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花山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2023年五花山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五花山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五花山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五花山教学设计 五花山教学设计 乐平七小 石慧尹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小作者家乡的美。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五花山的美。 2、从美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在感受五花山美的同时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对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出示表示颜色的词语(2)五花山的春、夏、秋的图片进行欣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词语? 2、还知道有哪些描写山的词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出的课文。
2、 4、对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这是一座怎样的山? 二初步感知课文。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1、轻声有感情朗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看看文中的五花山是怎样的。 2、回想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 3、课文最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找找在这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划出来。 5、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美美地读一读。(出示课件) 6、在这些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就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美美地读一读。 7、分别指导朗读这些句子,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可打乱顺序指导) (1) 表示金黄色的句子。 请一位学生读句子。 师:
3、读了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金色的阳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纱) 师:对,就带着这样的美再去读一读这句?(请一位学生读) 师:在你的读的时候,你们眼前有没有出现这美丽的画面,当我们读文章时,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文章里去,自然就会把文章读好来。(请几位学生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把我们也带进了这神奇美丽的五花山。还有谁喜欢的颜色的句子来读一读? (2) 表示杏黄色的句子。 请一位学生读句子。 师:是呀,秋天的五花山不仅美丽,而且还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景象,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喜悦的心情。 师:同学们你们尽情地想象一下,山上哪些东西会象熟透的杏和梨。 师:在你们读这一句时,你们发现了吗这是用了
4、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师:你们在看课外书时有没有积累过这样的比喻句? (3) 表示火红色的句子。 请一位学生读句子。 师:很好,树林跳舞,火苗跳跃,作者不仅把树林比喻成了火苗,还把树林和火苗当作了人来写,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老师这儿也有这样的几句话。(出示课件) (4) 表示紫红的句子。 请一位学生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紫红色吗?你们再想想什么是剧场里的紫绒暮布,在今天上课的地方找一找有没有,看前台的这幕布不正是紫绒幕布吗? 8、这么美的文字,大家想读吗?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在这几句话里有一个共同的词是什么?提出“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词来造句,进行语言Y这B的训练。 9
5、、大自然真神奇,让我们走进多彩世界,感受自然自在,我们一起去欣赏这神奇美丽的五花山。欣赏五花山的图片。(出示课件,生边欣赏师边朗诵:多么美的五花山,落叶松的金黄,枫叶的红,红松的绿,好像一枝大自然的神笔在大地上作的一幅艳丽的水彩画。) 10、是呀!五颜六色的五花山多么美呀!优美的句子多么令人神往,使人陶醉,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份美。(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师生共读) 三、学习最后一段。 1、五花山就是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知道? 2、齐读最后一段。(学习省略号,作者还省略了哪些颜色呢?谁来补充?) 四、学习第 二、三自然段,体会春、夏、的五花山的颜色的不同和相同。 1、五花山的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6、那么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又有什么共同的颜色呢?请同学们默读 二、三自然段。 2、他们共同的颜色都是绿色,那么它们绿的相同吗?哪不同? 3、我们通过朗读来区分这不同的绿。 4、我们来看看春夏这两个季节绿的到底如何不同?(出示课件,欣赏这两种不同的绿) 5、五花山不仅秋天美丽,而且春天和夏天也别有风味,我们一起把春、夏、秋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6、生齐读二四自然段,再次感受这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总结。 1、读到这老师想写一句话送给大家:淡妆浓抹皆是绿,五颜六色总关情。 2、请大家带着赞叹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 3、大自然是神奇的,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神奇的,以后我们都要多多地来用这优美
7、的语言文字把祖国神奇的景色给描述出来,好吗? 推荐第2篇:五花山教学设计 五花山教学设计 一、课文分析 (一)内容理解 五花山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游记散文。作品记叙了作者秋游五花山的所见所感。 (二)写作特点 五花山这篇文章,紧扣题目,选择典型景物,突出五花山色彩斑斓的特点。秋天观赏五花山,最抢眼的应该是色彩。作者按照游踪,移步换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突出景物,自然流畅地由点到面、由缓渐急地展现出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花山的特点来写景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花山的壮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
8、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 (四)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五花山的美丽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五花山不同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此课为略读课,安排3课时。 (一)第一课时:(主要讲解词语) 1、课前测验。 2、导入新课。 3、随文讲解词语。 4、讲解形似字、多音字、疑难字。 5、小结。 6、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 (二)第二课时:(主要讲解课文第 一、第 二、第三部分) 1、课前测评。 2、导入新课。 3、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老师点评。 4、讲解内容(“走进五花山”“登上五花山”“辞别五花山”) 5、小结。 6、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
9、 (三)第三课时:(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课生字词及让学生学会仿写句子) 1、课前测评。 2、导入新课。 3、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老师点评。 4、造句、仿写句子。 5、说一说,完成课后“思考理解” 三、“积累运用”四。 6、小结。 7、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 推荐第3篇:五花山教学设计(推荐) 五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五花山”名字的由来,进而发现山的美丽,感受山的美好; (2 ) 学习作者抓住不同季节的不同颜色特点进行细腻的描写; (3)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好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或词句。
