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实行了全国、全省汛期气象服务动员大会会议精神,根据内江市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部署,确保了“思想相识、技术装备、岗位责任、规章制度”四到位,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业务工作,为地方防灾减灾救灾供应了精确刚好有效的气象服务。为隆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隆昌市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一、入汛以来我市主要降雨状况和高温干旱状况 5月1日至9月30日降水总量为657.6毫米与历年同期807.2毫米相比偏少19,汛期主要有2次暴雨天气过程“6.15”、“9.8”暴雨(以隆昌本站资料为准),7次
2、强降雨天气过程。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度的天数有18天,今年日最高气温为38.2度,出现在8月26日;8月4日至8月27日全市25个监测站,接连达到气象伏旱标准,持续到9月8日。 二、全面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组织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责任 切实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打算工作,根据川气便函202364号四川省气象局关于开展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4月完成了汛期气象服务打算状况自查整改,做到思想、技术、人员、装备、制度“五到位”。3月25日叶晓锋局长召开相关工作会,对汛期服务工作进行了支配和部署。3月25日全局职工参与了全国汛期气象服务视频动员会,3月29日省局汛期动员会。
3、4月3日和4月8日分别又对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强化相识,要求每一个气象人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确保今年汛期无气象平安责任事故供应了坚毅保障。 严格落实领导24小时在岗带班和业务人员ab岗值守班制度,岗位职责明确,健全灾难性天气预报签发制度和应对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应急值班工作制度,坚决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确保服务工作万无一失。遇重大过程,全局职工将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梳理规范了各类气象信息的发布方式、发布范围、发布渠道,同时做好发布气象信息留痕书面留痕工作,使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印制汛期值班日志、各类气象信息发布本等)。 对汛期所用的
4、业务系统、预报方法、技术指标等进行了学习、演练,做到得心应手。娴熟驾驭县级业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气象决策服务系统、micaps系统操作、应用。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强化提高了综合人员对业务规范和汛期业务制度的驾驭以及观测员对自动化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状况下人工补测和发报的实力。我局每月开展相关气象服务演练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业务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状况,重新修订了2023年防汛手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教化,坚决杜绝责任性事故发生。同时对汛期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做到了职责分明,相识清晰。 2.进一步深化部门协作,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机制 制订完善汛期气象服务制度和气
5、象服务方案,强化责随意识,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同地方机构改革后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防汛办等部门走访协调对接,确保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无空挡,实现了信息共享,建立了突发事务协作防卫及处置机制。制定了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了“直通式”服务。3月25日同应急管理局召开协调会就气象应急服务达成共识;4月26日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8月28日、9月24日参与有应急管理局主持,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气象局、农业农村局等参与的自然灾难风险会商预报研判会,供应了气象建议。 汛前完成全市25个自动区域站社会化修理、维护工作,与铁塔公
6、司达成业务承接,确保气象要素精确无误;租用了一条移动公司备份光纤,网络切换有预案有保障。 健全气象灾难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和机制,建立气象灾难预警发布“绿色通道”,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和基层信息员队伍刚好发布灾难预警信息。4月10日完成接收气象决策短信名单的收集整理工作,重新确定目前征集了1890名责任人,覆盖全市各行各业,针对上述人员,做好气象决策短信信息服务工作,强化气象信息畅通,共同做好气象灾难防卫工作。完善片区协作联防。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强与相邻市县的联动,做到更加精细化的协作联防。 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学问普及。“进学校”、“进村镇”、“进社区”、“进机关”等方式,
7、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学问,推动气象灾难防卫的全社会参加和支持,提高公众的气象灾难防卫实力。3月19日隆昌市大北街小学百余名师生走进气象局学习防灾减灾学问;3月21日到圣灯镇大桥村开展气象防灾减灾进乡村;7月12日到14日,与成都信息工程高校的12名高校生志愿者做好“第十二届气象防灾减灾宣扬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此次科普活动共发放科普资料约3000余份,现场为群众解答防灾减灾相关问题,本地电视台进行了全程采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4月26日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举办“隆昌市2023年度地质灾难防治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培训会”,5月24日在界市镇联合召开了“2023年界市镇地质灾难和气象防灾减灾
