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私募股权基金的代理风险规避研究-私募股权基金规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私募股权基金的代理风险规避研究-私募股权基金规避.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私募股权基金的代理风险规避研究:私募股权基金规避 【摘要】私募股权投资作为金融领域新兴起的一个产业,其运作管理过程中的托付代理问题已由很多学者作过探讨。文章通过探讨私募股权基金代理风险的成因,提出了几点适用于我国的规避私募股权基金代理风险的对策。【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托付代理;风险规避代理风险是私募股权投资中最主要的风险。田增瑞(2023)运用托付代理模型探讨了私募股权投资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了投资者和投资家之间、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的酬劳机制模型,以及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的限制权机制模型,同时还将KMRW信誉模型引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建立私募股权投资家的信誉模型来说明“隐性激励机制”
2、,证明只有重复博弈才能建立声誉机制1。本文通过对私募股权投资代理风险的成因剖析来论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托付代理问题的规避问题,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特征,来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产业的发展。一、私募股权基金的双重托付代理问题通常认为,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过程中存在双重托付代理问题,第一层是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之间的托付代理问题;其次层是基金管理人和被投资企业经理人之间的托付代理问题。但有学者也作了进一步探讨,吕厚军(2023)认为基金管理人与企业经理人之间存在双向代理特征,指出创业企业家作为托付人、基金管理人作为代理人这种反向代理关系中基金管理人也可能会给企业家带来各种道德风险和逆
3、向选择2。周丹、王恩裕(2023)观点较传统,即私募股权投资存在着投资者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和被投资企业经理人的双重托付代理问题3。(一)私募股权投资的双重托付代理关系在第一层托付代理关系中,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代表投资者经营投资者托付的资产,是投资者的代理人;投资者作为托付人,对基金管理人的行为具有监督权力和对投资项目的知情权。在其次层托付代理关系中,基金管理人代表私募股权基金行使投资及监管权力,被视为托付人;被投资企业管理层代表被投资企业股东行使管理权,被视为代理人。(二)私募股权投资双重托付代理关系的特点首先,私募股权投资的托付代理关系更为困难。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托付代理问题在
4、现代经济关系中普遍存在,但它在私募股权投资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其次,私募股权投资的托付代理成本更高。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困难的托付代理关系,因而其要支付更高的代理人选择等成本。但是,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方式能够将交易成本在众多投资者之间分担,并且能够使投资者共享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二、私募股权基金托付代理问题的成因首先,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目标不一样。基金投资者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资本回报,而且投资期限越短越好,资本的流淌性越大越好;基金管理人一方面希望得到尽可能高的人力资本回报,另一方面希望投资胜利,被投资企业能够成长成熟,以提高自己的名誉,使将来能以更低的成本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5、。其次,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投资企业之间存在严峻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一是财务数据可信度不高;二是企业风险识别须要专业学问;三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四是有关投资项目的质量和将来市场前景的信息不对称。三、私募股权基金托付代理风险的治理对策(一)第一层托付代理风险的治理对策在第一层托付代理关系中,私募股权投资主要应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科学的酬劳激励契约支配、声誉激励约束与投资与预算的约束机制三方面来克服托付代理问题。1.酬劳激励契约解决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的新酬劳激励机制的契约主要包含如下条款:条款1:要求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中投入肯定比例的资金。条款2:分阶段注入资本,同时规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的存续期。
6、条款3:基金管理人除按契约规定获得固定收益和可变收益外,还可获得个人投入资本金的股权收益。2.声誉激励约束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交易可以看作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只要博弈的次数足够多,基金管理人总会倾向于选择投资者期望的行为。3.投资与预算的约束机制通过对投资的行业、企业类型等几个方面进行限制,从而获得专业化投资,削减企业经营者因信息优势而实行机会主义行为。(二)其次层托付代理风险的治理对策在其次层托付代理关系中,为了防范企业经营者在管理过程中由于托付代理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基金管理者在最初与企业签订融资合同时就会通过契约条款及其他方式来对经营者加以激励和约束。1.激励机制(1)股权激励
7、安排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起到特别主动的作用。股权激励包括股票期权、员工持股安排和管理层收购等。(2)对赌协议对赌协议是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协议时,双方对于将来不确定状况的一种约定。假如约定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估值调整协议权利;假如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2.监控措施(1)财务总监干脆参加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与成熟的上市公司相比,企业并不受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约束,为从企业内部进行监控,可干脆参加到企业日常经营中去,从而驾驭更多有关企业的信息。(2)承诺分阶段注资,增加博弈次数由于干脆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要耗费基金管理人大量
8、精力,并且基金管理人一般投资多家企业,对一家企业干脆经营管理睬使其忽视对其它企业的监控。这就确定了资本应分阶段注入,从而起到分散风险、爱护基金利益的目的。(3)联合投资联合投资既有利于投资选择的优化,还可以分散风险,同时由于联合投资牵涉到多个基金管理人,他们为企业供应了更多可利用的资本。四、结论在私募股权投资中,由于经营权与全部权的分别而存在着多重的托付代理关系。本文通过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与被投资企业企业家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分析及其成因的剖析,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代理风险的规避建议:在第一层托付代理关系中,主要从酬劳激励契约支配、声誉激励约束与投资与预算的约束机
9、制三方面来克服托付代理问题;在其次层托付代理关系中,主要从激励机制及监控措施两大方面来规避托付代理风险。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角度,对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部分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私募股权投资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被投资企业原有股东等多方面的利益,同时私募股权投资还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这都是本文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就目前探讨成果来说,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1.投资组合的风险规避问题一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往往投资于多个项目,以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非系统风险。如何对投资组合进行多样化的管理须要进一步探讨。2.被投资企业管理层的风险规避问题被投资企业的企业家在接受私募股权投资的同时,通常要付出较大代价以换取这种“昂贵”的投资。如何从企业家的角度对私募股权投资中的风险进行规避也须要进一步探讨。3.宏观环境风险的合理规避问题私募股权投资所处国家等的不同会影响到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如何对这些宏观环境的风险进行规避须要进一步的探讨。参考文献1田增瑞.中国创业投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D.博士论文,2023:34.2吕厚军.私募股权基金治理中的反向代理问题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23(12)112-114.3周丹,王恩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6):67-6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