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自我们懂事起就耳熟能详的,但是一直以来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对其内涵与外延、范围的划分、提出的背景、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认识到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且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
2、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把群众需求作为改革的重点,着力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为什么历次大会都会着重提到民生问题?十八大报道更是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民生问题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社会建设 是民生问题的制度和体制保障。过去我们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后来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
3、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面对贫富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难、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的局面,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着力解决民生这个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对民生的重视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全面。认识到经济
4、建设是前提和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和方向,文化建设是精神支柱(智力支持、软实力),社会建设是根本落脚点。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互为动力,不可分割,这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和总体框架。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21世纪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特色 社会主义 社会 建设 读后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