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docx
《2023年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教师:王金玲 年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 学校:青铜峡市铝业学校 题目: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内容: 一、 背景目的和意义 诵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基本诵读方法的同时,增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 我们确立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进行初中语文诵读教育研究,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个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初中阶段是人成长的又一关键时期,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老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 可是,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一浪浪各国
3、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孩子接触了不少他国的文化。孩子们看日剧,追韩流,唱英文韩文日文歌曲,而对于我们民族艺术瑰宝古诗更是知之者甚少,或仅能吟诵十几首,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却根本无从谈起。常此以往,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岂不要烟消云散了?因此,开展经典诵读的研究,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很有实际研究价值。 二、主要内容: 1.明确诵读的目的。 2.学生的普通话朗读发音。 3.指导诵读技巧。 4.面向全体学生。 5.诵读在课堂中的运用要有效果。 三、预期达成的研究目标 实验目标:根据中学语文学科特点,通过开展语文实验,确立研究语文诵读的基本途径,优化学生语言理解与感知
4、,探索出一条以读代讲,以读带讲的语文课堂教学新途径。 培养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诵读是一门语言艺术,激发他们想读,敢读,肯读,乐读的兴趣,以读带思,做到从思考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领悟,促进理解,鉴赏,表达等多项能力的运用。 四、研究方法 1、主要有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辅助诵读经典美文,营造的有浓厚经典诵读的环境。 2、制定经典诵读方案,强化对古诗文诵读的效果,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把经典诵读课真正纳入课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诵读情况进行评价。 五、步骤和措施 1诵读活动形式的实验探索。 诵读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只求记
5、忆,对诗文的理解不作硬性规定,学生悟多少算多少,为了避免学生因重复记忆而感枯燥乏味,尽量借助各种游戏、竞赛等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同学间相互检查,定期抽查,分组开展古诗名句对句比赛等,使学生对诗文诵读保持兴趣。 我们做了以下一些有益的尝试: 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古典名文和名著等内容的学习和诵读,使每个学生在诵读经典诗文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美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爱他人、爱自己的人生道理。 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增广贤文等作为的诵读教材,按必背篇目和推荐篇目,分级逐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
6、我们的经典诗文诵读时间主要是在以下“五个每”中“挤”出时间进行: (1)每天从早读课中挤出20分钟进行诵读。 (2)每节课从课前准备中挤出3到5分钟进行诵读。 (3)每天晚上从课间操后休息前挤出10分钟进行集体诵读。 (4)每周从课表中挤出两个课时作为经典诵读课进行诵读。 (5)每月从语文课中挤出一节课进行集体诵读。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单元进行诵读经典诗文,保证诵读的“质”和“量”。 我们通过教室内教育电器设备建立了一天的感受经典环境: (1)、清晨,“名家诵读五分钟”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2)、“晨读一刻钟”中,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 (3)、午间的
7、“经典音乐欣赏一刻钟”中的音乐陶冶着学生心灵; (4)、“精读弟子规”熏陶着学生的思想和礼仪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枯燥的古诗背诵多样化、兴趣化。 2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与此同时,诗词学习的目的和着重点在积累和感悟,教学的总要求应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具体地说,教学中要做到一“虚”一“实”:词语、诗句理解要“虚”“似懂非懂、雾里看花”即可;而朗读必须真真切切,背诵要求扎扎实实。 六、预期成果 1、通过扎扎实实的初中语文诵读课题研究,创新出多姿多彩的诵读活动方式,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接触和了解千古流传的文化经典。在此我们配以优雅的古曲,诵读古诗的琅琅书声,在校园里此起彼伏。 2、经典诵读对师
