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不求甚解教学设计.docx
《2023年不求甚解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不求甚解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1、理解“要诀、不求甚解、咬文嚼字、开卷有益”等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水到渠成的确立自己的主张,达到反驳对方的目的。 3、了解驳论文的特点,会写一般的小驳论文。 情感价值态度:学会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Student)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Student)了解本文怎样反驳对方的。 教(Teaching)学重点:引导理解本文的反驳方法 教(Teaching)学难点:驳论文的反驳法 教(Teaching)学时间:一课时 教(Teaching)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谈读书,谁能说说文中哪种读书方法你最喜欢?其实,我们读书没有固定的方法,不能一概来论哪种方法好哪种不好,有时得根据文章内容、个人习惯来论。就像我们平时说话,有时得留余地,否则,别人有会找出漏洞反驳我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当代作家马南村的不求甚解,看看作者是怎样反驳对方的不当说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本文是反驳哪种错误观点。 2、文中作者拿什么来反驳对方? 引导明确: 敌论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拿“读书”一事来反驳 (过渡)作者是怎样反驳对方的?现在,我们继续看课文 三、再读课文,明白作者怎样反驳 1、读课文,四
3、人小组讨论: (1)课文说“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划线。 (2)“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好吗?课文是怎么样论说的? (3)文章说的哪些读书方法类似于“不求甚解”? 2、小组代表自由回答,老师指点明白: 涛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一是表谦虚,二是告诉人们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只顾局部,不看整体。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课文为了反驳对方,列举了正反两个例子:“普列汉诺夫因为读书不能做到不求甚解,所以曲解了马克思著作。”“诸葛亮能够不求甚解,所以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另外,还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话来佐证。 文中的“观其大略”“未晓处且放过”跟“不求甚解”很相似。 3、熟读第 5、
4、 6、 7、8段,熟悉文章怎样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进而反驳对方。 4、作者反驳对方的观点后,提出了什么主张?读课文最后一段,划出正面观点的句子。 5、回头修改课文一开始对方的话,让它显得合理。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怎么修改对方的论点才显得合适?(对有的问题可以不求甚解:比如读书) 小结:课文先不急忙反驳对方,而是从解释“不求甚解”的意思开始,然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用事实说明“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反驳对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说法的错误 。达到反驳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读课后第三题,明白本文的看法和叶圣陶先生的看法不同。因为他们各代表着儒道两家的读书方法。 五、总结 由此可见:读书
5、方法没有一定之规,主要看自己的习惯和文章内容。本文主要是为了反驳 对方而说的一种读书法,不是说凡是书都要用“不求甚解”法来读。 六、拓展训练 学习本文的写法,对你身边的说法进行反驳。比如:谦虚使人进步。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的运用。 2、了解论证的 两种方式,立论和驳论。 能力方法目标: 1、运用例证法,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2、用文章作者的 观点来解释、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世界观目标: 联系文章中的观点,反思自己对读书的方法和认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初读课文,思考: 1、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持什么态度?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不求甚解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