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
《2023年《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是为了搞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情绪或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这期间形成的满意不满意或愉快不愉快的态度体验称为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 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三者关系: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三者是互相依存的。认识是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可以深化认识,可以坚定意志,意志也可以强化认识,加深情感体验。 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实质:心
2、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应,归根到底,心理是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着人的心理。 心理学主要流派: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 2、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人的经验可分为三元素,即感觉、意像和激情。 3、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意识流 4、行为主义华生、金纳、班杜拉主张行为,试验方法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教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
3、教育任务 不同、教育对象不同、社会职能不同、地位 作用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有高和专的特点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作用,为什么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P18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性研究: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第二章 学习动机极其培养 学习动机: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内部动力因素称内驱力,外部动力因素称诱因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元性 自律性 社会性 职业化 学习动机的培养:1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2确立适度的学习目
4、标,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机转移,培养学生学习动机4培养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5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激发: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充分利用反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交往内驱力。三者在动机结构中所占比重随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突出,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减弱,而来自于同伴,集体的认可;青年期主要是1和2.强化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
5、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如教学中用奖赏,评分,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激励个体乐意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人们对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都拉)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败归因理论 第三章 高等学校学习心理 学习:广义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
6、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指学生的学习,在教育目标指引下学习者获得经验引起行为变化的活动。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桑代克的联接说: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是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率:联结的增强和消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练习律:由于练习和重复,学习的联结就会得到增强,否则就会消弱,也就是熟能生巧效果律:刺激反应的联结,如果得到奖励就会增强,如果受到惩罚就会消弱
7、 强化由阳性强化(积极强化,正强化)和阴性强化(消极强化,负强化)之分 惩罚当有集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总和水平高于学习任务,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促进学习的迁移 奥苏泊尔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划分学生学习的两个维度:接受-发现,意义-机械。意义学习的实质:将代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目的:使符号代表的新知
8、识获得心理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原则: 1、心理学必须尊重人的尊严 2、心理学必须尊重人的主动性、意愿性和观点 3、心理学应研究人的价值感、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4、心理治疗应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观点: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它的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实现自我教育,发展自己学习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尊重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
9、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以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又称记忆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分类: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加涅称之为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加涅称之为认知策略。 同化: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使新知识获得新的意义,原有认识结构发生得到改造的过程。包括上位同化、下位同化和并列结合同化上位学习:由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是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比较低下的下位观念,而新的学习的
10、观念是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比较高的上位观念,构成了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如果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是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比较高的上位观念,而新的学习的观念是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比较低的下位观念,构成了下位学习。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今本的认知形式。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知觉过程,因此也叫思维的知觉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2、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 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11、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地反应。特点:概括性,间接性 思维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言语前思维、知觉行为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 大学生思维特点:1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2创造思维得到显著发展。3思维的元认知能力不断发展。 记忆是人脑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实现,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分类:按照记忆凭借的不同对象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保持长短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大学生记忆的特点:1 逻辑记忆能力得
12、到显著提高 2 各种记忆品质(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得到全面发展.3 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 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 比较是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关系。 抽象是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过程。 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与本质的要素结合成概念、法则与思想。 变式:就是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用不同形式的直
13、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识记的概念: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材料反复感知并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的过程。 识记分类:从内容上划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从记忆的目的性划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保持的概念: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 遗忘的概念: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前摄抑制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过度学习: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 识记规律:1控制识记材料的数量提高识记效果与性质2考虑识记材料的性质提高识记效果
14、3增强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4加深对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度5对所学材料多重编码和组块化编码6调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提高识记效果7提高学习者的觉醒状态8树立识记的信心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随后逐渐缓慢 知识的组织的主要方式:空间组织、系列组织、联想组织、网络组织、更替组织 遗忘的理论1动机说:记忆被压抑 2、衰退说:记忆痕迹衰退,随时间自动发生 3、干扰说:前摄抑制,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4、检索困难说 5、同化说 利用记忆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反复阅读和尝试错误相结合 4、过度学习:第五章
15、程序性知识学习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因此也成为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智慧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于支配自己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他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记忆、思维等内部加工过程。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习得的,是依靠肌肉、骨骼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完成的活动方式。 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
16、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教师应做到:1要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既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的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习自觉性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4教师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教师应做到: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形式出现2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3
17、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4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语言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语言来标志和组织动作进行。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教学中注意:1运动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3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18、。 心智技能的特点:心智技能区别于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作经验;心智技能区别于操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内潜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区别于习惯性为是和法则的活动形式。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人们在信息加工时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或方法的选择。 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区别:智慧智能属于信息加工的范畴,它是运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而认知策略属于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智慧技能是运用符号办事、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认知策略是对内办事、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自我调控与自我调节的能力。 主要认知策略: 1、注意策略; 2、编码与
19、组织策略; 3、精细加工策略; 4、复述策略。 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1、要选择一些策略行为开始,并跨越各种内容,将其作为当前课程的一部分 2、描述要教的策略并示范给学生看 3、再次示范这些策略重新解释 4、解释这些策略的作用使用情景和使用条件 5、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对他们应用情况进行指导 6、在使用策略时,鼓励学生提高其行为表现 7、在不同情境和材料中让学生使用策略,使学生对所使用材料产生一般化了解和运用 8、对学生认识到的起到核心作用的智力技能进行命名,提高学生运用策略的动机 9、重视反思作用,鼓励学生排除干扰,参加学术活动,通过活动提高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教学的具体的方法: 1、在
20、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 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 5、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阶段 2、分解阶段 3、联系定位阶段 4、自动化阶段形成标志:意识控制减弱,动作自动化;能够利用微弱的线索;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在不利的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培养:理解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示范与讲解;练习和反馈 第六章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分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
21、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消极迁移)是质疑中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学习迁移的作用:1.对学习迁移的实质与规律的揭示,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学习理论。2.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3.学习迁移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是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理论,基础是官能 心理学。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做是通过对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官能作为
22、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还认为学习要想取得最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2.相同要素说。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 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形状知觉”实验是经典实验。 3.经验泛化说。也被称为概括说和类话说,掀起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是因为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前后两种学习活动之中。 4.关系转换说。迁移不是由两个具有共同成分、原理的学习情境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结果。强调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心理学 2023 教育 心理学 重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