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6篇.docx
《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6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6篇 将心得体会看成是我们自己读书或实践后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肯定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6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篇1 对全国人民来说,这毫无疑问将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春节。本该张灯结彩的街上空空荡荡,本该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倍感萧条,本该充溢快乐喜庆和欢声笑语的春节,今年却彷如布上了一层阴霾。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自2023年12月底武汉官方发布疫情以来,一场抗疫之战已然打响。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党员干部们身先士卒,始终站在战场的最前线
2、,正以自己平凡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抵挡新冠病毒的巍巍长城。 面对肺炎疫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危难面前坚守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来不是仅浮于口头的口号,也不是浮于白纸上的笔记,而应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和品质。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疫情面前,我们的党员干部们自告奋勇、英勇奋斗、坚守岗位。身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们早早放弃了休假,日以继夜地开展重点人群摸排工作,穿着雨衣、带着浴帽和口罩每日为医学视察对象供应物资、转达需求。还有的党员同志自发组织轮班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面对病魔,他们同样会胆怯、会恐惊,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也早已让他们身心乏累,但正是初心和使命,让他们克服了
3、恐惊,放弃了个人利益,做到了“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面对肺炎疫情,要敢于奉献,不畏生死,危难之中逆行而上。武汉作为这场疫情的发源地、重灾地,浩大的患者数量、紧缺的医疗资源已让武汉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都在主动动员,为武汉声援,为武汉供应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这之中,让我们尤为感动的是那些身为党员的医护人员们,他们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奔赴武汉。他们之中有资深的主任,也有年轻的医护,但在群众的利益面前,他们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其他还有身在各行各业的党员同志们,在危难面前,逆行而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奋勇当先,敢作为敢担当的的大无畏精神,让
4、我们信任肯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面对肺炎疫情,要恪尽职守,靠前指挥,战“疫”之中守土有责。疫情防控工作事关国家利益,而防控工作的关键在于每个岗位人员是否恪尽职守。重点人群摸排和亲密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纷繁困难、辛苦繁重,还有高速道口的排查、居家视察对象的每日随访、物资的调配等等工作,一个疏忽一个遗漏都可能让前期的工作功亏一篑。截至目前已有多位领导干部因工作失职被问责。我们的党员干部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警钟长鸣、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在自己的岗位上不遗余力,尽职尽责。 “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在我们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在我们政府刚好科
5、学的领导部署下,在我们党员干部们奋勇拼搏下,信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打赢这场斗争,而经验了这场磨难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必将在将来复兴的道路上变得更加稳固和强大! 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篇2 不 知不 觉间,白驹过隙了 。想来,此次疫情从起先到此刻也有 一两个多月了 吧,在这一两个月期间,成长去往何处?它是否曾找过我? 疫情当中,我们不 会再上学校,但 学习仍在,每个星期都要线上 学习,由于家里没有网,无可奈何,只能上姥姥家上网课,宠爱安静;宠爱蜷缩;宠爱黑暗。因为姥姥姥爷说话声音太大,所以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躲在一个小角落,拉上窗帘的那一层薄纱。姥姥姥爷见了,他们都说我太惊奇,
