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选最新有关《论语》的读后感范文三篇.docx
《2023年精选最新有关《论语》的读后感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精选最新有关《论语》的读后感范文三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精选最新有关论语的读后感范文三篇 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多读肯定会对你有好处的,那你读完一本有意义的著作后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吗?以下是我整理的精选最新有关论语的读后感范文三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的读后感范文1 始终对中国文化中动辄扯出的“神圣”一词心存怀疑,甚至于只是把他们当作一组一起运用的字词,而不加以辨析。 可当我看到于丹所说的“神于天,圣于地”时,我才恍然惊觉,这原来“神圣”可以这么理解:神是接近天空的,遥遥远望,缠围着一种不行言说的飘忽感和出尘感,像是遥远到天际的巴别塔传闻,被口口相传,却从未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圣却是贴近土地的,带有一种泥土的朴实的质感,就像是我们身边的
2、氧气和水,你不用刻意的强调,因为它始终在。 中国古代的文人,骨子里有种或许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可能会嗤之以鼻的神圣责任感。“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或者是“穷则独济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准则,都明明白白的体现了“天、地、人”的观念:头顶一片志向主义的天空,希望天下大同;脚踏一片现实主义的土地,勤劳务实肯干;一身铮铮傲骨,两袖清风,潇潇洒洒的活在这凡世尘嚣中。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每个人的社会志向都是儒家,而每个人的自然人格志向都是道家。” 此话我翻来覆去思索良久,的确如此。 我们的社会志向大抵都是希望最终求得封王觅侯,求得人生的意义,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不得不说,在这方面讲,社会志
3、向的确是功利的。我们或许是为了名声、地位、生活质量而起先实行行动,以求得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文天祥早在几百年前就道出了真相,无非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罢了。 但是,有时候又难免会产生倦怠的心情。觉得就这么得过且过,也没什么不好的。这就是我们自然人格志向的道家化。 于丹说:“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老话有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圣贤之所以被奉为后世的行为准则,大抵是因为他们的以身作则。榜样的力气或许就在于此,告知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一套完整的行为体系。 这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2023 精选 最新 有关 读后感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