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论证及规划(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论证及规划(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论证及规划(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论证及规划(20092011年)根据学院“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按照专业为中山及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模具制造和汽车制造等产业服务的宗旨,按照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人才的要求,制订本专业建设规划。一、本专业建设背景(一)行业发展背景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需求中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中部,比邻珠海、江门。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将其建设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2、。明确要求“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船舶制造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在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5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打造23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建设国际汽车制造基地。发展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关键配套装备,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
3、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支持发展通用飞机制造产业,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明确将中山临港装备制造纳入发展规划纲要。上述世界级的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修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通用飞机制造等产业都与数控技术应用密切相关,为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2中山地区制造业产业、企业特点中山市企业以中小型居多,装备制造业特点,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竞争力不够,产业结构偏轻、偏低,创新能力薄弱。中山先进制造产业相对落后与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一线技术人才缺乏关系极大。针对中山市产业特点,市委、市政府将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已在一个40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开辟出一个
4、堪称珠三角“重量级”的临海工业园,计划用3到5年时间形成产值超2000亿元的临海产业集群。已引进中船集团、广机海事重工、中机集团、中铁大桥局、中泽重工、国电中山燃气发电、明阳风力发电设备等大企业和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超200亿元。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拟投资10亿元落户火炬区临海工业园,发展装备制造业。中船集团于2008年11月设立中山船舶制造工业基地,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山首期投资10亿元以上。(二)人才需求背景1人才需求数量,目前中山市企业以中小型居多,但数控设备的拥有量和从业人员数量仍相当巨大。从我们调研的中炬精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山志和家电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国锋
5、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中山市汉信精密制品有限公司,中山鑫辉精密五金制造公司、荃胜精密机械工业(中山)有限公司、中山立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联益精密(中山)有限公司、中山朗华模具塑料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看,这些企业数控设备拥有量少则几十台,多则数百台,从事数控技术的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据调研,中山市数控设备拥有量在数万台以上,每年新增需求数控机床操作工、编程员、工艺员、绘图员等达数千人以上。中山地区高职、中职院校数控类专业毕业生每年近千人,各校就业率都在90%以上。我校数控专业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仍达98%以上,以上事
6、实说明数控专业市场就业前景良好。2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经本专业组织的专题调查分析,中山地区企业对高职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体上可以分为操作型、工艺型和维护维修型三类。在使用数控机床的企业中,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和数控工艺员、数控编程员的需求占到了人才需求总量的80%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是我国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比较集中的企业,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数控人才需求更大。中山地区企业在数控技术方面也需与高职院校进行诸如职工培训、技术合作、技术服务等合作。如开展个别、短期的培训或成班建制的培训;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信息和教师等优势,基于企业的技术、产品、经费、信息等优势进行产学合作;再有一些企业因生产任务
7、过于饱满而需要高职院校通过高年级学生的生产性实习予以分流压力等等,形成了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合作期望。二、本专业发展现状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筹建时即开设数控技术专业,由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数控技术专业12名学生在我院培养,因此,2008年数控技术专业有首届毕业生毕业。目前,数控技术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共113名,在校学生共计304人。经过近几年建设和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已成为学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和组织教学,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过程考核为评价手段,建设融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以课程改革为
8、突破口,形成“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课程建设与教研科研情况1.课程建设目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数控专业学生主要工作岗位确定了五门核心职业能力课程,其中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数控设备应用、UG设计编程与应用为院精品课建设项目,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零件加工、特种数控设备编程与零件加工和数控车床编程与零件加工等课程已制定了精品课建设计划,将申报院精品课建设项目,最终达到数控技术专业五门核心职业能力课程都为精品课的目标。2.教研科研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教研课题。如新办高职高专院校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2007年广东省教改工程项目)
9、;“BJ-XF038纸币清分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获2008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数控切割测量喷绘雕铣组合加工机床项目获中山市科技局2007年科技立项;全数字化智能直流变频单转子空调压缩机驱动技术研究为中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教师与企业合作取得一批专利。通过与企业共同承担、参与地方科研项目,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保证“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学院已为数控技术和相关专业建成“制图测绘实训室”、 “钳工实训室”、“车削加工实训室”、“铣削加工实训室”、等8个实训室。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起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取得成效。学院已与这些
