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ppt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n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货币政策工具n货币政策传导机制n货币政策效果n我国货币政策实践货币银行学2一、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n构成要素n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中间目标n货币政策工具n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标与工具间的内在、因果联系n货币政策效果3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n稳定物价。即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一般把物价水平的年上涨率控制在2 3的范围内作为目标。n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不同,大多数国家将失业率
2、低于5作为充分就业看待。n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指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n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支出大体相抵。4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冲突 n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认为,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间的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n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二者间的组合上存在着三种选择:n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n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n将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幅度以内。5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
3、间的冲突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对立的,这一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矛盾与冲突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虽然有时也会出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并存,或是经济萧条与物价上涨并存,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6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n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带来收入的增加,由此带来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会扩大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并可能同时带来对原本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n从经常项目来看,经济增长会使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从而导致贸易差额项目的恶化。n从资本项目来看,为促进经济增长要加大投资,因而持续的经济增长
4、通常伴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这样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状况将会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经常项目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7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权衡与取舍n相机抉择n是指根据经济形势的要求,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优先选择部分目标作为重点。n在经济萧条时期,各国政府通常会选择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为主要目标。n在经济繁荣时期则会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优先目标。n若一国在对外经济项目中出现严重问题,则会选择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8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n逆风向行事n所谓逆风向行事是针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采用扩张和紧缩两种货币政策交替使用以引导经济发展趋势的策略。n它主张在
5、经济高涨阶段为防止经济过热,应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在经济低迷时期,则应采取扩张性的手段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n单一规则行事 这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认为时松时紧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主张根据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某一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上下浮动不大的范围内具体把握。9二、货币政策工具n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n法定存款准备率n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比率。n借助于存款准备率与派生存款的倍数间的负相关关系,中央银行在需求过剩、信用膨胀时期可提高存款准备率以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
6、;在需求不足、信用紧张时期,中央银行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以放松银根,加大货币供给量。10二、货币政策工具n再贴现业务再贴现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据提供的资金融通。再贴现业务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n再贴现率的变动向市场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具有告示效应 n融资成本效应n结构调整效应11二、货币政策工具n公开市场业务n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n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的购买扩大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的出售来减少基础货币,以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n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需要放松银根时,就会买进商业银行手中的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
7、;中央银行需要紧缩银根时,就会卖出持有的有价证券,回笼货币。12二、货币政策工具n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 13二、货币政策工具n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n消费信用控制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信贷给予的控制。其内容通常包括:n对耐用消费品的分期付款方式规定首期支付的最低额度。n规定分期付款的最长年限。n根据规定可用消费信贷方式购买的耐用消
8、费品的种类,并对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14二、货币政策工具n证券市场信用控制n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的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规定第一次付款的金额,并有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以控制对金融市场的信贷。n保证金比率愈高,可以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就愈小,从而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紧缩;反之,当中央银行调低证券贷款保证金比率时,则会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扩张。15二、货币政策工具n不动产信用控制n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地产投机,防止银行对建筑业过度贷款,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同时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其措施一般包括:n对不动产贷款最高额度的限制n对不动产贷款首期支付额
9、度的规定n对不动产贷款分期支付的最长年限的规定16二、货币政策工具n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行业、部门的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利率,对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以促进其发展。n进口保证金制度主要是指规定进口企业在交付进口外汇前先预缴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的外汇,存于中央银行,这样对进口商来讲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提前付款,提高了进口成本,抑制了进口积极性。而中央银行通过该项措施可以减少外汇储备的流失,缓解国际收支不利的状况。17二、货币政策工具n直接信用控制n贷款额度限制。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形势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规定各商业银行信贷的最高限额和最大增长幅度
10、,强制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n利率最高限额。中央银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止商业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收存款,或为谋取高额利润而进行高风险贷款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n规定流动性比率。为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和保护存款人的安全,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全部资产中的流动性资产的比重做出规定。18二、货币政策工具n间接信用指导 n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以说服和政策指导的方法通报金融形势,表明自己的立场,促使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配合,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调控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的目的。n窗口指导。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对市场情况、物价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十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