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完整版6篇.docx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完整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完整版6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完整版6篇 无论是什么学科的老师,在教学前都要写一篇教案,教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我细心为您举荐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完整版6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 1识记远古传闻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闻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培育从传闻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实力,初步驾驭用传闻印证史实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 1培育学生学习历史、酷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育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培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念和
2、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闻和华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珍贵的品德。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教学难点 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老师打算 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祀活动的图片、禹治理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的传闻。 学生打算 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都应当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2确定补充学生的回答,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九成还要多一些,而你们知道汉族的由来吗? 3依据学
3、生的表现引出内容:简要叙述汉族的由来(重点抱握几个转换: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的组合发展而来的。告知学生,在历史发展、人类演进的进程中,华夏族不断融合周边的民族,逐步发展壮大,才形成了今日的民族局面,因此,汉族和其她少数民族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二、炎黄的斗争与融合 1谈话转承:刚才我们将到了汉族的由来,下面就让我们详细去了解一下原因时期的部落是这样一步一步融合成今日的汉族的。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的,而由于生存等方面的须要,部落与部落之间结成联盟,联盟中会推举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作领导。大约四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位闻名的部落首领,这就是炎帝和黄
4、帝。 (主动叫学生思索炎帝和黄帝就是古代的皇帝吗?) 2答疑:炎帝和黄帝不是古代的皇帝,至于缘由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渐渐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3出示炎帝和黄帝的挂图,讲:这两位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分别领导了黄河流域的部落,由起先的斗争到后来的联合,再到后来的不断融合。最终成为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古往今来许多华夏儿女都以各种形式祭祀自己的祖先。 4播放课件,讲解并描述: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修建的陵墓。炎陵在湖南,黄陵在陕西。每年清明节或者是其她重大的节日,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回来祭祀我们的祖先。 5播放陕西祭祀活动的记录片,向学生作介绍。
5、6设疑:同学们看到的是今年在陕西举办的祭祀盛况,那么,老师请教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会如此虔诚地怀念远去的炎帝和黄帝,他们原委做了哪些贡献?请同学们细致阅读课文,看教材上是怎么介绍的。 7激励学生汇报阅读收获,并适时补充引导,让学生相识炎帝和黄帝在华夏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 汇报阅读收获: A炎帝:改进农具、独创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独创陶器,开拓集市。 B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民生产;独创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工具;还独创了车船、铜器等; C他们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为人们所爱戴。 三、组织探讨 A炎帝和黄帝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他们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宝及其在华夏儿女心
6、中的地位,还应包括学习体会等。(老师) B与同学充分探讨把今日学习的学问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有关见闻结合起来,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使自己在学习学问、了解传闻的过程中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化。 其次课时 一、讲解传闻引入新课 1激发方式讲: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传闻,引发学生的爱好,引出大禹治水的传闻,告知学生,早期的人类几乎住在大江大河边,就为水患埋下了伏笔,也是大禹治水的传闻供应了依据。 2设疑:为什么是大禹治水而不是其她人呢,大禹有什么特殊的能耐吗?(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大禹治水与“禅让制” 1出示大禹的头像图片,讲解大禹治水的经过及其相关学问,包括治水的方法、所用的
7、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2设疑:同学们还不知道吧,大禹治水是舜给她的一个熬炼的机会,熬炼什么呢?办事实力啊。在那个时候,部落首领都是大家民主推选出来的,这种推选产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为“禅让”。这个制度也许兴起于黄帝以后的许多年,首先是尧担当首领,接着是舜,后来就是禹。 三、探讨小结 1引导:传闻终归是传闻,因为它无从考证,它是人们在口头流传的,但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相识等状况,反映了当时人类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世界上的传闻大都带有神学的色调,也就是把人都神化了。尽管如此,传闻对于我们仍旧有一些学习和了解的价值。象大禹治理水的这个传闻,他的才智、毅力、不达
8、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无不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所以,现在你们就了解到的大禹的故事,大胆的发表你的看法和看法。 (明白传闻有利有弊,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仍旧许多,利用传闻也很重要) 2巡查、倾听、融入学生的探讨活动。 3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旺盛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索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育学生综合归纳的实力;通过思索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
9、缘由,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实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解并描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南方商业的旺盛”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斗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并渐渐超过了北方
10、。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细致视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状况。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夫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夫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暖和。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
11、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学生思索:江南农业快速发展的缘由?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阅历;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相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供应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盛 思索“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
12、、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旺盛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旺盛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改变(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学问,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相
13、识。 4、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赛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旺盛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孔子
14、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化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实力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见,培育学生的对比分析实力。 重点、难点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法、学法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老师给与点拨。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有关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介、人物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学生回答出孔子,从而导入课文) 1、大思想家、教化家孔子:(板书) 1)思想: (指导学生看孔子像及其学说)回答: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有何学说?
15、学生回答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2)教化: (指导学生阅读53页其次自然节)提出:孔子在教化方面的贡献?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留意因材施教,擅长启发学生思索问题。 C教化学生学习看法醇厚,要虚心好学。 D时常复习所学学问,温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思想、教化、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我国历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与孔子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位宏大的思想家,是谁呢?(学生回答出:老子)
16、 2、思想家老子:(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老子插图及说明文字,了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它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板书) (列表让学生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也可先问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终拿出事先打算的表格来总结。)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家 墨子 主见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反对一切斗争,主见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道家 庄子 主见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主见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
17、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三、小结: 组织学生探讨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历史条件是什么? 四、作业:课本57页填表题 附:板书设计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实辨证法的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化、文化上的贡献: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2、对教化的贡献: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B:温故知新 C:学习的看法要醇厚 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见兼爱非攻 四、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斗争,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见A:实行法制;B:主见建立君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历史教案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