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ppt
《第九章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 第一节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概述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第三节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第四节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分配问题本身就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社会财富在消费和积累之间的分割安排以及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分配,这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都产生着重大影响。由于我国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在社会分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国有资产的收益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乃至业务操作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2、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概述财产所有权重心的转移财产所有权重心的转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和交换领域,法人取代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和交换领域,法人取代自然人成为主要角色;对于用于生产经营的资本性财自然人成为主要角色;对于用于生产经营的资本性财产来说,最重要的已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更准产来说,最重要的已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更准确说,是价值的增值,即财产所有权的重心由确说,是价值的增值,即财产所有权的重心由“古典古典所有权所有权”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中最重要的处分权处分权向向“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产权理论”中的中的收益权收益权转移。转移。一、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和分类(一)国有资产收益的
3、概念(一)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资产收益资产收益是资产所有者凭借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产占用费等收入的总称。国有资产收益,广义上,国有资产收益,广义上,是指国家凭借其国有资产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收益的总称,包括企业上缴利润、利息、股息、股权转让收入、资产占用费、租金、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和依法取得的其他收益等。广义上的国有资产收益不仅是由经营主体创造的,还可能是由各类国有资产的占有和使用单位创造的,如事业单位等。狭义上狭义上,国有资产收益又可以称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指国家凭借其出资人地位,从经营性国有资产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这其中包含几层含义:一方面,国有资产收益必须是在一定时期内,由
4、国家授权经营及国家出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国有资产从事资本运营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所新创造的价值,不包含物化劳动的转移;另一方面,它必须是已经实现的、可在各利益主体(国有资产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的价值;此外,会计核算上,国有资产收益指企业经营、使用国有资产所取得的纯收益,即税后利润,是在作了纳税扣除之后的剩余。(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类(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类1、国有资产收益从其初次分配的结果划分,、国有资产收益从其初次分配的结果划分,包括企业留存收益和企业上缴收益。包括企业留存收益和企业上缴收益。2、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解缴对象分类,企、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解缴对象分类,企业
5、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又划分为中央收益业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又划分为中央收益和地方收益。和地方收益。3、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实现方式,可分为、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实现方式,可分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国有资本运营收益。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国有资本运营收益。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类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类(一)按照直接占用者的属性标准,可以分为企业收(一)按照直接占用者的属性标准,可以分为企业收益和国家收益益和国家收益 (二)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实现方式,可分为国有资(二)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实现方式,可分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国有资产运营收益产经营收益和国有资产运营收益 (三)按照来源性质,可以分为经营性收益和非经营(
6、三)按照来源性质,可以分为经营性收益和非经营性收益性收益 (四)按照收益的解缴对象分类,分为中央收益和地(四)按照收益的解缴对象分类,分为中央收益和地方收益方收益 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一)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含义(一)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含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根据国有资产产权制度,为保障国有资产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对所实现的国有资产收益的所有权和占有权进行划分,保证其合理归属的管理过程。其本质在于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微观角度而言,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就是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维护国有
7、资产所有者权益2、有利于为扩大社会再生产提供保证3、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4、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产权关系(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1 1、税利分流原则、税利分流原则 2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原则、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原则3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u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规定了国家和国有出资企业间进行利润分配的具体形式、比例和方法,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u国有资产收益并不是全部由企业自主支配的,而是根据国有资产的不同经营方式,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配。一、不同