6、拉窗帘多黑啊,可我并没觉得多黑,四面依旧清楚可辨,反而觉得那阳光照进来太刺眼,可能这也是姥爷总说我太烦人的缘由吧。每每姥爷打开房门,也不干什么。只是杵在那静静地盯着我,也不 知道为什么,这时总有 一种被监视的感觉,所以到后来干脆把门反锁上。这下好了 ,自己一个人安静的上网课,独自却并不孤独。 眼睛盯着屏幕终究会有 很酸的时候,那种酸感觉就像是柠檬一样,而那种酸酸的味道,就像那夏日刺眼的光入射放大的瞳孔,可细细的感受一下,又会有 一些不同,就会独创原来还会有 甜,有 夏日夜晚中白月光的清风缓缓。这时,心里还在负隅顽抗,想着:再坚持一下下就好了 ,马上就可以下课了 ,就可以望望窗外了。放下手中的笔
7、,轻轻揉了 揉眼睛,笔又紧紧被握在手里,一堆堆的字迹不 算好看,却自认为工整的把老师在网上讲的内容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一节课结束后,放下手中的笔,甩甩头,习惯性地踱步走向窗边,总爱隔着那层薄薄的纤维,望向那天空。那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白色的气球,像深邃的大海一样奇妙。好想去多看看那天空,再去看到大海啊!其间原委会藏着什么呢?会有飞蝶吗?闪耀的星星中会有 生命吗?一切等我学有 所成那天,会有 答案吗?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时候,自己又可否会成为巨人,有 手可摘星辰之际吗?算了 ,先不想这些。好好休息一下,安静等待下节课的来临。养睛蓄锐,下一节课,又会是活力十足。 学习中不 能遗忘熬炼。每天的体
8、育熬炼,必是少不 了 做操的。虽然,那阳光不会再辉洒在仔细的身影中,可仔细的身影依旧在。做操从刚上网课,动作几乎全忘光了,每一节操几乎都要看着屏幕前的领操,那时我动作的笨拙程度像是布偶熊在那东倒西歪的跳舞,至今回相起来竟还会不由自主地莞尔一笑。到此刻的五一,动作都一点一点儿地拾了起来,就像在一点一滴地拼着一个拼图,哪怕要在更大的世界查找一块碎片,哪怕碎片多得像宇宙间的行星,信任最终定会拼成一个整块儿的。此刻,碎片已全部找到了,每天又重复了 一点点;动作又记了 一遍;做的又自信了 一次。渐渐等待着将来那绚丽的阳光辉洒在那身影中,那为做操而洒出汗水的身影中。 在抗疫中成长了 吗?我不 知道。我只知
9、道,五一是个劳动节,在这个劳动节,肯定要多努力一些吧。 2023年高校党组织微党课心得体会篇3 防控新冠肺炎是一场严峻斗争,是考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2023年2月9日,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咏康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15天,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殉职,在47岁的盛年,以战斗的姿态,倒在了抗疫征程中。追忆最终15天的工作轨迹,回望22年的组工生涯,施咏康以舍身的壮烈、执着的坚守,践行了一名组工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全民抗“疫”,即将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年仅47岁的施咏康却恒久地离开了我们。47岁的盛年,22年的组工生涯,连续奋战15天,这三个貌似一般的数字,构成了施咏康别
10、样的壮烈人生。47、22、15,这三个不同的“数字”,体现出施咏康高尚的情怀,铸起了一座组工干部担当使命的丰碑。 47岁的盛年,保持“战斗”姿态。“做正直的人、干正派的事”,这是施咏康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正直、正派,或曰“公道”,是一件看似简洁践行起来却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要做到“公道”,许多时候就要放弃个人利益。然而,施咏康在工作中,始终秉承着“公道正派”的立身之本,对三种人是三种不同的看法:对那些套近乎、拉关系的人,他不通人情世故;对那些探听口风、打听消息的人,他守口如瓶;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同志,他不让他们“吃亏”。他有着一副铁肩膀,一生扛起忠诚公道的担当,始终保持着战斗的姿
11、态,直到生命定格。 22年的组工,堪称“实干”楷模。党建工作是引领一切工作的“头羊”,而组工工作又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2年的组工生活中,施咏康同志始终抱定“实干”的看法,不搞那些堂而皇之的花架子,而是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为事业发展留下什么?”这是施咏康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找准方向、确定项目、培育人才,施咏康用“绣花”的功夫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特殊是在打造“养人”环境中,他总是说:“人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的党建格局下,各项工作的推动顺风顺水。 15天的奋战,践行“服务”初心。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来势汹汹,让
12、人猝不及防。作为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咏康坚决果断地奋战在抗“疫”一线。“防疫是场人民斗争,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硬仗,是检验锤炼我们党性的时候。”这铿锵有力的坚决誓言,是施咏康全身心投入战斗的力气源泉。他始终坚守岗位、主动履职,严格落实上级支配,谋划开展了“战疫情组工在行动”,推动组建了“区直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就这样,连续15天的超负荷工作,铮铮铁汉也受不了。“放心不下大家、唯独忘了自己”,就这样,施咏康战斗到最终,用真诚的“服务”践行着不变的初心。 一身正气,践行人生的价值;满腔热血,谱写生命的颂歌。“掬一捧清泪,思一身清风!念劳累身影,追奋进踪迹!”这是一名包河区基层干部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党组织 党课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