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PPT.ppt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PPT.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共分九章,十部分(包括绪论)。共分九章,十部分(包括绪论)。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简答及论述)问答(简答及论述)考试指导的不同要求:考试指导的不同要求:识记识记填空、选择题填空、选择题名词概念名词概念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问答问答简答、分析论述简答、分析论述绪论绪论一、识记:一、识记:1、关于、关于“文文”、“化化”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在古汉语中的意义。2、关于、关于“文化文化”的概念、定义,西方和东方的概念、定义,西方和东方(以中国为代表)有那些概括。(以中国为代表)有那些概括。3、关于文化的类型(分类的
2、角度)。、关于文化的类型(分类的角度)。4、文化的特征(四个)。、文化的特征(四个)。5、“中国中国”一词的演变。一词的演变。二、名词概念:二、名词概念:1、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3、文化传统、文化传统4、物质文化、物质文化5、制度文化、制度文化6、精神文化、精神文化7、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三、问答:三、问答:1、如何认识文化的本质?、如何认识文化的本质?2、文化和文明的区别?、文化和文明的区别?第一章第一章自然、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的特点自然、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的特点一、识记:一、识记:1、中国地理环境的特征。、中国地理环境的特征。2、中国农耕经济的特点。、中国农耕经济的特
3、点。3、农根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两种类型。、农根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两种类型。4、宗法制度的特征。、宗法制度的特征。5、宗法制度的类型(三种)。、宗法制度的类型(三种)。二、名词概念:二、名词概念:1、宗法制度、宗法制度2、“人道亲亲人道亲亲”3、家国同构、家国同构三、问答:三、问答:1、地理环境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2、中国农耕文化的特征?、中国农耕文化的特征?3、宗法制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宗法制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识记:一、识记:1、上古文化的三大集团(华夏族、东夷族、上古文化的三大集团(华夏族、
4、东夷族、苗蛮族)。苗蛮族)。2、三大集团的代表人物。、三大集团的代表人物。3、殷商西周的文化特征。、殷商西周的文化特征。4、周易和八卦。、周易和八卦。5、阴阳五行观的转变。、阴阳五行观的转变。6、九流十家的提出、内容,其中对后世影响、九流十家的提出、内容,其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是哪几家。巨大的是哪几家。7、前期法家的三个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前期法家的三个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和他们的观点(重法、重术、重势)。慎到)和他们的观点(重法、重术、重势)。8、“经经”的含义的演变。的含义的演变。9、“三玄三玄”。10、玄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时期的主、玄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观
5、点。要观点。11、唐代文化博大气度的主要表现。、唐代文化博大气度的主要表现。12、佛教对传统文化冲击的表现。(包括华、佛教对传统文化冲击的表现。(包括华夷之辨等)夷之辨等)13、儒家、道教、佛教、玄学交互影响与合、儒家、道教、佛教、玄学交互影响与合流的表现。流的表现。14、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张载、王阳明等)(张载、王阳明等)15、理学探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学探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明清实学的精神实质。、明清实学的精神实质。17、明清实学的内容分类。、明清实学的内容分类。18、明清文化典籍的编纂和整理。、明清文化典籍的编纂和整理。二、名词
6、概念:二、名词概念:1、甲骨文、金文、甲骨文、金文2、八卦、八卦3、稷下学宫、稷下学宫4、黄老之学、黄老之学5、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6、玄学、玄学7、名教、名教8、理学、理学9、心学、心学三、问答:三、问答:1、百家争鸣的文化意义?、百家争鸣的文化意义?2、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墨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墨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墨子的、墨子的“兼爱兼爱”和儒家的和儒家的“仁爱仁爱”有什么区有什么区别?别?5、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思想的主要内容?、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思想的主要内容?6、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区别?、今文经学和古文经
7、学的区别?7、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8、明清实学的精神实质?、明清实学的精神实质?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识记:一、识记: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观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观点2、“刚健有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与易传与易传3、儒家、儒学对、儒家、儒学对“刚健有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理论归纳的理论归纳4、“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变观念的发展演变5、“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思想的具体体现6、“和和”、“同同”之辩的理论探讨之辩的理论探讨二、名词概念:二、名词概念:1、“刚健刚健”2、“天人合
8、一天人合一”3、“厚德载物厚德载物”三、问答:三、问答:1、“刚健有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的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具体体现?(社会生活及精神状态)国文化中的具体体现?(社会生活及精神状态)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思想观念的体现?3、“合和合和”思想在中国人际关系中的体现?思想在中国人际关系中的体现?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一、识记:一、识记:1、“天天”的不同含义的不同含义2、“天道自然天道自然”与老子与老子3、“天人相分天人相分”与荀子与荀子4、“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天人交相胜、还相用”与刘禹锡与刘禹锡5、变易观念的来源(尚书、周书、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概论 复习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