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炭”一个生字,会写“紫、炭“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破晓、微细、漂横、流萤“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想象力,自主发现生活之中、自然之中的美,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背景分析: 1.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2.体会想象的妙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课题) 一教学策略 1.回顾一下文中的“四时“是什么意思? 2.本文并没有壮观浩大、强烈动感的景色,而是一些细物微景,清淡物象,让我们带
2、着想象的翅膀来更好的体会这四季的情趣。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快速默读,找出“四时”藏在课文中的哪些句子里?请同学们找出并画下来,读出每句话。 2.(多媒体展示四句话)这些句子在每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时候? 4.把四个句子连在一起看,这四个句子构成了什么句式? 5.全文是按什么顺序额描写的? 6.回顾一下四个清晰的段落。 7.结合课文解释一下“情趣”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时如何来写四时的情趣的? 三、精读品悟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当下的秋天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的? 1.轻声读描写秋天的段落,看一看作者写出了秋天傍晚哪些地方有趣。找一找,画一画
3、,品味一下其中的趣味。 2.学生汇报,师板书:秋天 傍晚 :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师:(1)(多媒体展示乌鸦归巢的画面)我们如果把乌鸦归巢拟人化可以怎么说呢? (2)大雁变得越来越小可以用几何中的变化来形容一下 ,是由什么变化成什么? (3)寂静的夜里有了这些风响虫鸣,像是他们在做什么呢?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或句子能体现出情趣。(生汇报)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样的情趣。 4.(多媒体出示这一段落,伴乐朗读)再出声读一读,不同形式的读,去深刻的体会这里面的情趣。 (二)总结学法:师生共同回顾第三自然段的学法进行总结: 读、找、品、诵 (三)自学 师:运用这种学法小组交流学习其
4、他三个季节哪些地方有趣,哪些词、句能体现出情趣,找一找,画下了。 1.生汇报第一自然段:春 破晓 :漂横的紫色云(板书) 师:(1)(多媒体展示破晓的画面)文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这些色彩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早晨?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云的情趣? (3)不同形式的读,想象画面的情趣所在(多媒体出示这一段落,伴乐朗读) 2.生汇报第二自然段:夏 夜里 :流萤(板书) 师:(1)(多媒体出示流萤的画面 )在这样黑夜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想象一下这些萤火虫像什么?用一些形象的词来比喻一下。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流萤是有趣的?用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 3.生汇报第三自然段:冬 早晨:生火送炭 师:在这样
5、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忙碌着,还会寒冷了吗?会变得怎么样呢?想象一下人们在分炭时会有什么交流呢? (多媒体出示此段,伴乐朗读)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这寒冷的冬天了的那份温暖的情趣。 四、回读赏析 欣赏过这些清淡,细小的画面后,再通读课文,你发现“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吗? 五、续读升华 下面我们看看在我们的古代人是怎样用诗句描写四季的?大屏幕展示。 春 晓 唐.孟浩然 暮江吟 白居易 春 眠 不 觉 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处 处 闻 啼 鸟。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夜 来 风 雨 声, 可怜九月初三夜, 花 落 知 多 少。 露似真珠月似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 岑参 明月别
6、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北风卷地白草折,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忽如一夜春风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时 春天 破晓:漂横的紫色云 间 夏天 夜里:流萤 顺 秋天 傍晚: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序 冬天 早晨:生火送炭 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
7、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 推荐第2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等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提高和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
8、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而此处的微观教学设计则指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 2.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学习需求分析: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教学内容分析: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进行学习任务分析,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必备、辅助的知识技能,要教哪些内容。 (3)教学对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 (4)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 (5)教学策略设计:主
9、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要同时考虑目标、内容学生、时间、教学条件等要素,从争取整体教学效益的角度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如程度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认知教学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和谐教学策略等。 (6)教学媒体设计:根据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适时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在运用媒体上,主张恰如其分,和谐、统一,不要为使用媒体而用媒体,避免与整体教学过程的脱节。 (7)教学过程反馈、调控设计: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作出的反应,设计好另外的教学方法、问题和练习,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
10、和方法。 (8)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知识教学完成后的总体评价。 3.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新大纲、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要从其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其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1)从课程特征角度出发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开展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
11、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学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确立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反对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训化”。 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新大纲的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三个方面,其目标的确定更加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功用性。 (2)从课型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往往是认知和技能相结合,不同的课型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教材编写来看,有理论课、操作技能课、综合实践三类。 理论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器人的作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对这类课要定位在了解和理解上,在情感领域让学生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
12、技术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插图、形象的比喻、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可精心设计学生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形式。 在程序设计学习时,情感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对操作技能课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操作技能,教师要注重规律性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技能训练主要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理论进行,研究表明,最佳的训练组合也许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随着训练期的推移,比例可进行变化,最终形成技能。如小学生的指法练习,教师在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后,可在每课前给学生一定