8、工作培训会”,通过培训,使大家更加清楚明白气象与地灾的亲密关系,提高了预防处理实力;9月28日召开隆昌市气象局气象信息员培训会,提升部门影响力和全社会应对气象灾难的实力。 三、气象服务状况及效果 1.决策服务状况 一是强化对灾难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和动态监测。注意暴雨起先期、落区、强度和过程发展状况的会商,有效的提高了预报的精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形成应急联动机制的本地释用。重大过程政府响应,发挥主导作用,将发令枪交到了政府领导手中,提升了气象服务价值,从组织层面健全了应急联动机制。重大过程政府靠前指挥、部门主动响应,没有因气象灾难造成的重大损失。汛期各类气象灾难预警信号命中率为100,时间提前量共
9、计为2249分钟。 二是建立健全了气象服务工作机制,产品制作、加工、审核、签发和发布各环节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不断强化,点对点服务更细更准,重点部门实现叫应,服务全程留痕,整个服务流程有章可循、可操作。今年汛期5月1日到10月10日,共发出重要天气消息2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3期,各类气象灾难预警信号34期,气象信息快报82期(包括雨情通报),专题天气预报16期,重大气象灾情报告4期。通过气象灾难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发布预警预报,做好短临、雨情等气象信息服务,各种气象服务材料刚好通过党政网向全市全部单位(155家)发送,共编发手机决策短信条数669条,服务面450701人次。 三是加强监测和趋势研判,
10、提高预报预料精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气象在防汛抗旱决策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在地方政府部署的防汛趋势会商会、大春生产工作现场会、抗旱工作会等会议上,做了重点发言,对政府及相关部门支配部署工作供应了气候背景、天气预料及工作建议。先后圆满完成2023年高考、中考、重要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节假日服务和强降雨天气过程等气象服务工作,气象服务效果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突显基层气象服务效益。 2.公众服务状况 进一步强化重大气象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加强重大气象信息,特殊是全市范围暴雨、转折性天气的信息制作和发布。通过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和基层信息员队伍等渠道,将气象灾
11、难预警信息快速、精确传递到更多的公众手中,最大限度削减灾难性天气带来的损失,得到广阔群众的认可。主动协作本地媒体,接受电视台2次新闻采访,在本地新闻中播出后,市民反应极好,拓展气象服务空间。气象信息通过“隆昌气象”、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博等,把气象服务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提升气象信息服务覆盖率,充分发挥“微气象”在气象信息传播及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主动作用。目前在新媒体“抖音”、“微信公众号”拓展性开展气象服务工作。 3.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状况 加强了气象为农服务和乡村气象灾难防卫体系建设,升级完善了气象灾难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将气象灾难预警信息干脆发送到乡村、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防汛责任
12、人,与农业局联合开展面对本地特色农业、专合组织、种养殖大户的“直通式”气象服务,通过他们将气象为农服务信息辐射到广阔农户,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了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气象灾难应急打算认证复查工作。做好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的专题服务和主要生产环节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完成农业气象旬(月)报19期、农用天气预报20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20期等各类农业气象专题服务材料。 4.重大气象灾难及相关突发事务应急服务状况 进入汛期后,亲密监视天气改变,做到每次过程不放过。“6.15”、“9.8”暴雨(以隆昌本站资料为准),7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高温天气等天气过程预报精确,服务主动,
13、点对点气象服务针对性强,为领导决策起到了主动参谋作用。同时与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防汛办等部门的协作和联动,做好水库平安度汛、山洪地质灾难、城市内涝和防洪工程平安等相关防范工作,使全市无重大气象灾难产生,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辖区内河流、水库等安稳无恙,气象服务工作得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确定和社会各级高度赞扬。市委书记尹忠、市长毕胜在相关预报产品、气象服务报告上做了重要签署批示。 四、后期工作支配 1.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优化工作制度。经过汛期的实践和改进,气象服务工作手册还须要精简和简化,便于业务人员查阅。 2.加强区域站保障工作。区域站是县局基本气象要求监测的有效手段,但是故障频发经常会影响正常发挥作用。强化社会化修理管理,将区域站保障工作做好。 3.落实点对点服务要求。比照中国气象局基层气象台站突发气象灾难接近预警服务业务基本要求和贵州省气象局“三个叫应”细化点对点服务工作。 4.加强气象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应急演练,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学问更新。加强新媒体学问学习,拓展气象服务方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