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_制冷装置的安装和试运转.pps
《第九章__制冷装置的安装和试运转.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__制冷装置的安装和试运转.pps(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制冷装置的安装和试运转制冷装置的安装和试运转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 一、压缩机的安装 1)安装前,先在浇灌好的基础面上,按照图纸要求的尺寸,画出压缩机的纵横中心线、地脚螺孔中心线及设备底座边缘线等,见图9-1。并在螺栓孔两旁放置垫铁,在放置垫铁以前,先将基础面处打磨平整,在垫铁以外的基础面上打凿小坑,使二次浇灌层结合牢固,清除予留孔的脏物,压缩机就位。图图9-1 基础放线基础放线 2)压缩机就位后,应进行找平。通过调整垫铁用水平仪来进行校正,其水平偏差每米为0.1mm,并要求基础与压缩机底座支承面均匀接触。3)找平后,将1:1的水泥砂浆及时灌入地脚螺栓孔内,并
2、填满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空隙,灌浆工作要一次完成。4)待水泥砂浆干后,可将基础外露部分抹光,隔23天后重新校正机器的水平度、垂直度及联轴器同心度。砂浆完全凝固后,将垫铁焊死,拧紧地脚螺栓,并复查机器水平度及垂直度。二、冷凝器的安装二、冷凝器的安装 1、立式冷凝器的安装 1)将冷凝器安装在有池顶的集水池上,即在池顶上按照冷凝器筒身的直径开孔,并预埋底板的地脚螺栓,待吊装就位及找正后,拧紧螺母即可。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 2)将冷凝器安装在工字钢或槽钢上。首先将工字钢或槽钢搁置在水池上口,用池口上事先预埋的螺栓加以固定,然后将冷凝器吊装并用螺栓固定在它上面,不要让工字钢或槽钢碰着胀
3、接在底板上的冷却水管。3)在水池口上予埋钢板,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池壁的钢筋焊牢(钢板长度约30mm,宽度与池口宽度相同)。安装时,先按照冷凝器底板螺孔位置,将工字钢或槽钢放在预埋钢板上,待冷凝器安装完毕后将型钢与预埋钢板焊牢。安装过程中,工字钢或槽钢可以左右移动,便于校正,比较灵活。2、卧式冷凝器与贮液器安装 1)卧式冷凝器与贮液器一般安装于室内。卧式冷凝器可用型钢支架安装于混凝土基础上,也可直接安装于高位的混凝土基础上,通常的方法是将卧式冷凝器与贮液器一起安装于钢架上,钢架必须垂直,应用吊垂线的方法进行测量。设备的水平度要求用水平仪进行测量。见图9-2。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
4、装 2)当集油器在设备中部或无集油器时,设备应水平安装,允许偏差不大于1/1000;当集油器在一端时,设备应设1/1000的坡度,坡向集油器。3)冷凝器的出液口应比贮液器的进液口至少高200mm。4)一般进液管直径大于出液管的直径。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图图9-2 卧式冷凝器与贮液器安装卧式冷凝器与贮液器安装 图图9-3 立式蒸发器安装立式蒸发器安装1蒸发水箱 2蒸发管组 3气液分离器 4集油罐 5平衡管 6搅拌器叶轮7出水口 8溢水口 9泄水口 10盖板 11保温层 12钢性联轴器 13电动机三、蒸发器的安装三、蒸发器的安装1、直立管式蒸发器的安装直立管式蒸发器一般安装于
5、室内的保温基础上(见图9-3)。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 1)蒸发器水箱基础在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述方法施工:先将基础表面清理干净、平整,然后在基础上刷一道沥青底漆,用热沥青将油毡铺在基础上,在油毡上每隔8001200mm处放一根与保温层厚度相同的防腐枕木,并以1/1000的坡度坡向泄水口,枕木之间用保温材料填满,最后用油毡热沥青封面。2)基础保温施工完后,即可安装水箱。水箱就位前就作渗漏试验,具体做法是:将水箱各处管接头堵死,然后盛满水保持812小时不渗漏为合格。吊装水箱时,为防止水箱变形,可在水箱内支撑木方或其他支撑物。3)水箱就位后,将各排蒸发管组吊入水箱内,并用集气管和
6、供液管连成一个大组,然后垫实固定。每排管组间距相等,并以1/1000的坡度坡向集油器。4)安装立式搅拌器时,应先将刚性联轴器分开,取下电动机轴上的平键,用细砂布、气油或煤油将其内孔和轴进行仔细的除锈和清洗,清除干净后再用刚性联轴器将搅拌器和电动机连接起来,用手转动电动机轴以检查两轴的同心度,转动时搅拌器不应有明显的摆动,然后调整电动机的位置,使搅拌器叶轮外圆和导流筒的间隙一致。调整好后将安装电动机的型钢与蒸发器水箱用电焊固定。5)立式蒸发器必须设置盖板,盖板用5mm厚并经过刷油防腐的木板做成。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 2、卧式蒸发器安装 1)卧式蒸发器一般安装于室内的混凝土基