10、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相机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知理解文章主题,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建立爱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秋天下过一场秋霜后五花山颜色的神奇变化; 2、能恰当的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来准确、细腻的描写同一事物的不同颜色。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谁能说说描写山的词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山的课文(板书:五花山)。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你来猜一猜:为什么叫“五花山”? 生:可能是五座不同颜色的山 生:山上有
11、五朵花 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吗?那就从课文中找答案。 (学生初读课文)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叫五花山了吗? 生: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 (二)品读课文,重点了解。 师:课文描写了五花山的几个季节? 生:春季、夏季、秋季。 师: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哪个季节的五花山最像五花山? 生:秋季 师: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学生读课文) 师:把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划出来,标出序号,读一读。 教师随学生板书表示颜色的词语: (1)金黄色(2)杏黄色(3)火红色(4)紫红紫红(5)翠绿 (三)美读课文,升华情感。 师:先不看“翠绿色”,在前面的四种颜色中,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句子,把自己对这种颜
12、色的喜欢读出来,读得让听得人也喜欢。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颜色,大声读句子。 师:谁喜欢金黄色?谁喜欢杏黄色?谁喜欢火红色?谁喜欢紫红色?请你们来读一读。 (四名学生分颜色读句子) 指导朗读金黄色: 师:读了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 生:阳光 师:对,金黄色的阳光集中到一起,你读得还不够集中,谁来试一试? 生: 师:听了你读的,老师好像看到了金黄色。 指导朗读杏黄色。 师:读了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 生:熟透了的杏和梨。 师:是啊,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喜悦、高兴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丰收的喜悦心情? 生: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熟透了的杏和梨。 指导朗读火红色。 师:为什么说“
13、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生:因为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像火苗,风一吹,就像在跳舞。 师:很好,树林跳舞,火苗跳跃,读的时候速度应该快一点。 生: 老师范读,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指导朗读紫红色。 师:你见过紫红色吗?什么是“剧场里的紫绒幕布”?在今天我们上课的地方找一找。 学生在舞台上找到紫绒幕布,认识紫绒幕布。 生: 老师范读。 师:男生读“金黄色”和“杏黄色”,女生读“火红色”和“紫红色”。 师: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男生: 女生: 师:只有松柏不怕 师:大自然真神奇,(课件出示五花山的图片和优美的伴奏)多么美的五花山,多么美的句子,老师真想把它们永远记在脑子里。给
14、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把这些句子背下来。(学生练习背诵)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背诵这些优美的句子。 师: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师生齐背) 师:在这几句话里有一个共同的词是什么? 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你能不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学生思考。 师:可以看看台下有这么多老师,可以说说老师衣服的颜色。 生:老师们的衣服真漂亮,(教师给予鼓励)有的是红色的 生:老师们打扮得真好看,有的衣服是黄色的,就像香蕉一样 师:谁也能像他一样,也用上比喻的句子,“像” 生:像狗熊一样 生:像黑狼一样 (对于学生不恰当的比喻,教师没有给予评价和纠正。) 师:除了衣服,还有很多事物可以用“有
15、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以后我们继续练习。 师:五花山就这些颜色吗? 生:不是。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最后一段。 齐读最后一段。 师:春天和夏天的五花山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绿色的。 (学生默读课文) 师:春天和夏天的五花山有什么区别? 生:春天的山是淡淡的绿,夏天的山是浓浓的绿。 师:春天的山应该怎么读?谁能读出春天“淡淡的绿”? 生: 师:夏天的山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读出“浓浓的绿”? 生: 师:我们还有一段没有学,是哪一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 师:谁能把春夏秋冬的山一起来说一说? 生: 师:老师想写一句话:淡妆浓抹都是绿,五颜六色总关情。请大家带着赞叹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诗的
16、节奏和韵味。 五花山教学设计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史剑波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花山的特点来写景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花山的壮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五花山的美丽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五花山不同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想象,激发兴趣。 1、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叫“五花山”。请同学们举起手,和老师一块写课题。“五”,五彩
17、斑斓的“五”;“花”,花团锦簇的“花”;“山”,巍巍群山的“山”。(板书:五花山) 2、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山名,你想象中它是一座怎样的山?关于五花山,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放声读、与好朋友一块读等等都可以。 2、交流初读感受。 读了课文,你觉得五花山怎么样? 3、联系旧知,迁移学法。 有谁发现了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与我们前面学过的一篇课文很相似?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怎么学? (与美丽的小兴安岭相似,都是按季节转换的顺序写的。我们可以分季节学习。) 三、精读深思,赏析积累。 你觉得哪个季节最能体现五花山的特点?
18、1、品读第4自然段。 (1)最想在秋天去五花山旅游的同学先一起读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认 真听,看看秋天的五花山有哪些颜色?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金黄色 杏黄色 火红色 紫红紫红 翠绿 (3)关联词积累并运用。 谁发现了这么多的颜色,作者是用哪个关联词把它们串联起来的? (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指名读、齐读这部分句子。 (4)句子比较。 出示句子: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 指名读两个句子。 与原文相比,哪个好?为什么? 齐读原句。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五花山上的游客真多呀!他们
19、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6)欣赏五花山色。(课件出示) 2、品读第5自然段。 (1)欣赏了五花山秋天的美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2)文中的哪一句话又最能体现秋天的特点呢?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 (3)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补充省略的内容。 (一片杏黄、一片紫红?) 3、背诵大擂台。 学生准备。 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背诵,教师引导背诵,独立背诵。 四、读写结合,运用升华。 1、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春、夏、秋三季的五花山,那么冬天的五花山又会是怎样的呢?你能想象一下吗? 2、学生交流。 3、欣赏冬天图片。 4、学生动笔写。 5、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五花山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