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古诗两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3古诗两首.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3古诗两首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理解诗中带点词的意思。 3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山行这首诗,体会情景和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古诗。(同学们学过不少古诗了吧,谁来给大家背几首?) 2今天
2、我们学习两首有关秋天的古诗。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山行这首诗有了哪些了解呢? 二、检查预习 学生交流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师补充。 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后人称李白、杜甫为“大李杜”,称李商隐、杜牧为“小李杜”,可见杜牧在唐代诗歌创作中有很高的地位。 三、学习第一首山行 (一)板书课题,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二)、学生自学课文 1 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3 圈出读不懂的词语,想一想它的意思
3、。 (三)、检查自学效果 1 读生字,及时正音。重点读准:径、枫 2 练习朗读课文。 - 1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我停下车不走,是因为喜欢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要尽情观赏。) 4读第四行诗。理解霜叶红于。 (1)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2)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3)教师出示枫叶,枫叶变红了,是什么季节?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此时枫叶的特点?(对比)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比较这样写好在哪儿? 师生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
4、作者感觉到了山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 (4)那为什么说红于二月花呢?(枫叶不畏霜寒,经霜后更加明艳动人。) (5)自由读诗,想象诗所描绘的意境。 (五)、总结全诗。 1从诗句中你能感觉到诗人对这样的景色是怎样的感情?(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六)、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1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归纳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 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3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七)、指导写字。“径、枫”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写好。 五、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写下已弄
5、懂的第一诗中的字词的意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 ,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 “ , ”。 (2)山行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里行走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由寒山、构成的 图,从清新明朗的诗句中流露出 。 4读一读,背一背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3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5)学习第二句:重点理解“对愁眠”。(伴着愁思睡不着。对:伴随、相伴。) 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书“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
6、?(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我躺在船上满怀愁绪。江边的枫树和江面上点点渔灯伴着我彻夜不眠。) (6)朗读训练(带着伤感较缓慢地读) 2学习第 三、四行诗。 (1)指名读这两行诗。 重点理解:“到”、“夜半钟声”(到:送到、传到。夜半钟声:半夜的钟声) 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书“寒山寺”) 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夜半的钟声从苏州城西郊的寒山寺传到了江上停泊的客船上) ()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孤独忧愁)。 (4)朗读训练(三句
7、语速比 一、二句稍快一些,最后一句后三个字读的重而悠长。)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寒山寺、钟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感情) 六、练习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1 自由练读。 2 指名读。 3 欣赏:为读好的同学配乐。 七、背诵课文 八、比较异同,拓展提升。 这两首同是写秋景的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怎样用读把这些不同表现出来。 相同都是诗人看见眼前的景写的诗,都是写秋天的诗,都写了火红的枫叶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情;不同在观景的地方不同,时间也不同,心情也不一样,一爱一愁。 九、指导写字 十、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 5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