7、础上,用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2)蒸发器支座与基础之间应垫以50mm厚的防腐枕木,枕木的面积不得小于蒸发器支座的面积。3)卧式蒸发器的水平度要求与卧式冷凝器及高压贮液器相同。可用水平仪在筒体上直接测量,一般在筒体的两端和中部共测三点(见图9-4),取三点的平均值作为设备的实际水平度。不符合要求时用平垫铁调整,平垫铁应尽量与垫木放的方向垂直。图图9-4 卧式蒸发器安装卧式蒸发器安装 1平垫铁 2垫木 3水平仪 4地脚螺栓 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 四、油分离器的安装四、油分离器的安装 1)油分离器多安装于室内或室外的混凝土基础上,用地脚螺栓固定,垫铁调整(见图9-5)。2)对于洗
8、涤式油分离器,安装时应特别注意与冷凝器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液口应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200250mm(见9-6)。图图9-5 油分离器安装油分离器安装 1平垫铁 2垫木 3水平仪 4地脚螺栓 图图9-6 洗涤式油分离器与冷凝器的安装高度洗涤式油分离器与冷凝器的安装高度 3)油分离器应垂直安装,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5/1000,可用吊垂线的方法进行测量,也可直接将水平仪放置在油分离器顶部接管的法兰盘上测量,符合要求后拧紧地脚螺栓将油分离器固定在基础上,然后将垫铁点焊固定,最后用混凝土将垫铁留出的空间填实(即二次浇灌)。五、空气分离器的安装五、空气分离器的安装 1)常用的空气分
9、离器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形式,一般安装在距地面1.2m左右的墙壁上,用螺栓与支架固定(见图9-7)。2)安装的方法是:先作支架,然后在安装位置放好线,打出埋设支架的孔洞,将支架安装在墙壁上,待埋设支架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将空气分离器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 图图9-7 空气分离器的安装空气分离器的安装(a)立式空气分离器安装 (b)卧式空气分离器安装 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 六、集油器及紧急泄氨器的安装六、集油器及紧急泄氨器的安装 1)集油器一般安装于地面的混凝土基础上,其高度应低于系统各设备,以便收集各设备中的润滑油。其安装方法与油分离器相
10、同。2)紧急泄氨器一般垂直地安装于机房门口便于操作的外墙壁上,用螺栓、支架与墙壁连接,其安装方法与立式空气分离器相同。3)紧急泄氨器的阀门高度一般不要超过1.4m。进氨管、进水管、排出管均不得小于设备的接管直径。排出管必须直接通入下水管中。第一节第一节 制冷设备的安装制冷设备的安装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 一、管材选用及常用管子规格一、管材选用及常用管子规格 1、选择制冷系统管材时,应考虑管子的强度、管子的耐腐蚀性及管子内壁的光滑度。2、目前氨制冷系统普遍采用无缝钢管,因为氨对铜有腐蚀,氟里昂系统普遍采用紫铜管。3、当氟里昂系统所需管径较大(25mm时),为节省有
11、色金属,则应采用无缝钢管。4、制冷系统常用的紫铜管及无缝钢管的规格见表9-1及9-2中。表表9-1 常常 用用 紫紫 铜铜 管管 规规 格格公称直径公称直径DN/mm外径外径壁厚壁厚/mm理论重量理论重量/(kg/m)公称直径公称直径DN/mm外径外径壁厚壁厚/mm理论重量理论重量/(kg/m)1.5248103.20.841611011210.050.0840.1400.2520.30714161922161191.5221.5251.50.4190.7340.8590.983表表9-2 常常 用用 无无 缝缝 钢钢 管管 规规 格格公称直径公称直径DN/mm外径外径壁厚壁厚/mm理论重量理
12、论重量/(kg/m)公称直径公称直径DN/mm外径外径壁厚壁厚/mm理论重量理论重量/(kg/m)6101520253240102142182222323.5383.5453.50.3950.5920.7890.9862.462.983.58506580100125150200573.5733.5894108413341594.521964.626.008.3810.2612.7317.1531.52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 二、管道除污二、管道除污 1、管道除污原因:制冷装置是由设备、管道、阀门等组成的封闭系统,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为防止铁锈、污物等进入系统内,