13、的时间反复训练。 对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在作品、成果中获取成功感。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给教师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者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如小学课本龙宫寻宝一课,某教师的导入环节设计如下:编制了一副孙悟空在龙宫舞动金箍棒的动画软件,在同学们津津有味欣赏的时候,教者伴随讲到:你们看孙悟空一会变大,一会变小,金箍棒在不停地旋转,多么神奇呀?这样设计直接点中本节课的主题-扭曲与拉伸。如某教师在基础练习环节将课后的练习题小鸡和春天两副作品引入到课程作为复制、粘贴的基础练习,这不仅扩充教材训练知识的不足,而且将
14、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中要重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设计,教学重点要重在将知识的“透”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难点则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上。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有一定“起伏”,要有高潮、有重点,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上不是尽善尽美,需要教者适当将某些知识淡化与提升,如将一些知识变成自学阅读,一些留为课后阅读等,要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学透,同时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练习部分的设计要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同时要重视过渡语、小结和板书的设计,克服语言的随意性。在板书部分,我想虽然有了计算机展示工具,但板书的作用在于当教学结束时,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5、,起到总结、点拨的作用,不应轻易抛弃,板书设计要讲究平衡、美观。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目前的许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所以教师要重视主题化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在设计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题性和发展性环节的设计。 除此之外,应注重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的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的贯彻落实。 推荐第3篇: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科目:信息技术 教师:车建雄 时间:2023年3月26日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九彩中学 车建雄 【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技术(IT)的含义,了解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人文教育) 2、理解当代信息技术的范围以及其意义。 3、理解
16、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中学生如何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 【教学重点】 通过专题探究,搜集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实例,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影响,体验信息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及影响。 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搜集例举实例,体验与感受,分析、归纳与概括,进行知识建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通过上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新闻报道、市场行情、科技成果、一副图画、一张照片、 1 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等都是信息,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信
17、息的海洋之中。从人类的发展历史看,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进行关于信息处理、存储等方法的研究发明和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描述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有那些。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中国公众科技网) 2、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技术(部分专家学者) 3、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新华词典2023版) 三、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略讲) 1、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的核心,扩展了
18、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 4、传感技术:包括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等敏感元件,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 导入:信息技术的发展 2 学生活动:信息技术发展史(看书),学生报告。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语言的产生和应用:语言产生于社会,产生于全体的使用者,产生于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猿到人进化重要标志,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 2、文字
19、的发明和使用:文字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信息可以大量地生产、存储和流通,更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4、电报电话、电视和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5、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惊人的提高。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生活动: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师总结:略讲 1、多元化: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多学科结合成为必然,即将诸多的有关学科紧密地
20、结合在一起,并成为科研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更多的交叉学科,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一个多学科技术的组合。 2、网络化: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等构成的“天网”、“地网”交织而成的立体化信息传送网络。各种电子通信网络的发展,卫星电视、 3 国际互联网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大,实现了全球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立体化。 3、多媒体化:多媒体计算机和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集文本、图像、声音于一体的超媒体技术,再由网络技术把全球范围的多媒体技术按照超文本的形式链接起来,使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 4、智能化: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等学科的融合产生了人工智能。它用机器来模拟、延伸和扩
21、展人的智能,以实现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的自动化,如智能教学系统等。 5、虚拟化:由计算机仿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在虚拟现实中,人们仿佛进入了“真实”的世界中,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情境去感知客观世界和获取有关知识、技能。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生活动任务:阅读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探讨其作用。 例1:丰富的信息交流手段。 例2: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例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例4:计算机数据分析及状态模拟。 例5:专家网上会诊。 学生活动: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并汇报 七、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对人们生
22、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4 学生活动: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你能分析其原因在哪里吗?如何避免信息技术消极影响的危害? 【小 结】迎接信息技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作业布置】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 让学生打开一个无需注册的网络留言板的网址。在上面谈论关于信息发展历程的感受,并在网站上进行发布。 【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一、信息技术的描述 二、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信息技术 应用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