%下降到30.0%。+在工业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传统优势行业不断壮大,新兴产
6、业加快发展。食品、有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47.5%提高到2009年的51.7%。2009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3.8%,比2004年提高1.6个百分点。实现总产值933.25亿元,比2004年增加686.03亿元。三、河南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三、河南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尽管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持续不断地推进结构调整。但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粗放、发展水平低、质量效益差,尤其是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和过于依赖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一)河南产业结构层次低+河南三次产业结构
7、不合理。2009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为14.3:56.6:29.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其中,第一产业高出全国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1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在全国居各省市区最后一位。+农林牧渔四大业偏重于传统种植业。种植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5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种植业仍偏重于传统种植业。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比山东省低14个百分点。近年来,河南畜牧业发展较快。2008年,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37.7%,但与河北、湖南、四川相比,分别低2.5个、6.3个和1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
8、业滞后。2009年,全省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但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与租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仅占1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河南虽有发展物流产业的区位优势,但尚无一家5A级物流企业。河南尚无一家跨省经营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省会郑州目前仅有一家外资银行,而武汉已有5家。文化和旅游领域至今没有一家上市企业。+(二)工业主导产业层次相对较低、资源指向明显+河南采掘工业、资源加工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河南在全国产量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主要是煤、铝、纱、水泥等初级产品,汽
9、车、集成电路、电脑、手机、空调、冰箱等终端高端工业品产量排名均比较靠后。2009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前6位的行业分别为:建材、煤炭、农副食品、钢铁、有色冶炼、电力等。而湖北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其规模以上工业的18.2%。安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4%。尤其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已经形成了经济技术联系紧密、产业价值链较长、配套产业完善、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体系。相较之下,河南的主导产业则表现为产业链条较短,产业联系不紧密,产业带动力较弱。省份各省增加值前六位行业前六位行业比重(%)河南建材、煤炭、农副食品、钢铁、有色冶炼、电力47.
10、0%江西建材、有色冶炼、石油、钢铁、交通运输、电气机械48.1%山西煤炭、石油、化学、钢铁、有色冶炼、电力87.1%安徽钢铁、有色冶炼、交通运输、电力、电气、食品50.0%湖北食品、化学、非金属、钢铁、交通运输、电力54.1%湖南烟草、化学、钢铁、有色、专用设备、电力47.3%广东通信设备、电气机械、电力、交通运输、化学、金属制品54.8%江苏通信设备、化学、钢铁、电气机械纺织、通用设备56.7%浙江纺织业、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化学、交通运输、电力46.4%山东农副食品、化学、纺织、通用设备、钢铁、建材43.5%2 2 2 20 0 0 00 0 0 08 8 8 8年年年年河河河河南南南南及
11、及及及部部部部分分分分沿沿沿沿海海海海省省省省份份份份主主主主要要要要产产产产业业业业对对对对比比比比+(三)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结构反映的是行业的集中度。2008年河南增加值排名前十位的行业集中度,只有煤炭和黑色金属冶炼两个行业的集中度较高,而其余行业的集中度都低于40%,尤其是纺织业和非金属矿物业还不到10%,行业集中度低,大企业少的问题比较严重。+2009年河南工业企业7751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92家,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4%。其中大企业19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在200年9月评出的中国500强最大企业中,河南有16家入选,仅占总数的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 产业结构 现状 优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