8、生、家长、社会在传统道德方面的熏陶感染的积极影响广泛而又深远。诵读经典不只提高了教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还有助于从长远实现德育培养的目标。随着古典诗词、经典古籍逐渐深入课堂,“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的传统教育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师生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甚至家长也日益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产生的深刻影响。 七、成果形式 典型课例 解读大学章句; 一、生齐呼诵读口号: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诵千古美文,当世纪新人!; 二、走进昨天的记忆; 1、记忆中的古诗句;(1)师宣布竞赛规则:每组一首绝句,一首律诗、汉;(2)分为4个小组,自报组名,呼出
9、挑战宣言;(3)4个小组赛诵; 2、师生共同评比出优胜组; 3、记忆中的大学章句;(1)由领诵者领诵大学章句;(2)生谈从中的收获. 三、新授 解读大学章句 一、生齐呼诵读口号: 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诵千古美文,当世纪新人! 二、走进昨天的记忆 1、记忆中的古诗句 (1)师宣布竞赛规则:每组一首绝句,一首律诗、汉乐府、词,均可。 (2)分为4个小组,自报组名,呼出挑战宣言。 (3)4个小组赛诵。 2、师生共同评比出优胜组 3、记忆中的大学章句 (1)由领诵者领诵大学章句 (2)生谈从中的收获 三、新授大学章句 1、PPT展示所学内容 2、听录音,要求心到、口到、手到、眼到。 (1)第一遍
10、,只听,初步感知内容 (2)第二遍,据录音,用“”划出节奏;用“”标出不认识的字 (3)第三遍,据录音,拼出拼音 3、PPT展示带拼音的内容,生对照纠正有误的拼音,再与录音一起齐读内容。 4、诵读此段内容 PK赛 个人PK,小组PK,师生接龙读 四、知晓大意 1、PPT出示注解,生结合注解自己理解含义 2、再看译文 (1)生齐读译文 (2)默看译文,领悟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合作探究 3、师过渡: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俗语也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贤明的人士都有宽容向善的美德。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唐朝“贞观之治”,使得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而他最大
11、的优点就是“虚心纳谏,亲贤臣远小人”,这样的人则利于子孙黎民。 人的胸怀应该像大海一样宽广,像蓝天一样高远,学会称赞别人的优点、长处,而不能因别人比我好而心怀妒忌。待人处事要真诚,言行一致。这些正是我们应该从这则大学中领悟的人生哲理。这也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千古流传! 五、拓展延伸 1、学生就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1)抽签定题 (2)分组研讨 A组:领悟了这则大学的道理,就个人而言,你该怎样做? B组:领悟了这则大学的道理,就班级而言,作为一个班长,你将怎样带领你的同学? C组:领悟了这则大学的道理,就一个学校而言,作为一校之长,你该怎样做? D组:领悟了这则大学的道理,再大到一个国家,你准备
12、怎样做,有何好建议? 2、再回到原文,齐诵、背诵。 六、结束语 (由一些读书名言引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孩子们,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让经典美文伴你一生!课末,让我们再次喊亮我们的诵读口号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诵千古美文,当世纪新人! 用声音装点文字 教学目标: 1.朗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教学环节: 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温,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内容:利用精美的朗诵创设情境,引入课堂。侧重于对学生心理上的震撼。 方式
13、:课件播放美文诵读素材。 材料:我们和你同在视频片断,生死不离音频朗诵。 二、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内容: 明确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明确朗读误区。 介绍朗读的三层境界。 介绍朗读的基本方法。 方式: 课件播放与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对学生的启发和感染。 材料: 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朗读是一种特殊的口语方式,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它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而且近代国学大师无不从熟读记诵启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
14、华。每个学子都应当努力用我们最美的声音去装点最美的文字。 古人的诵读方式主要以抑扬顿挫有节奏地吟咏为主,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重感性的表达方式。而今人对诵读的理解,虽然也有不同,但一般地讲,主要指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粗解文意;一是背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可以说,这种记诵活动始终伴随着思维与语言的训练,是一种自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 朗读的误区: 念字式“朗读”:语调平直,没有轻声,没有重音,顿连呆板,更无从谈起语言的感情色彩。 念经式“朗读”:发声含糊,频率细碎缺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起伏,声音缺乏变化,感情由于