13、造成压缩机的活塞、气缸、阀片及油泵等损坏或系统阀门、滤网被堵塞,使压缩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2、管道除污方法:施工技术的有关章节。三、管道的连接三、管道的连接 制冷系统中管道连接,通常有三种方法:焊接、法兰连接和丝扣连接,见图9-8、9-9。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图图9-8 管道承插式焊接管道承插式焊接 图图9-9 丝扣连接丝扣连接(a)全接头连接 (b)半接头连接 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 四、四、对管道安装的要求对管道安装的要求 1、各种制冷剂管道布置、安装要求详见第八章第三节。2、吸、排气管道设置在同一支吊架上时,
14、为减少排气管高温影响,要求上下安装的管间净距离不应小于200mm,且吸气管必须在排气管之下,如图9-10(a)所示。水平安装的管间净距离不应小于250 mm,如图9-10(b)所示。3、凡需保温的管道支、吊架处必须垫以经过防腐处理的木制衬瓦(见图9-10),以防止产生“冷桥”。衬瓦的大小应渴足保温厚度的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 图图9-10 吸排气管同支架安装吸排气管同支架安装 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 五、阀门安装五、阀门安装 1、各种阀门(有铅封的安全阀除外)安装前均需拆
15、卸进行清洗,以除去油污及铁锈。2、阀门清洗后用煤油作密封试验。注油前先将清洗后的阀门启闭45次,然后注入煤油,经两小时无渗漏为合格。如果密封试验不合格,对于有阀线的阀门(如止回阀、电磁阀、电动阀等)应进行研磨。3、对于用填料密封的阀门,应更换其填料,然后重新试验,直到合格为止。4、安装阀门时应注意制冷剂的流向,不得将阀门装反。另外,阀门安装的高度应便于操作和维修,手柄,禁止朝下。成排安装的阀门阀杆应尽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5、安装浮球阀时,应注意其安装高度。对于卧式蒸发器,其高度h(见下页图9-11)可根据管板间长度L与筒体直径D的比值确定,见表9-3。对于立式蒸发器,其安装高度h见下页图9-1
16、2,可按与蒸发排管上总管管底相平来确定。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 表表9-3 卧式蒸发器的浮球阀安装高度卧式蒸发器的浮球阀安装高度L/DH5.56.07.07.00.8D0.75D0.70D0.65D图图9-11 卧式蒸发器浮球阀安装示意图卧式蒸发器浮球阀安装示意图图图9-12 立式蒸发器浮球阀安装示意图立式蒸发器浮球阀安装示意图 第二节第二节 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制冷管路和附件的安装第三节第三节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制冷系统的试运转 一、制冷系统的吹污、密封性试验和灌制冷剂一、制冷系统的吹污、密封性试验和灌制冷剂 1、制冷系统的吹污 制冷系统安装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整
17、个系统进行清洁和吹污工作,将残存在系统内的杂质吹扫出去。吹污介质可用干燥的压缩空气,二氧化碳气或氮气。2、吹污前,先将气源与系统相连,在系统中选择最易排出污物的管接口作排污口(系统大的可分段进行吹污),在排污口上装设启闭迅速的旋塞阀或用木塞将排污口塞紧。将与大气相通的全部阀门关闭,接口堵死,然后向系统充气。在充气过程中,可用木锤在系统弯头、阀门处轻轻敲击。当充气压力升至0.6MPa时,迅速打开排污口旋塞阀或迅速敲掉木塞,污物便随气流一同吹出。干净的白布浸水后贴于木板上,将木板置于距排污口300500mm处检查,白布上应看不见污物为合格。3、吹污合格后,应将系统中有可能积存污物的阀芯拆下清洗干净
18、,以免影响阀门的严密性。拆洗过的阀门垫片应更换,氟里昂系统吹污合格后,还应向系统内充入氢气,以保持系统内的清洁和干燥。2、系统的密封性试验 系统内污物吹净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密封性试验。密封性试验(或称试漏)分压力试漏及真空试漏和充液试漏三个阶段。(1)压力试漏(气压试验)氨系统可用干燥的压缩空气、二氧化碳气或氢气作介质;氟里昂系统应用二氧化碳气或氮气作介质。试验压力见表9-4。表表9-4 气气 密密 性性 试试 验验 压压 力力 值值试验压力试验压力PS/MPaR717R22R12R11高压段高压段低压段低压段1.81.21.81.21.61.00.20.2第三节第三节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制冷
19、系统的试运转 试压过程:试压过程:先将充气管接系统高压段,关闭压缩机本身的吸、排气阀和系统与大气相通的所有阀门以及液位计阀门,然后向系统充气。当充气压力达到低压段的要求时,即停止充气。用肥皂水检查系统的焊口、法兰、丝扣、阀门等连接处有无漏气。如无漏气现象,关断膨胀阀使高低压段分开。继续向高压段加压到试验压力后,再用肥皂水检漏。无漏气后,全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24小时。前6小时允许有0.020.03MPa的压力降(氮气试验时除外),在后18小时内压力应无变化方为合格。如有温度变化,就应每小时记录一次室温和压力数值,但试验终了的压力应符合按下式计算的数值。273+t2 P2=P1 273+t1 式