10、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校内教师进企业实习,学生到企业参观、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建设精品课程,企业择优录用我院数控专业学生等多方面合作。(四)近年来学生就业情况数控技术专业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09届毕业生就业98%以上,部分毕业生在企业经过顶岗实习,有的已被企业提升为现场骨干或储备干部。三、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战略思想,以及贯彻落实我院以适应高职教育思
11、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始终坚持“依托中山、服务地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紧把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紧密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培养服务于先进制造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二)发展目标在职业教育整体框架上,建立比较成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数控技术专业建设与企业的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的课程体系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完成具有共享性的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工学结合的培养途径,培养得到企业广泛认可的高素质的专业高技能人才。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
12、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专业建设达到区域内高职教育领域同类专业领先水平。(三)具体指标1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成长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体系。2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确定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按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课全部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整合理论教学课程结构,加大实训实岗教学改革力度,建设5门体现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精品课程;改革教学方
13、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8-10 本,并确保课程使用教材为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加强与课程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设3个以上网络课程教学平台。3建设“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6名专业骨干教师,100%的专任教师要达到“双师型”素质,能胜任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授能力,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生产指导能力;加大兼职教师结构调整力度,使更多企业生产一线人员进入教学团队。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规章制度齐备,新建56个校内实训基地(或实训室),校内基地设施达到省内同行先进水
14、平;新建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能使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条件。5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双证率” 达到100%、就业率98%以上。6专业群引领作用利用本专业自身专业优势,辐射带动其它2-3个专业发展,并与之实现资源共享。四、专业建设主要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全面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努力提高现有“订单”教学班教学质量,针对企业和行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培养,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5、二)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1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1)按工作岗位设置职业能力课程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是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特种设备操作工、数控编程员、数控工艺员及绘图员、产品质量检验员、钳工、装配工、通用设备操作工(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等)等相关岗位设置对应的职业能力课程。(2)按职业发展素质要求设置素质教育课程根据数控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素质要求设置对应的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身心、文化、业务等素质。2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以来自企
16、业的真实任务(产品、项目等)为载体,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除公共课外的所有课程全部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设计教学内容,以此对教学改革中最核心、最困难的“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改革建设,体现工学结合的精髓。3依据“职业技能养成”的职业教育规律进行学生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技能第一年即先行训练,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三年不间断,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仿真实训与真实生产性实训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等,全面设计学生的技能训练项目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一年级达到学徒工独立操作水平,二年级达到熟练工水平,三年级达到技术成熟水平,实现使学生一就业上岗
17、就能胜任数控机床操作工作的目标要求。4优质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建设见表1。表1:数控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表序号课程等级申报、建设时间负责人1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数控设备应用省级2010赵长明2数控铣床编程与零件加工院级2009魏加争3特种数控设备编程与零件加工院级2010张晓红4数控车床编程与零件加工院级2010周敏5教材建设计划拟出版教材如表2。表2:数控技术专业教材出版建设规划表序号教材名称出版社编写教师备注1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技巧化学工业出版社赵长明主编2SolidWorks项目式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晓红主编3数控加工实训与考证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晓红主编4数控加工自动编程化学工业出
18、版社何佳兵主编5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诊断化学工业出版社何佳兵主编6工程制图人民邮电出版社何佳兵副主编7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化学工业出版社刘小娟参编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如表3。表3: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计划表教材名称负责人合作企业拟完成日期数控车床编程与零件加工魏加争金源高精密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5月数控铣床编程与零件加工张晓红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2011年5月UG设计编程与应用周 敏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2011年4月6开发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紧紧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通过开发和引进,建设数控技术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技术 专业 建设 论证 规划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