15、语速过快而无法很好地得到表达。 八股式“朗读”:刻意追求声音的形式,而忽略不同的文本内容,表现为朗读缺乏变化,缺乏生气。 朗读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次品其滋味熟读。要能抑扬顿挫地诵读。(书读百遍,酝酿胸中,自然悟入) 第二层次入其境界求静。这时候身心专注,读书求悟进入的一种读书状态(若能达到此种静态,则其义自现) 第三层次悟其真谛妙悟。能在静态中达到对诗文精妙之处的感悟。(悟是诵读的最高境界,即便当时没有情出,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答案会一下子在脑海中出现,豁然开朗) 朗读的方法: 读正字音用普通话读是起码要求,纠正方言。口眼并用,心到口到,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读出标点符号,音量适当,语速合适。
16、读通词句这是诵读的基础。要解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双音,词类活用等,以及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问题。 读准停顿这是诵读关键。包括虚词用法,句式、语气等,作用是训练语感,把握意脉,领悟内容。 读清思路这是诵读的深入。两个作用,一是训练思维,体味构思的妙处;二是便于背诵,会背文章者背结构。 读出感情这是诵读的熏陶感染。把握诗文基调,了解诗文基本感情倾向。论说类诗文语调较为平稳;记叙抒情类的语调较有表情;散文类的语调要体会其 真情实感;韵文类的语调则要体会其韵律与节奏,声入心随。 读懂内涵这是诵读的深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才能真正将朗读表现至完美。 三、温,重读温习
17、优美的课文篇章。 内容:学生自由选定所学过的课文篇章语段,进行温习式是朗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方式:教师先行范读引领,然后安排学生自由进行诵读练习。 材料: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华南虎、马、音乐巨人贝多芬、伟大的悲剧、斑羚飞渡、安塞腰鼓音频朗读。 四、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内容:学生表现自己非凡的朗读才华。 方式:各小组先进行小组内的朗读秀,然后选出最佳人员参加全班范围内的超级男“声”女“声”朗读秀。选出优秀选手推送到学校站,在“校园之声”中向全校师生展现自己的诵读才华。 结束语:用文字表达内心的人是幸福的,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人也是幸福的,用声音装点文字的人则是双倍
18、幸福的。 教学设计:龚侃 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边塞诗英勇战斗、向往和平的主题。 通过朗读感受边塞诗悲壮的内在情感基调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边塞诗英勇战斗、向往和平的主题。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边塞诗悲壮的内在情感基调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设计说明: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情感鲜明强烈,语言质朴豪放,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适合初中生朗读与感受。本课选取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边塞诗,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朗读,感受古代边塞军旅生活的整体面貌,了解边塞诗悲壮的整体情感基调。 教学流程: 一、导入边塞英雄梦 1、播放屠洪纲歌曲精忠报国诗歌朗读。谈一谈你听这首歌的感受。 2、很多同学
19、都曾幻想成为一名驰骋边疆,征战沙场的英雄梦。今天就让在诗歌中得偿所愿,在朗读中回到那血雨腥风的大漠沙场,感受戍边将士的内心世界。 二、胜利的豪情 1、唐朝疆域辽阔国力昌盛,是边塞诗歌的黄金时代。当时很多诗人都曾经到过边塞,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其中,卢纶就以壮阔的笔调记录下了将士们出征前的誓师场面。 2、学生齐读塞下曲,说说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风采?(军容严整、团结一心、斗志昂扬) 塞下曲 (唐)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3、朗读时如何通过音量、气势的处理表现将士们团结一心、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4、两组同学朗读前两句,全班齐读后两句。 5、卢纶本是
20、文人,投笔从戎写边塞军旅生活。唐朝还有许多武将自己能写诗,这归功于唐朝作诗风气盛行。严武就是这样一位能写诗的武将,更了不起的是,他曾经亲自率领军队仅用两个月就击溃了大举入侵的吐蕃军队,收复了大片土地,保卫了边疆的安全。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6、请同学齐读严武的诗作军城早秋。说说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战斗场景? 7、自由朗读军城早秋,思考:朗读这首诗时,哪一句应读出明显的变化?应读出怎样变化?(侧重速度,音调) “更催飞将追骄虏”加快,上扬。 将英勇的将士形象挺立在苍茫的边塞大漠上。 7、学生个别朗读与小组朗读 8、齐读塞下曲、军
21、城早秋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怎样的精神面貌? 三、战败的哀伤 1、真实的战争总是能够获得胜利吗?接下来我们将朗读一首晚唐国力衰弱时期的边塞诗歌,通过这首诗你能对边塞生活有不一样的认识。学生朗读陇西行,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战争怎样的一面?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2、自读品味:这首诗中哪些字词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适宜在朗读过程中着重体会和表现? 3、深入感知:诗中“可怜”的对象有谁?你如何理解“犹是”蕴含的情感? 可怜:讲究含蓄的古诗中,如此直白抒情的并不多,体现了作者对牺牲将士满怀同情,同时也是对战士亲人的同情。体现了战争对整个社会带来无法挽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语文 经典 诵读 课题 研究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