8、经营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形式一、不同经营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形式 (一)(一)股份经营股份经营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二)(二)承包经营承包经营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三)(三)租赁经营租赁经营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四)(四)合资经营合资经营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方式下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管理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管理(一)确定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上缴比例的原则(一)确定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上缴比例的原则1、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如企业未来的投资计划和发展战略,企业需要因此而留存部分收
9、益,用于再投资支出。2、调节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同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国有垄断性行业和资源性行业存在着超额利润,并转化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为了调节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则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实施不同的利润上缴比例。3、国有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在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较好时,可以选择相对较高的利润上缴比例,反之则采取相对较低的上缴比例。4、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国有资本需要逐步退出的一般竞争性行业或夕阳产业,可以选择相对较高的分配比例,实行加速退出。而对于需要加强资本投入的重点行业、关键性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则实行相对较低的利润分配和上缴比例,增加企业自有资金的来源,
10、以促进企业的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二)(二)19951995年规定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年规定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 1 1、收益收缴办法、收益收缴办法国有资产收益应按企业隶属关系就地上缴国库,列入同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用于国有资产的再投入。国有企业上缴国有资产收益采用按月预缴,全年清算的办法;其他国有资产收益在确定后十日内入库。(1)国有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根据国务院国发199385号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近期“对1993年底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暂不上交的办法”,少数国有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按企业财务隶属关系分别由财政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11、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和财政情况确定。(2)国有企业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股应分得的股利由股份有限公司直接上缴;国有企业部分改建,分离为两个独立的法人,原国有企业改为实业公司,改建后的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行业主管部门持股管理的,国家股应分得的股利,由行业主管部门就地上缴,也可由股份有限公司直接上缴;国有企业部分改建,在原国有企业基础上成立集团公司,改建后的股份有限公司由集团公司控股的,国家股应分得的股利可先上交集团公司,再由集团公司就地上缴,也可由股份有限公司直接上缴。国有企业部分改建,分离出的原老企业应自负盈亏,企业发生的经营性亏损,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用税前利润予
12、以弥补;企业发生的政策性亏损,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可在一定期限内按企业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适当补贴,具体采用核定亏损定额、逐年递减的办法。财政部门弥补的亏损数额不得大于分离出的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缴国家的股利。(3)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家应分取的红利,由有限责任公司直接上缴。(4)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资取得的国有资产收益由投资部门或机构就地上缴,也可由被投资单位直接上缴。(5)其他非国有企业占用国有资产应上缴的收益,由投资部门或单位直接上缴。(6)各级主管部门使用国家拨款或各类建设基金进行投资的,其分回的税后利润、股息、红利收入由各级主管部门直接上缴。2 2、组织管理、组织
13、管理(1)国有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由财政部门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企业情况核定收缴方案后下达执行。(2)股份有限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时,应坚持同股同利的原则,国家股的持股单位不得放弃国家股的收益权。国家股股利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确认后及时上缴。(3)有限责任公司分配红利时,国家按出资比例分得的红利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确认后及时收缴。(4)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股权转让收入(包括配股权转让收入)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出资转让收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认后收缴。(5)其他非国有企业占有国有资产应上缴的收益,应按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上缴。
14、3 3、解缴与汇总办法、解缴与汇总办法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资产收益收缴部门应按月(季、年)编报国有资产收益汇总表,报送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三、国有资产负收益及其处理三、国有资产负收益及其处理n收益的对立面是负收益,即亏损。国有资产在经收益的对立面是负收益,即亏损。国有资产在经营过程中也会出现负收益现象。营过程中也会出现负收益现象。n产生国有资产负收益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产生国有资产负收益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为两大类:n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亏损,被称为经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亏损,被称为经营性亏损;营性亏损;n由于企业执行
15、国家有关政策、为实现国民经济宏观效由于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为实现国民经济宏观效益或社会效益而造成的亏损,称为政策性亏损。益或社会效益而造成的亏损,称为政策性亏损。n一般来讲,经营性亏损要由企业自己负责,政策一般来讲,经营性亏损要由企业自己负责,政策性亏损则应由国家根据政策规定进行弥补。性亏损则应由国家根据政策规定进行弥补。第三节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一、19781978年以前的利润分配制度年以前的利润分配制度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经济成分基本纳入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经济成分基本纳入公有制轨道,政府机制统领社会全部领域,政
16、府与企业的关系公有制轨道,政府机制统领社会全部领域,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典型的指令性计划分配,财政收入主要通过企业利润上缴来是典型的指令性计划分配,财政收入主要通过企业利润上缴来实现,因而这一阶段的财税制度呈现实现,因而这一阶段的财税制度呈现“重利轻税、以利代税重利轻税、以利代税”的取向,强调合并税种、税制简化的取向,强调合并税种、税制简化。(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4919521952)(二)企业奖励基金制度(二)企业奖励基金制度(三)利润留成制度(三)利润留成制度二、二、19781978年年-1994-1994年的利润分配制度年的利润分配制度(一)企业基金制度
17、(一)企业基金制度 (二)利润留成制度(二)利润留成制度 (三)利改税制度(三)利改税制度 (四)上缴承包利润制度(四)上缴承包利润制度 (五)税利分流制度(五)税利分流制度 三、三、19941994年以后的利润分配制度年以后的利润分配制度(一)企业所得税的合并(一)企业所得税的合并 1 1、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 2 2、内所得税的合并外资企业、内所得税的合并外资企业(二)国有企业利润的收缴(二)国有企业利润的收缴 1 1、1994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规定年分税制改革的规定 2 2、征收特别收益金、征收特别收益金 3 3、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第四
