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 2023年中考命题思路与复习策略研究 -2023中考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教研室 王玉红 2023年2月27日-3月1日,在太原市晋西宾馆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中考化学命题研讨会,会上听了我省化学教研员范宏俐老师所做的山西省4 年化学中考命题思路解读,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三位优秀教师的复习录像课。通过学习,明确了2023年我省中考化学的命题方向,以便有效指导我市中考化学复习。 一、明确中考命题思路 中考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3年),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深化课改,稳中求变的原则 中考命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引导和促进化学教学全面落实化
2、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既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化学学业水平,也要很好地为高中招生服务。试题着眼知识和技能,关注过程和方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重视基础,关注学生基本素养形成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以学生生存和发展,必需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为主。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在运用中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减少知识性试题,避免知识点的简单记忆。 3.坚持贴近生活,能力立意的原则 命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考查学生对简单
3、的化学问题进行判断与推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简单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初步能力;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力。 重视科学探究的考查,内容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和学生后续学习基础的知识上,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水平的考查上。 试题应充分反应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避免将科学探究生搬硬套。 4.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加强创新意识的考查 命题立意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坚持教育性,注重积极的价值取向,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引导化学教学落实创新意识的培 1 养。 5.促教导学,关注学习过程的考查 注重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推进课堂教
4、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过程、重体验,体现生成性,努力将课堂教学改革与中考试题融为一体。 6.试题素材要体现公平性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地域、不同认知特点、不同化学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校、学生。 试题题型结构与2023年保持一致 2023年中考与2023年尽可能一致,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 要求达到总题量的50%。2023年大约达16%。2023年的开放性试题还会加大力度。 二、命题思路对教学的影响 (一) 夯实基础知识, 关注学生发展 考虑到山西中考两考并一考的情况,基础知识在中考题中达到50%,选择题前7-8个,21
5、题,22题、23题的前几空,实验题的前几空,属于送分题,学生必须拿到分。 溶液题考查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溶液配制(包括操作和误差分析),比较难的是动点分析(一般考虑改变温度以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饱和、不饱和的判断,),学生应该知道曲线中三种点(曲线上方、曲线上、曲线下方)表示的意义。思考溶解度题中如何设计开放性试题,(可以考虑: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饱和、不饱和的转化方法,改变温度后(升高或降低)发生改变的是什么等)。 计算题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基础考点,以化学方程式计算为主,体现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还会考到
6、溶液配制、溶液稀释、化学式的计算,可以考虑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式结合起来考查。表格题、图像题都要求,给出陌生化学方程式计算也要求。 (二) 注重科学探究, 考查实验实践能力 中考实验探究题主要在 26、27两小题中,涉及到课标中的内容有: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2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新增)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
7、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可溶性杂质只考虑除去一种杂质,多种杂质不要求考虑加入杂质的先后顺序。如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碳酸钠、硫酸钠不要求,但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要求)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不要求学生做实验,但要求知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制取氧气这一化学事实,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材:实验
8、、探究、课外实验、实验活动 目标:不做实验就要丢分 要求:八个学生实验不折不扣的随进度安排学生进实验室。实验前做好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卡片”和“注意”规范学生操作,安全使用药品,特别是由腐蚀性的药品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通过实验学生确实能获取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发挥实验的功能,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发现并能提出问题。 建议:尝试着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做实验,再引导学生归纳知识,强化落实,解决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 发挥学科特点, 建立正确世界观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9、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即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按照课标要求准确把握。 3 强调:要求学生能从微观的视角分析解释宏观现象 1、理解物质结构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如:碳原子排列方式(如金刚石与石墨物质性质不同); 最外层电子数 (如不同种元素性质不同;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性质不同;同族元素的性质相似); 分子构成(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化学性质不同);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相同或不同)。 2、从微观角度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粒子生成。) 3、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
10、变化的实质 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如用石墨制金刚石); 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得分子(如电解水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的反应。); 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如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发生的置换反应); 离子结合成分子(如中和反应、酸和碳酸盐的反应。离子结合成沉淀的反应不要求。)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 认识化学元素:读懂简单的元素周期表;明确单元格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物质组成的表示: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要求。 (四) 引导化学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课标 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 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
11、生的实践能力。”中考题中推断题就是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 建议:在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每一部分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通过推断题强化落实。 在完成推断题的基础上,总结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训练各种题型:框图型;语言叙述型;实验型等,以框图型为主。 推断题以框图形为主。 (五) 设置开放性试题,落实多元评价目标 2023年考到的开放性试题有: 21.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氧气充足和氧气不充足两种情况)反应物的量不确定 2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4 () 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 写出实验室用水鉴别的一组物质 。( 1、溶或不溶:如氯化钠和碳酸钙; 2、溶解
12、后形成不同颜色的溶液:无水硫酸铜和硫酸钠; 3、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如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 4、化学反应时的热量变化:氧化钙、氢氧化钙; 5、气体的溶解性:如氧气、二氧化碳。)水有多种性质 性质与结构、用途之间的关系 2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合理即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概括与具体表述不确定 推断题中: 25.BD化学方程式为_; 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_。 (合理即可)(B为铁,D为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考虑铁与盐酸反应或铁与氯化铜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或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需要结合C答案,因为题目要求C与D含有相同的元素
13、。)C、D中所含元素不确定 实验题中 26.制取氧气。请你在“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合理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便于添加液体药品(或便于制得较多气体)【或B,装置简单(或节约药品)】 A、B选择不确定 27.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_(合理即可)。(碳酸钙或铁粉,本题中污水显酸性)结合题目要求考虑选择酸的哪些性质。 开放性试题还可从下列角度考查: 1、设计实验方案,如:设计方案证明某溶液为酸(或碱)性溶液(考虑酸碱的性质,现象明显。);设计实验证明某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等。 2、化学与生活角度设计,如防止空气污染、预防水体污
14、染、酸雨等的措施; 产生“温室效应”、PM2.5等的原因是。 3、溶解度题 ,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物质提纯的方法;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改变温度后课影响的因素等。 4、物质检验题,如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浓食盐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请你简要写出尽可能多的你认为可行的方法(至少写三种):可 5 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和溶液的导电性等多个角度思考:(1)蒸发或减少溶剂时食盐能结晶;(2)通电或食盐水能导电;(3)测密度或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4)加溶液或食盐水跟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等,只要意思正确,就可给分。 三、中考复习策略 1、问题引领,总
15、结提升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择学生需求的复习内容,以专题形式,由易到难,设计好复习课问题,引导学生在完成复习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归纳整理相关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 1、先学后讲,注重效果 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呈现出学生的平均学习保持率 “听讲”为5%; “阅读” 为10%。 “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为20%。 “示范” 的学习方式为30%。“小组讨论”,为50% 。“做中学”或“实际演练”,为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为90% 。在复习中根据实际情况(学生需求)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复习效果最大化。 3、核心知识,重点复习 近年中考试题100 覆盖课标中的 一、二级主题,主干知识重点考查,核心能力全面考查。整理初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与核心能力,根据学情,逐一落实。 特别强调: 1、关注课标中改变的内容。中考必考。 2、理清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关系。 3、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4、八个学生实验复习到位。 5、关注QQ群动态。 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复习建议 化学中考预测及复习建议 中考复习建议及考前必读 中考复习教学建议 英语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物理复习建议 陕西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复习计划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