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docx
《2023年《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利用”复习资料 中国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检索工具体系 大体了解中国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2-3页; 类型:图书、期刊、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政府出版物、档案文献等。 按加工情况分,可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按载体形式分,可有书写文献、印刷文献、缩微文献、音像文献、机读文献等;按内容的学科范围分,则有社科文献、科技文献等。 把握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概念,3页; 工具书的概念:工具书是一种汇集、编著或译述的材料,按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解疑释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4页; 其与普通图书的区别:内容的概述性、编制的查
2、考性、条目排列的易检性; 理解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文献型数据库等基本概念:6页; 检索工具的三大特点:电子版检索工具的五大优势: 三大特点:从内容上看,检索工具强调比较全面系统地汇集、记录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材料;从编排上看,检索工具强调必须按照特定的方法对内容加以组织编排;从编纂目的上看,检索工具强调主要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检索查考,而不是系统阅读。简单地概括,检索工具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在编排上具有易检性,在目的功用上具有查考性。P6 五大优势: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检索工具和文献信息资源本身二位一体,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零距离;强化了对文献信息资源内涵和内在联系的深度揭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
3、的信息;内容更新周期短、速度快。P7 使用检索工具的基本技术方法 掌握重点概念:印刷版工具的主要排检方法 A检索词:10页。包括字段词和任意词:11页。结合实例理解扩大检索次遴选范围的方法:循环衍生法(定义衍生法、语素衍生法、语境衍生法):13页。 B二次检索:13页 C布尔逻辑检索(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以及具体的应用)、截词检索(前截断、后截断)、嵌入检索(符号“?”和“!”)、位置检索(在检索系统中的应用)。14页。 D自然语句检索21页、相关检索22页;搜索引擎结果输出限定方法23页; 相关度:相关度是指检索结果与输入的检索语词在内容上关联的疏密程度,由计算机根据词语主题关
4、联分析技术自动处理完成。24页; 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中的学术规范 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学术规范及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九项基本原则 答: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一般地讲,它涉及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学术活动的各方面。 基本原则: (1)所有的专门性研究,都应该依据已有的文献对相同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状况作出概略性的说明介绍; (2)对已有文献任何形式的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 (3)原则上不采用间接引用方式; (4)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 (5)引用不得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 (6) 引用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 (7)引用原则上使用最新版本; (8)
5、 引用标注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 (9)引用网络资源注意其“动态性”。 P2430 把握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引证标注方法(3种情况:注释、引文出处、参考文献)31页; 对于中国三大规范,要了解各自基本规定、特点和局限,会具体使用,能够对别人的使用加以评价。 了解相关概念:、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熟悉常用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第2章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 中国辞书的演进源流 了解基本概念:字典、词典、语文性字典词典、学科词典、专名词典、辞书、字书、韵书、训诂书等; 较为完整的中国辞书体系形成的标志: 基础性、权威性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形成系列,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
6、了所有实用语种,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辞书的品种、类型多样化,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P46 了解中国辞书发展演变的概略线索:古代形态的字书向近代形态的字词典转化的标志、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编纂方法、较为完整的中国辞书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中国辞书发展的新趋势电子词典、网络词典。 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纂传统 特别是以字带词(统领字、被统领字)、分条释义、书证和例证、三段标注法、反切等概念。 中国特色的编纂传统是什么? 答:以字带词:汉语语文字典、词典对词条的编排组织,一般采用“以字带词”的方式先列出单子词条,然后带出一系列包含了该单字的词语词条。 分条释义
7、:一个义项作为一条,分别列举,逐一解释。一般是本义居前,然后引申义、假借义依次排列; 书证和例证:语文字典、词典对单位字词每一个义项的解释,一般都要求举例,以证明该字词确有该意义。引自书面文献的例证,一般称为“书证”;引自当代口头通行语的例证,直接称为“例证”或“例句”; 因声求义:汉字的现代读音和古代读音的标注,古代读音标注采用三段标注法、反切等; 总之,从编排体例上看,中国的字典、词典在古代字书阶段就已形成了先注音、后释义,以及字义有序排列、释义列举书证等规范,并且在义项排列、引用书证等方面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发展到现代字典、词典阶段,编纂体例上的最大变化是形成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表现
8、形式,中国字书编纂的优良传统在这一形式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掌握有关电子词典的深度开发以及网络词典的特点。 代表性中国辞书 了解课本本节中介绍的几种辞书在中国辞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价值,及其最突出特点。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 掌握电子版词典(以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为例)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主要特点和优势;理解与电子版词典有关的特殊概念:关联字、字信息、正笔顺、逆笔顺。 辞海和辞源的特点 答: 辞海的主要特点:在选收词语上,以解决一般人在学习、工作中质疑问难的需要为主,并兼顾各学科的固有体系;在释文内容上,以介绍基本的知识为主,并注意
9、材料与观点的统一。P57 辞源的主要特点:在收词上,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在释义上,结合书证,重在溯源。“溯源”是辞源的本质特点。通过对文献证据(尽可能是出自“始见书”的证据)的梳理分析追溯词语意义发展演变的源流,义项排列反映字词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的发展递变,书证排列严格以出现先后为序,标注统领字的古代读音,这些都是辞源“溯源”特点的鲜明体现。P58 第3章 古籍资源与基本古籍的查考 中国古籍资源 对古籍资源本身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解经史子集等概念 图书分类法的演进 十三经、二十六史 基本古籍的全文检索系统 十三经、十三经索引,文句索引 重点掌握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和
10、“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的基本概况和基本检索方法(全文检索),二十六史的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书志索引、综合索引能够灵活应用,特别注意汉字关联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了解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正史等概念,了解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的概念,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四库全书总目的关系等。 四部丛刊的基本情况 古籍流传与古籍版本 中国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划时代意义的古籍目录(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 古籍版本,善本的界定;善本的判断标准“三性九条”、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基本情况 古籍版本:是指一部古书经过多次传写或刊印所形成的不同的书本形态。 古籍丛书与类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2023 网络 信息资源 检索 利用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