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各论 (3).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骨折各论 (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各论 (3).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着地,骨折线,由后下方前上方,远折段向前上方移位,叫屈曲型骨折。三、临床表现:1、疼痛 2、肿胀、畸形:伸直型,远段及鹰嘴向后突出,肘部半曲,与肘关节脱位相似,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3、活动障碍 4、合并肱动脉及神经损伤。5、X线:正、侧位可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四、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对肿胀轻者,无BV、N损伤者可用。在矫正时,为防止发生肘内翻,远段应稍偏向桡侧,复位后石膏外固定。伸直型者,肘关节固定于90-120屈曲位。屈曲型者,肘关节固定于40-60屈曲位。2、持续牵引:对局部肿胀严重,已形成水泡者,可行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待消肿后再行手法复位。3、切开复
2、位内固定,对手法复位失败,或有BV N损伤者,方法:交叉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前臂双骨折前臂有尺、桡骨一、病因:直接暴力骨折:常由打击,压轧伤所为,两骨折发生在同一平面上,骨折线有横形、粉碎形。间接暴力骨折: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上传桡骨干中上段,发生横、斜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斜向远侧传尺骨致低位尺骨骨折。扭转暴力骨折: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旋转尺,桡骨发生螺旋形、或斜形骨折,多为尺骨高位,桡骨低位骨折。二、移位特点:1、桡骨上段骨折,骨折线位于旋前园肌止点之上,近折段受肱二头M;旋后M牵拉而屈曲,呈旋后位状态;远段因旋前园M;旋前方M牵拉呈旋前位。2、桡骨下段骨折,骨折线位于旋前园M,止
3、点以下,近折段因旋后M和旋前园M力量平衡而处于中立位,远折段因旋前方M作用呈旋前位。三、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 2、肿胀 3、畸形 4、功能障碍及反常活动,骨擦音、感。5、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摄片时要包括肘、腕 关节,以明确有无关节脱位。四、治疗:1、手法复位:夹板及石膏外固定,t:4W6W。2、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开放或反复手法复位失败者。方法:髓内针 加压钢板 外固定支架 LCP桡骨下段骨折一、病因:部位、指发生在桡骨下端3cm范围内的骨折。成人、老年多发。根据受伤机制及骨折移位特点分:伸直型(colles骨折)和屈曲型(smith骨折),前者多见。二、移位特点:1、伸直型发生在跌倒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折各论 3 骨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