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21课 论语六则.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件】第21课 论语六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第21课 论语六则.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自然非常广泛,但首先不能离开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孔子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而不心里不满,不也算得上品德高尚吗?讲了学习方法与个人修养问题。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旧,学过的知识;知:理解、领会。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讲了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wng,亦作“惘”,迷惑
2、不解;殆:di,危险,指学业上陷入困境;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很危险。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及重要性。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以:(宾语前置)即“以何”,凭什么;谓:被称作、被封谥号;是以:(是即这些,以即凭、借、依靠,)因为这些,因此;子贡问(孔子)道:孔文子凭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不以为耻,因此被称作“文”。强调即使有个人天资,也要有好学的精神与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zh,记、记住;厌:满足;诲: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21 论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