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接触网菱形道岔调整.docx
《2023年【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接触网菱形道岔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接触网菱形道岔调整.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接触网菱形道岔调整 摘要:目前在我国高速电气化铁道中主要采纳以下两种方式:18号交叉线岔和18号无交叉线岔。在此通过对这两种线岔的原理及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字:接触网、18号线岔、交叉、无交叉 中图分类号: U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18号无交叉道岔原理 图1-118号无交叉道岔平面布置图 比照平面布置图分析如下:1.1 无线夹区的确定。 对于200km/h的正线,接触线的改变坡度为0。侧线由于速度较低,其坡度的改变应考虑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转换运行时,任何方向都应满意始触区范围内无线夹。线路
2、中心与相邻接触线投影的距离约为6001050mm范围(因受电弓有效长度而异)为始触区的水平面,在此区域内接触线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包括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 1.2 无交叉线岔“三区”的确定。 无交叉线岔有两个始触区和一个等高区。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和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接触线间的距离。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类型、受电弓工作宽度、受电弓的动态运行轨迹(最大摇摆量和最大抬升量)。以汉宜线的18号可动心轨高速单开道岔,德国DSA350SEK受电弓为例,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为625mm,摇摆量为200mm(考虑200km/h速度),上升后的加宽为120mm。所以受电弓
3、在线路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625+200+120=945(mm)。汉宜线18号道岔无交叉线岔采纳3根道岔柱定位,A柱在线间距1400 mm的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为100 mm,侧线拉出值为+250,侧线导高比正线低20mm,所以受电弓在正线最外端的尺寸限界925 mm1400250=1150 mm,不会碰触侧线接触线,所以机车可以像区间一样高速通过18#道岔;B柱在线间距300 mm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100 mm,侧线拉出值150 mm,侧线抬高50 mm;C柱可理解为侧线下锚转换柱,正线拉出值200 mm,侧线拉出值400 mm,侧线抬高300 mm下锚。 1.3 列车过
4、线岔状况分析 结合上面的分析,对列车通过线岔的三种不怜悯况分析如下: 1.3.1正线高速通过 在受电弓由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始终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摇摆量,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行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肯定平安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1.3.2侧线进入正线 因A柱处侧线比正线低20mm,且受电弓在侧线上接触不到正线导线,B柱处侧线比正线高50mm,A与B这一段之间侧线导高有一个2的坡度改变,侧线与正线之间有一个等高点。当机车通过A柱时,受电弓由侧线接触线取流,当受电弓滑过等高区后,由于侧线接触线渐渐
5、抬高,受电弓起先渐渐脱离侧线,并逐步接触正线接触线,起先由正线取流,实现受电弓平稳的由侧线过渡到正线上。1.3.3正线进入侧线 原理同侧线进入正线,由于侧线导高在A、B柱之间存在一个坡度改变,且在B柱处比正线高,在A柱处比侧线高,当机车通过B时,受电弓接触正线,由正线导线取流,由于从B柱到A柱,侧线导线是以一个降坡的坡度改变,当经过等高点后,受电弓起先接触侧线,并渐渐脱离正线,到达A柱时,完全脱离正线,实现由侧线取流,完成正线到侧线的过渡。 218号道岔无交分线岔安装调整技术 2.1 安装腕臂装置及定位装置 安装各种装置时应保证各种紧固力矩到位,不得随意调整腕臂安装形式。其中A柱、B柱对侧线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 2023 接触 18 道岔 原理 调整 技术 菱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