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世界电影史——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电影史——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2.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背景背景一、格里菲斯等开创的好莱坞叙事电影(商业剧情片)以压倒性优势占领包括欧洲在内的主要电影市场。美国成为世界电影中心。欧洲电影基于民族主义与艺术创新目的,要求变革。同时,商业上也需要打造“欧洲特色”电影。二、上一个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及其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催生了诸多流派: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电影成为先锋艺术家的“画笔”新媒体工具。三、关于电影本体的理论性反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如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理论与实验/实践。概述概述1、时间:大致19171928。2、主要流派与对应国
2、家/地区:(1)印象主义:法国(2)抽象主义:德国、法国、英国等(3)达达主义:法国(4)超现实主义:法国(5)表现主义:德国(6)蒙太奇(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苏联(7)纪录主义:苏联、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爱尔兰等3、共同的先锋性特征:(1)反(传统)叙事,推崇观念与心理主题;(2)(大部分)反商业赢利;(3)追求纯视觉(光影与节奏的形式主义)。(一)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一)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以法国为中心以法国为中心1、印象主义(1)“第一个先锋派”。(2)贯穿整个先锋派电影始终。(3)存在部分叙事性。预备知识:绘画中的“印象派”。十九世纪后半叶诞生于法国,开现代派绘画潮流先河。主要反对反对
3、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开始,西方绘画开始试图摆脱文学的影响摆脱文学的影响,由过去的主题内容关注转移到绘画的形式语言形式语言本身。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油画 18621863)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油画 18721873)埃德加-德加:舞蹈课(油画 18731876)皮埃尔 奥古斯特-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油画 1876)印象派绘画美学追求:A 提倡户外写生,注重光与色的自然微妙变化,打破“固有色”观念。B 主张“客观”描绘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色。不追求题材“严肃性”。C 取客观场景之片段作为构图,求“不完整”效果。印象
4、主义电影代表作: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1919)、微笑的布德夫人(1923)路易-德吕克:流浪女(1922)马赛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阿倍尔-冈斯:车轮(1923)、拿破仑传(1927)2、先锋派电影理论(1)第七艺术宣言,1911年,意大利人卡努杜提出。(2)上镜头性,1920年,法国艺术家路易-德吕克提出。(3)“先锋派”电影,1932年,法国艺术家谢尔曼-杜拉克提出。“纯电影”电影并非叙事艺术,既不需要情节也不需要演员表演,它应成为“眼睛的音乐”或“视觉交响乐”。“视觉主义”A 借助于艺术表现手段传达某一运动,由其节奏提示;B 节奏本身和运动发展乃是构成电影剧作基础的两个
5、敏感元素;C 电影作品应排斥任何异己的美学而发展自身的美学;D 电影动作应该就像是生活;E 电影动作不应局限于人物,应该走出表现人物关系的范畴,而进入自然和梦的王国。3、以法国为中心的其它超现实流派总体特点:比印象派更极端,进一步取消/消解叙事,完全摆脱大众趣味。与商业电影决裂。预备知识:抽象主义抽象主义二十世纪初出现在欧洲的一种反对表现视觉印象和视觉经验的艺术流派。它的始祖是俄国的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瑞士的克利和荷兰的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构图4号(1)抽象主义电影:纯形式主义探索,否认认识与表现社会功能。汉斯-里希特:韵律第二十一号华尔特-罗特曼:第一号作品、第二号作品维金-艾格林:对角线交
6、响乐、地平线交响乐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亨利-希美特:纯电影的五分钟谢尔曼-杜拉克:957号唱片、阿拉伯花饰预备知识:达达主义达达主义源于1915年,为逃避席卷欧洲的战争,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苏黎士。从虚无主义出发,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的、无理性的生活,提倡无目的、无思想、不受任何法则束缚的文艺。“达达”传说是罗马尼亚诗人特里斯坦-查拉从法德词典中随意挑选的一个词,原意为“木马”或“婴儿的一种语言”。杜桑:泉长胡子的蒙娜丽莎(2)达达主义电影:荒诞,破坏,反传统艺术。追求一种“缝纫机和阳伞在手术台上突然相遇之美”。曼-雷伊:回到理性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预备知识:超现实主义
7、超现实主义受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等影响,1922年前后自达达主义内部产生“超现实主义流派”。多表现梦境、幻觉、精神病患者和儿童的心理。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和道德偏见。”代表人物:达利(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感等)3、超现实主义电影:“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内心的现实是远远高出外部现实的。”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布努艾尔&达利:一条安达鲁狗加斯东-拉韦尔:珍珠项链曼-雷伊:海之星小结:以法国为中心的先锋派电影1、反对叙
8、事,把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等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2、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3、描写梦幻世界,潜意识非理性。4、把物的表现放在比人重要的、至少是平等的地位。排斥人至上。万物有灵。排斥含义与逻辑。从表现主义实验到现实主义倾向常规剧:德国先锋电影轨迹(一)第一阶段:表现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预备知识: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1911年威廉-沃林格尔在狂飚杂志8月号上首次使用
9、。1912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以此冠名。表现主义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在表现形式上,以过分夸张的形体和色彩发泄内心的苦闷。代表人物:蒙克(呐喊、圣母玛丽亚、病中的孩子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战败德国动荡不安的阴影下,以隐喻方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焦虑、恐惧与苦闷,崇尚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从某种角度上,可视其为恐怖片类型的源头。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1919)编剧:卡尔-梅育、汉斯-雅诺维奇导演:罗伯特-维内艺术指导: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罗里希 华尔特-雷曼其它表现主义电影:泥人哥连:保罗-威格纳,1919三生记:弗立茨-朗格,1921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弗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电影 欧洲 先锋 运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