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测技术7基于雷达的测控技术.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现代检测技术7基于雷达的测控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检测技术7基于雷达的测控技术.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7 7章章 基于雷达的测控技术基于雷达的测控技术主要内容p雷达基本概念雷达基本概念p雷达基本组成雷达基本组成p雷达测量原理雷达测量原理p典型雷达系统典型雷达系统7.1 雷达基本概念雷达基本概念 Radar(RadioDetectionandRanging)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在空间的位置。它的基本任务是探测目标。雷达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雷达接收机将天线接收到的微弱回波加以放大,然后将射频信息转换成视频或数字信号,经处理得出所需目标的多种信息。7.1 雷达基本概念雷达基本概念雷达探测原理7.1 雷达基本概念雷达基本概念目标位置
2、的极坐标表示7.1.1 基本雷达方程基本雷达方程设雷达发射功率为,雷达天线的增益为,则在自由空间工作时,距离雷达天线为R 的目标处的功率密度为用目标的散射截面积来表征其放射特性,表示目标被雷达“看见”的尺寸。若假定目标可将接收到的功率无损耗地辐射出来,则可得到由目标散射的功率为7.1.1 基本雷达方程基本雷达方程假设均匀辐射,在接收天线处收到的回波功率密度为如果雷达接收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为A,则在雷达接收处接收回波功率为7.1.1 基本雷达方程基本雷达方程天线增益和有效面积之间有以下关系:式中为所用波长,则接收回波功率可写成如下形式:7.1.1 基本雷达方程基本雷达方程当接收到的功率正好等于最
3、小可检测信号功率时,就可得到雷达检测该目标的最大作用距离。它们的关系式可以表达为:7.1.1 基本雷达方程基本雷达方程或和7.1.2 雷达工作波段雷达工作波段米波段:对空警戒雷达。分米波段:对空监视雷达、舰载雷达,可目标跟踪。厘米波段:武器火控系统,体积小、精度高。毫米波段:机载雷达,天线小、精度高、分辨率高。激光波段:多用于测距和测绘系统。良好的距离和角度分辨力。7.2 雷达基本组成雷达基本组成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同步设备和终端设备等组成 1.发射机:产生辐射所需强度的脉冲功率,波形是脉冲宽度为t而周期为T的高频脉冲串。2.天线:将波束幅射到空间。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以
4、便集中辐射能量获得较大的观距离。7.2 雷达基本组成雷达基本组成3.接收机:把微弱的回波信号放大到足以进行信号处理的电平,同时尽量减小接收机的内部噪声,以保证接收机的高灵敏度。4.同步设备:雷达机的频率和时间标准。5.信号处理机: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如杂波)及干扰,通过或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信号处理是在做出检测判决之前完成的。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为雷达提供一个载波受到调制的大功率射频号。雷 达 发 射 机 有 单 级 振 荡 式 和 主 振 放 大 式 两 类。分为 1.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2.主振放大式发射机 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1.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2.主振放大式发射
5、机 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主振放大式发射机的结构主振放大式发射机是由多级组成。固体微波源代表主控振荡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一般由振荡器、倍频器及变频器等构成射频放大电路。射频放大电路一般由二至三级射频功率放大器级联组成,对于脉冲雷达而言,各级功率放大器都要受到各自脉冲调制器的控制,并且还要有定时器协调它们的工作。雷达接收机雷达接收机通过适当的滤波将天线上接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从伴随的噪声和干扰中选择出来,并经过放大和检波后,送至显示器、信号处理器或由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终端设备。雷达接收机雷达接收机1.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的组成7.2.3 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1.雷达终端显示器距离显
6、示器:显示目标的斜距坐标,它是一维空间显示器,用光点在荧光屏上偏转的振幅来表示目标回波小。A型显示器为直线扫描,主波与回波之间的扫描线长代表目标的斜距。J型显示器是圆周扫描。AR型显示器有两条扫描线。7.2.3 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平面显示器:显示雷达目标的斜距和方位两个坐标,是二维显示器,用平面上的亮点位置来表示目标的坐标。P显:平面显示器提供了360度范围内全部平面信息,所以也叫全景显示器或环视显示器。B显:用直角坐标来显示距离和方位。横坐标表示方位,纵坐标表示距离。通常方位角不是取整个360,而是取其中的某一段。7.2.3 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2.雷达数据
7、的录取主要包括:测量并录取目标坐标和其它参数。录取方法有半自动录取和全自动录取。半自动录取由人工通过显示器来发现目标,然后由人工操纵录取设备,利用编码器把目标的坐标记录下来。7.2.3 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半自动录取系统方框图7.2.3 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目标显示与数据记录全自动录取7.3.1 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测距公式如下根据雷达发射信号的不同,测定延迟时间通常可以采用脉冲法、频率法和相位法。7.3.1 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1.脉冲法测距基本原理在脉冲雷达中,回波信号是滞后发射脉冲的回波脉冲。在荧光屏上目标回波出现的时刻滞后于主波,滞后的时间就是测量距离所需
8、时间。测量距离就是要测出时间。现代雷达常常采用电子设备自动测读回波到达的迟延时间。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2.调频法测距调频法测距可以用于连续波雷达,也可用于脉冲雷达。基本原理(以连续波为例)发射机产生连续高频等幅波,目标回波和发射机直接耦合过来的信号加到接收机混频器内。发射机频率与回波频率的变化使混频器输出端便出现差频电压。差频电压的频率与目标距离有关。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调频连续波雷达的组成框图 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用正弦波对连续载频进行调频时 发射信号可表示为发射频率为 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电压滞后一个时间T,可表示为: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在混
9、频器中外差后其差频电压为:为调制频率,为频率偏移量。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一般情况下均满足所以差额频率值和目标距离R成比例且随时间作余弦变比。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3.距离跟踪原理(以脉冲法测距为例)测距时需要对目标距离作连续的测量,称为距离跟踪人工距离跟踪采用移动的电刻度作为时间基准。由操纵员将电刻度对准目标回波并从控制器度盘或计数器上读出准确时延以获得目标的距离。移动的电刻度的产生是准确测量的关键,方法有锯齿电压波法和相位法。目标距离的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自动距离跟踪使电移动指标自动地跟踪目标回波并连续地给出目标距离数据。7.3.2 目标角度的测量目标角度的测量测量内容:目标角坐
10、标的测定包括目标方位角和高低角(仰角)的测量。物理基础:电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直线性和雷达天线的方向性。测量方法:分为相位法和振幅法误差因素:各种情况下的电波传播路径的偏折。7.3.2 目标角度的测量目标角度的测量1.相位测角法相位法测角利用多个天线所接收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进行测角。7.3.2 目标角度的测量目标角度的测量为波程差,为雷达波长两天线所收到的信号由于波程差产生的相位差为7.3.2 目标角度的测量目标角度的测量由于在较低频率上容易实现比相,故通常将两天线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与同一本振信号差频后,在中频进行比相设两高频信号为本振信号为为两信号的相位差,为本振信号初相。7.3.2 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检测 技术 基于 雷达 测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