20、中:P1开始试验时的压力(MPa);P2试验终了时的压力(MPa);t1 开始试验时的温度();t2 试验终了时的温度()。第三节第三节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制冷系统的试运转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冬季作压力试漏,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为防止肥皂水凝固,影响试漏效果,可在肥皂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或白酒以降低凝固温度,保证试漏效果。2)在试漏过程中,如发现有泄漏时,不得带压进行修补,可用粉笔在泄漏处画一圆圈作记号,待全系统检漏完毕,御压后一并修补。3)焊口补焊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超过两次者,应将焊口锯掉或换管重焊。发现微漏,也应补焊,而不得采用敲打挤压的方法使其不漏。(2)真空试漏(真空试验)真空试验
21、即真空气密性试验,在压力试漏合格后进行。真空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系统的残余气体、水分,并试验系统在真空状态下的气密性。第三节第三节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制冷系统的试运转 真空试验过程:真空试验过程:系统抽真空应用真空泵进行。对于氨系统,其剩余压力不应高于8000Pa;对于氟里昂系统,其剩余压力不应高于5333Pa。当整个系统抽到规定的真空度后,视系统的大小,使真空泵继续运行一至数小时,以彻底消除系统中的残存水分,然后静置24小时,除去因环境温度引起的压力变化之外,氨系统压力以不发生变化为合格,氟里昂系统压力以回升值不大于533Pa为合格。如达不到要求,应重新作正压试验,找出渗漏处修补后,再作真空试
22、验,合格为止。当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真空泵作真空试验时,可在系统中选定一台压缩机代替真空泵抽真空,其方法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冷凝器、蒸发器等存水设备中的存水排净。2)关闭压缩机吸、排气阀,打开排气管上放空气阀或卸下排气截止阀上的旁通孔堵头。3)启动压缩机,逐步缓慢地开启吸气阀对系统抽真空,真空度达到规定值时,关闭放空气阀或堵上截止阀上旁通孔,关闭压缩机吸第三节第三节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制冷系统的试运转 气阀门,停止压缩机运转,静置24小时进行检查。检查方法相同。对于有高低压继电器或油压压差继电器的设备,为防止触头动作切断电源,应将继电器的触点暂时保持断开状态。同时应注意油压的变化,油压至少要
23、比曲轴箱内压力高26664Pa,以防止油压失压烧毁轴承等磨擦部件。(3)充液试漏(灌制冷剂试验)充制冷剂试漏的目的是进一步检查系统的密封性。灌制冷剂试验过程:灌制冷剂试验过程:真空试验合格后,在真空条件下将制冷剂充入系统,当整个系统压力达0.20.3MPa时停止充液,进行检漏。对氟利昂系统用卤素灯检漏。对氨系统用酚酞试纸检漏,将酚酞试纸浸水后靠近检漏处,若有氨漏出后呈碱性,酚酞试纸会变成红色。对已发现渗漏的地方,做好标记,待制冷剂局部抽空,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净,经检查无氨后才允许更换附件。第三节第三节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制冷系统的试运转 3、灌制冷剂 当系统充液试漏合格而且管道保温后,方能开始对
24、系统正式灌制冷剂。(1)系统充氨 1)为避免机房中空气被氨污染,充氨管应接至室外。2)充氨前,必须准备好橡皮手套、毛巾、口罩、清水、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安全保护用品和工具。将氨瓶成水平30角固定在台秤上的固定支架上(见上页图9-13),称出氨瓶的重量并作好记录,然后将氨瓶用钢管与系统连接起来。3)充氨时,操作人员应戴上口罩和防护眼镜,站在氨瓶出口的侧面然后慢慢打开氨瓶阀向系统充氨。在正常情况下,管路表面将凝结一层薄霜,管内并发生制冷剂流动的响声。当瓶内的氨接近充完时,在氨瓶底部出现结霜。当结霜有溶化现象时,说明瓶内已充完,即可更换新瓶继续向系统充注。第三节第三节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制冷系统的试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_ 制冷 装置 安装 试运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