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月亮谈学佛.docx





《2023年中秋月亮谈学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秋月亮谈学佛.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秋月亮谈学佛 中秋月亮谈学佛 二十年前纽约市的哈德丰子恺漫画:人散了,一钩新月 天如水 逊河上,冷冷的夜,我第一个在美国的中秋节。满船的中国学生、侨胞,喧闹的音乐声中,配着有规律的马达声,在寂静的河道中航行。皎洁的月光,掩盖不住曼哈顿高楼的点点灯光,至今仍然留在我的心头。那时我想着远方的亲人,想着古老的传说,想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想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想体会这他方游子的心情,我想了解每个笑脸背后的故事。然而,我竟然不自觉的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月亮是月亮,人群是人群,时间是时间,我无法融入任何一个场景。只有在月影中徘徊。连孤独都融入不了。 孤独,是游子最好的小屋。
2、习惯了孤独,喜欢了孤独。就离开不了孤独了。寂静下的孤独更是游子们奢侈的华厦。二十年前的中秋,我连孤独的小屋都进不去,心头涌上千种念头,百味杂陈。我从来不怪中秋,虽然中秋让人流泪。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众生都是“游子”。就好像是大梦中做小梦,小梦中又做梦。这旅程总是在继续。中秋的月亮只不过是如同空谷中的鸟鸣,让我们暂时停下来想想、看看。想想前路,看看后程。 今夜中我想着。一生至今,这路走的还算有目标,有方向。虽然有风风雨雨,一时的扰人心弦,毕竟是如同镜花水月。一场梦罢了。真实的目标方向就是学佛、成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离苦得乐。离众生苦,得究竟乐。 所有的富贵功名都是学佛的资粮。所有的困难
3、阻碍都是学佛的动力。 所以,中秋节的月亮不是只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只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是只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更不是只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我想今年的中秋应该有些不一样吧。 今年中秋节的月亮,让我们想想月亮和佛的关联。 这篇文章首先一定要赞叹佛。我们应该用各种机会来赞叹佛。普贤十大愿中的“称讃如来”,“常随佛学”就是我此篇文章的目的。希望当我们看到一轮明月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佛”。这在佛教中叫做“熏习”的功效。我们长时间的学习佛菩萨的智慧、功德、清凈、慈悲,就能熏习、凈化我们的心灵。 以满月赞叹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不胜枚举。 清凈月光
4、三昧:心定如满月 赞叹佛的目的,就是以佛为榜样,以佛的教导为标杆,来学佛。在学佛的修行中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凈其意”。我们要明心见性。要远离一切颠倒妄想。这不是简单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修行方式是要“定”。要将心定下来。心一旦定了,就如满月般,光明自然现前。妄想就如浮云般,总会消散。而月亮的光明慈悲普照世间,一切万物共得其利。 请看下面的经文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就了解月亮与我们清凈佛心的关联了。 月的圆缺只是表相。其性湛然不动。 从月亮的譬喻中,我们可以体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乘佛教教义的精髓。 1.月亮的本身就是自觉。 2.月光的普照,众生的受益,就是觉他。 3.月亮本性的皎
5、洁、真如、常在就是觉行圆满。 让我们再深入点去研究月亮代表的意义。 苏东坡从“月有阴影圆缺”,想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诗人的感性,总让我们吟咏陶醉。然而佛教除了给人无限的宗教情操之外,更有有其智慧的启发。 我们从月的圆缺中,能体会到什么智慧呢?让我们从大般涅盘经中慢慢道来。 “大般涅盘经卷第九。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 2500年前的这些话,在大乘涅盘经中,佛说的多好啊。我们以为月升于东,而没于西。其实这是我们在地球东半球的主观想法。我们“以为”。我们就错觉了。我们错
6、觉,我们就胡涂了。我们糊涂,我们就烦恼了。 “众生皆谓如来生于阎浮提内。或阎浮提示现涅盘。而如来性实无涅盘。而诸众生皆谓如来实般涅盘喻如月没。善男子。如来之性实无生灭。为化众生故示生灭。” 我们众生不仅是因为“月生”、“月没”而起了错觉。更糟的是我们会“自以为是”的起了“推演”。以妄起妄,妄上加妄,层层迭迭,无有尽期。例如,以一钩新月即推论是初一,一轮圆月及推论是十五。好像是正确,其实是离“真实”越来越远。月并没有增减,我们的佛性(如来藏)本来清凈,就好像是明月般,不要因为“看起来”的阴晴圆缺,而妄上生妄,越推越远。还是定下心来,直指我们的本来面目。 “阎浮提人若见月初皆谓一日起初月想。见月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月亮 谈学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