18、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没有单列预算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没有单列预算和进行分类管理,而是与经常性预算收支混合在一起,和进行分类管理,而是与经常性预算收支混合在一起,这种做法无法体现政府作为社
19、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这种做法无法体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两种职能及其两类收支活动的运行特征。随着我国实者两种职能及其两类收支活动的运行特征。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资两种职能的逐渐分离,政府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资两种职能的逐渐分离,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必须建立起独立于公共预算之外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必须建立起独立于公共预算之外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来全面掌握经营性国有资本的收入、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来全面掌握经营性国有资本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情况,以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再支出、资产和负债情况,以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再投资的有计划进行,已成为客观必然。投资的有计划
20、进行,已成为客观必然。国有资本预算及其管理要解决什么问题国有资本预算及其管理要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多数人的习惯思维、尤其是从事?发挥什么作用?多数人的习惯思维、尤其是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的人,会毫不犹豫且不容置疑的回答,国有资产管理的人,会毫不犹豫且不容置疑的回答,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然而,这仅道出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然而,这仅道出了国有资产在微观层面上的目标。事实上,国有资了国有资产在微观层面上的目标。事实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出台,恰恰是为了打破这种错误观念。本经营预算的出台,恰恰是为了打破这种错误观念。也就是说,从国有资产管理、到国有资产预算;从也就是说,从国有资
21、产管理、到国有资产预算;从国有资本经营、再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正是要求国有资本经营、再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正是要求我们区分国有资本在宏观与微观层次的不同作用及我们区分国有资本在宏观与微观层次的不同作用及具体要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就是要强化国有资具体要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就是要强化国有资本在宏观层面的作用,具体而言,国有资本预算是本在宏观层面的作用,具体而言,国有资本预算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衍生手段。政府宏观调控的衍生手段。(二)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二)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1.有利于国有资本出资人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 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的代表,其职能应定位为对国有资本的监
22、督管理,包括国有资本的产权监管、运营监管和国有资本总量与结构的调控管理,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反映的预算期内国有资本经营的目标,是国有资本经营计划的财务安排,是国资委职能作用发挥的基础。2.有利于实现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的监管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政资分离的原则下,公共预算的编制和实施体现着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则体现政府行使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的需要,其收入应主要来源于国家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取得的各种国有资本收益,其支出必须用于国有资本的再投入。3.有利于国有资本出资人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者的约束与控制在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两级三层”
23、模式中,国资委与国有资本经营公司既是国有资本的出资人代表,又是国有资本的经营者。国资委要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经营者进行约束控制,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要对被其控制或参股公司的经营者进行产权约束。而约束与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分级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二)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4.有利于强化对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随着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制实现了分离后,政府与国有企业经营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发生损害所有者权益的“道德风险”。为了预防这种“道德风险”的发生,必须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便对国有资本经
24、营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道德风险”,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5.有利于完善我国复式预算制度我国国家财政必须建立起包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复式预算制度,以利进一步转变和拓宽国家财政职能,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强化预算约束。可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乃是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复式预算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需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出台背景随着我们的改革开放及市场化,我们看到,随着我们的改革开放及市场化,我们看到,“资产资本化、资本社会化资产资本化、资本社会化”这这“两化两化”进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资产转变为国程
25、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资产转变为国有资本,实现了国有资产重新估值及价值放有资本,实现了国有资产重新估值及价值放大、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充分发挥。中国成大、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充分发挥。中国成为世界上为国有资产数额最大、国有经济比为世界上为国有资产数额最大、国有经济比重最大的重最大的“两大两大”国家。国家。而资本逐利的本能及规模扩张的而资本逐利的本能及规模扩张的冲动越来越强。可以看到,冲动越来越强。可以看到,2008年,全国国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19万亿元,比万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年底增长57.7;实现利润;实现利润1.33万亿元,万亿元,比比2005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章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 第九 国有资产 收益分配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