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5篇.docx
《2023年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5篇 大家在平常难免会遇到一些深刻的事情,完成一篇心得体会能够熬炼写作者的思索实力,提高我们的思想认知,以下是我细心为您举荐的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1 老子告诫孔子,他所学的所谓六经不过是陈旧的学问,远远不是道。道须要法天效地,与自然天地合一,视察天地万物,视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得到道;得到道,才能把所学的学问融会贯穿,从而学以致用,教化天下。孔子最终相识到此,所以老子说他得道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谓言多必失,言多必败。杨修自恃其才,不懂谨言慎行,所以死于非命。所谓大公无私,就是敬重客观,一心
2、为公,以大局为重,淡化私心,不计个人利益,秉公从事,中正无私,没有偏斜。“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过满必溢,正因曾国藩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适时地选择功成身退,从而持盈保泰,功名皆无损,安享晚年。一个人的修养,只有“掏空”自己的内心,让心回来清静、无我、真我的状态,才能做到“无”,在无我忘我中投入做事,用心致志,才简单取得胜利。人生来是有欲望的,不仅追求物欲之享受,满意感官,还会追逐名利,满意内心的虚荣,于是尽情,于是任性,为此脚步匆忙,劳碌不止。但最终或许得不偿失,生命中最该珍惜的是什么?恰恰不是物质和功名,而是内心的欢乐、充溢和华蜜。所谓“道纪”,指道之规律。聪慧人做事之所以简单胜利,不是因为他
3、们创建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擅长利用已经存在的 “道”,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事,所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世人贪心不足,往往陷入对完备、美满的追求中而不能自拔,却没一人能够如愿。月满则亏,人生没有圆满。所以,做人做事要保持分寸感,驾驭好自己的平衡,不能做尽了。这也是保持生命力的必定要求,所以不必追求完备。 一个人无论是想获得才智,还是想活得自由,都须要涤荡内心,回来虚静无为的本真状态,否则,只能是受尽心劳,心累不止。安静方能致远。在喧嚣的人世中,一个人只有削减欲望和私心杂念,擅长内观反省,净化自己,保持本性,永守自我的精神家园,才不至于被污染得面目全非,失去自我,从而拥有轻松自由的人生。一个人要
4、想取得胜利,一路昂首挺胸、高歌奋进、志在必得的姿态并不行取,相反,低调谦卑,甘于孤独,隐藏锋芒,潜居抱道,待时而动,才更简单获得胜利。这也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的道理所在。道的若有若无,无有生有,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从“虚无”中找寻其中存在的真理。只有回来这种纯粹虚无的状态中,内心才能安静,并在安静中获得才智和力气。一个擅长生活的人,会自觉地法天效地,道法自然,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既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2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特别快,备受瞩目,中国文化也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道德经就是我们人生中不行缺少的书。道德经中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这种价
5、值观潜移默话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道德经里面蕴含的内容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论语里面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硬塞给别人,这是从反面来论证你应当怎么对待别人,是一种“防卫性”的方式。另外孟子里面讲“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当你身居高位,或者处于优势地位时,要包涵比你差的人,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不要让人对你恨之入骨,这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纵观几千年来各家对道德经的了解可谓是百花奇放,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种种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过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现象学上,我对老子的道的说明用一句话来概括:静是相对的,动是肯定的。这
6、即是道。 对道的了解首先不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老子起这个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能够打个比如:就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人从现象去看地球它是静止,所以说是相对的,但是地球又是从白昼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改变,所以说地球又是运动着的,循环不息,而且也是肯定的。有了这个肯定的动之后,地球展示给我们面前的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运动而是展示在我们面前是静,而这种静是人客观所发觉不到的。我能够用风来比方,风吹到你的脸上你觉得一丝的凉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无其实有,由于你不晓得它什么时分吹过来,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观,而从人的角度上,要到达这种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这种修行是要让人理解万物
7、改变开端,老子说过人的道就如婴儿的一样,人从生命降生开端,运动曾经存在了,而这种运动不断到人死为止,而老子的道并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对一个肯定运动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风一样的静静的运动着,只要做到静你才能到达这个道,而我说的这个静不是肯定的静,而是运动着的静,老子的水就是一个最好的比方,水是运动着的,而这种运动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饰! 对如今所谓的唯心唯物强加给道是不相宜,由于道曾经包括了一切现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000字3 道德经是有老子所著,故又成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
8、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宏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道经讲解并描述了宇宙的根本,到处了天地万物改变的玄机,讲解并描述了阴阳变化的微妙;德经讲解并描述处世的方略,到处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必需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道德经 感悟 心得体会 10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