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2023年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20232023第一学期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石景山区北辛安小学 武艳平 1 一: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节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2、,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想: 在“导读”中,教师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开展教学活动。本导读拟设课时,第课时以名著导读内容为依托,在教师地的指导下介绍名著的主要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品味主要人物特点,体会本课主题。 第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游记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识记一些与西游记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
3、值观 树立“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的积极人生观;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语言知识积累; 、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树立“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的积极人生观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原著,查找资料并做读书笔记,摘录与“西游”有关的俗语。 2、征集与“西游”有关的热点问题。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序幕。听敢问路在何方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敢问路在何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
4、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又出发- 2、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及历史背景。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 2 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 历史背景: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
5、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们为护国法师,加上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弟子动摇了,最后留在了高昌国,而玄奘偷偷溜了出来向西逃去。不料被高昌国士兵截住。没想到他们是前来护送玄奘西去取经的。士兵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书,玄奘感激不已,他向王宫方向拜了几拜,就骑马西去了。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
6、,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3、整体感知: (1) 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明确: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 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
7、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明确:奇、妙、好等 3、作家作品背景简介: 二、赏析章回内容,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1、你最喜欢西游记的哪个章回?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章回的主要内容。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 2、出示唐僧师徒的剧照,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结合具体的事例回答。孙悟空:武艺高强,有神通。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聪明机智。他很有人情味。 总结: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
8、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他能吃苦。勇敢、单纯。好色、贪吃、懒惰。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 总结: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正派、有同情心。好坏不分,软弱。 总结:唐僧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沙僧: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3、教师总结: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我们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 3 偏概全。
9、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成语和歇后语同西游记中的人物及故事有关,你能说几个吗?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儿。 猪八戒摔耙子倒打一耙。 唐僧取经一心一意。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唐僧的书一本正(真)经。 孙猴子碰着如来佛跳不出手心。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唐僧的二徒弟无(悟)能。 三、体会西游记的景物描写。从以下这三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石崖高万丈,山大接青霄。根连地厚,峰插天高。两边杂树数千颗,前后藤缠百余里。花映草梢风有影,水流云窦月无根。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挂光峰。石桥下,流滚滚清泉;台座上,长明明白粉。远观一似三岛天
10、堂,近看有如蓬莱胜境。香松紫竹绕山溪,鸦鹊猿猴穿峻岭。洞门外,有一来一往的走兽成行;树林里,有或出或入的飞禽作队。青青香草秀,艳艳野花开。 (2)众鸟高栖万簌沉,诗人下榻罢哦吟。银河光显天弥亮,野径荒凉草更深。砧杵叮咚敲别院,关山杳窎动乡心。寒蛩声朗知人意,呖呖床头破梦魂。 (3)倚山通路,傍岸临溪。处处柴扉掩,家家竹院关。沙头宿鹭梦魂清,柳外啼鹃喉舌冷。短笛无声,寒砧不韵。红蓼枝摇月,黄芦叶斗风。陌头村犬吠疏篱,渡口老渔眠钓艇。灯火稀,人烟静,半空皎月如悬镜。忽闻一阵白灊香,却是西风隔岸送。 四、了解作者在写作中的修辞手法: 1.引用:全文第一句“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
11、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2.拟人:描写孙悟空刚出世“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3.夸张:描写水帘洞的一首诗“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4.比喻:通篇都有 5、倒叙、正叙、穿插等等。 五、名著的启示: 1、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 2、教师总结: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
12、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六、教师讲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 (一)西游记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开拓了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创作的新领域。 (二)神话人物的塑造突出的特色是把社会化的个性,超自然的神性和某些真实动物的特性结合起来,既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又有着神奇色彩。 (三)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结合起来,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 艺术特征: 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
13、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 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 七、对西游记的评价: 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鲁迅 八、教给学生欣赏名著的方法: 小结:名著欣赏的方法: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积累语文知识。 九、作业: 1、课后准备西游记的故事会 2、阅读猴王出世 在西游记片尾
14、曲声中结束。 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 推荐第2篇: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繁星 春水教学设计 吉安县敖城中学 朱宇芬 一、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 2.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作者,并找出与作者的那个主题有关 2.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从表现手法、修辞等角度入手 三、教具: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读过那些经典名著呢? (生自由谈感受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名家作品(多媒体
15、出示 繁星春水) 2.资料整合 (1)简介名著: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 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给予人心灵的滋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2)阅读名著的方法: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
16、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3)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繁星 春水短篇小说集超人 散文集寄小读者 归来之后 樱花赞 小橘灯等.(4)作品简介: 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印度
17、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 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风格特点)。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掀起一股模仿的热潮,很多模仿之作蜂拥而出,这样的一种创作的方式被称为“春水体”或“冰心体”. (5)作品主题简介: 繁星.春水共收录了小诗350余首,冰心称它是一些“零碎的思想”,但却有一条鲜明的线索加以贯穿,即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歌颂。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18、。 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称这部分诗为“哲理诗” 3.展示目标: (1.)概括文章内容,找出属于文章的哪个主题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从人物形象、修辞手法来入手 4.学生自由阅读作品 谈体会感受 (1)一二大组的同学 概括文章内容 (2)三四大组的同学 评析语言特色 5.老师总结: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 推荐第3篇:名
19、著童年导读教学设计 名著童年导读教学设计 稔山二中李掂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高尔基及其人生三步曲 2、通过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3、培养坚强人格,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二、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饱尝了人间苦难。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革现实的途径。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为祖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人物形象分析: (1)童年这部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2)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小组交流。 外祖父 :卡希林 (凶狠、残暴、自私) 外祖母: 阿库琳娜伊凡诺夫娜 (勤劳、善良) 主人公: 阿廖沙 (善良,坚强,勇敢,纯洁,有信心) 舅舅: 米哈伊尔雅科夫 (自私自利) 茨冈 (是个弃儿,为人开朗活泼,与主人公十分友好,但后来被害死) 格里高里 (正直、本分) 房客 “好事情” (知识渊博、沉默寡言) 母亲、父亲、继父、舅妈、保姆 详细分析人物之一:外祖父 可恨贪婪,专横,残暴,吝啬 可亲讲故事、谈自己的经历、教我读书 可怜、可悲艰难劳作、生之不易;晚景悲凉、至死不悟 详细分析人物之二:外祖母 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
21、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 热爱生活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 聪明、能干、坚强、勇敢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 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 教师小结:人物塑造是小说的重点,童年中的阿廖沙成长的环境可以说是非常的恶劣,但是他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坚强的小伙子,走向人间(在人间),离不开慈爱善良而又坚强的外祖母给予他的正面影响,他懂得如何在困难的生活里养活自己,是外祖父教给他的努力拼搏的生存原则。除此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名著 导读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