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镇基层党员一线抗击疫情阻击战优秀事迹长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乡镇基层党员一线抗击疫情阻击战优秀事迹长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乡镇基层党员一线抗击疫情阻击战优秀事迹长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乡镇基层党员一线抗击疫情阻击战优秀事迹长篇 乡镇基层党员干部一级抗击疫情阻击战优秀事迹长篇纪实通讯稿范文1 铁门岗乡:转运“急先锋”的“铁汉柔情” “李乡长,别叫卢阳,还是我去”“LY我去”“我去吧”“回了,可以上!”2月19日,铁门防疫转运微信群里喧闹非凡。这是一群由6位志愿者、4台改装皮卡车临时组建起来的转运志愿服务队。从2月11日建群到现在,这样的对话,从白天到深夜每天都在上演。 他们争先恐后要去执行的任务,却是新冠肺炎疫情下一般人避之生怕不及的“倒霉事”:送发热病人去医院检查,转运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去做核酸检测,运输确诊病例的亲密接触者去城区集中隔离点隔离,去定点医院接治愈患者
2、出院。 他们每天要做的事,就是不停的开车,单调枯燥;每天接触的人,身上可能潜藏着致命“病毒”;每天要去的地方,可能推一下门把手,就会被凶恶的“病魔”盯上。而他们,毅然决然离开暖和舒适平安的家,换上防护服,迎着风雪,www.xIaNdaiYUwEN.com做铁门岗乡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 这是6个怀着一腔热血的铁门汉子,他们之中,有党员,也有一般群众。他们中最年长的是54岁的的士司机吴建国,最小的是33岁的乡卫生院基层科医生卢阳,他们之中,还有校车公司经理,曾经的养鸡专业户,不锈钢焊接师傅4台由乡政府临时征用改装的皮卡车就是他们在疫情中冲锋陷阵的“装甲车”,身上薄薄的防护服,一次性医用口罩和
3、手套就是他们为铁门岗乡群众保驾护航的“战衣”。 每天一早,他们辞别家中老小动身,执行完最终一趟转运任务往往已到深夜。细致地进行车辆消毒后,脱下防护服的他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四周静籁,头顶的明月,孤独圆润。 9个日日夜夜,24小时待命,70余趟来回奔波,600多个小时,4000多公里迎风沐雪。 他们在接到任务后,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他们不计酬劳,志愿服务,随叫随到,把铁门岗乡78人平安精准地送到了最适合的地方诊断隔离视察,有效地阻断了疫情在铁门的扩散传播。疫情还未解除,他们仍旧每天奔波在铁门麻城来回的路上。 “铁门铁大汉,敢闯又能干”。6个素不相识的“铁大汉”,因为共同的使命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一
4、起并肩作战,相互关照。2月12日,深夜,大雾。陈宝华师傅提示大家,雾大开远光灯担心全,走慢点;2月13日,晚大风,大家都在群里等小卢回家后报平安;2月15日,大雪,年纪大些的刘文祥和吴建国主动提出来,雪大担心全,有任务让他们老同志来,年轻师傅们却“毫不领情”,争先恐后要自己上;何国勤师傅担忧转运的病人和老人受不了路途颠簸,提示小年轻们载人时最好不要上高速,以免转弯过快摔伤乘客在冬天的风雪和疫情阴霾覆盖下,这个小小的微信群总让群里的每个人感到春天般的暖和。在一个群里相处时间长了,负责转运车辆调度的副乡长李薇,慢慢熟识了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校车公司经理何国勤,是个热心肠的老司机,也是一位有着23年党
5、龄的老党员,在得知铁门疫情严峻时,主动致电乡政府希望能为铁门出一份力;吴建国师傅沉稳话不多,当有任务时总是主动要求上;陈宝华师傅总是静默的帮大家领防护物资,速食食品,仔细的做好后勤工作;卫生院公卫科主任万新波,送病人去医院,挂什么号走什么程序,他是行家里手;司机卢阳哪天没有被支配任务,他还会在微信群里跟你急,接到任务后经常忙得饭都顾不上吃。他说:“车队里几个党员师傅不怕吃苦,冲锋在前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等疫情结束后,我也要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校车司机刘文祥,去年乡政府在开展畜禽污染整治行动中,依法拆除了他1200多平米的养鸡场,让他被迫处理掉5000只鸡,一夜之间失去赖以生存主业的他,改行
6、成了一名校车司机。看着家乡正在遭遇疫情的摧残,明理的他跟妻子卢荣花说:“政府虽然拆了我们的鸡场,但他们是按政策办事,我能理解!2023年非典的时候,我在铁门开的士搞转运,有阅历,这次疫情来了,我是党员,我得带头上!”妻子只是叮嘱他要留意平安。因为疫情阻隔没能回南京某生物制剂公司上班的女儿刘媛激励爸爸:“我们公司研制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上市了,我在家办公是支援祖国,老爸也是为家乡疫情防控做贡献,加油!” 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在铁门岗乡,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这个时代洪流中,静默的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了压在铁门人民身上那座看不见的“山”,他们用
7、自己平凡的行动为一个又一个被疫情影响变更的家庭带去生的希望,爱的光亮,他们用奔驰的车轮诠释着家国大爱,铁汉柔情! 乡镇基层党员一线抗击疫情阻击战优秀事迹长篇纪实通讯稿范文文2 一声“到”,一生到!致敬逆行“兵哥哥” 他是退伍27年的老兵,他是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是曾经无偿献血十余次献血总量超3000毫升的“献血达人”,今日,他是抗“疫”一线的排头兵! 他叫罗伟,曾经是一名退役老兵,脱下军装,他是鼓楼卫生院一名工龄26年的公卫人员。虽退役多年,年近半百,这位有着深厚部队情节的“兵哥哥”,手机铃声始终是部队的集合号。在疫情防控战场,他同样发挥军人敢打硬仗的作风,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新冠肺炎
8、疫情发生时,正是罗伟在武汉行肠系膜上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刚刚一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医嘱,术后半年内要好好休息,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和后期身体康复。身为医务人员的他,明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不允许参与疫情防控,但因为担忧单位人手不够,他没有遵从医嘱径直返回了岗位。每天和公卫科同事一起,担当鼓楼辖区疑似病例、亲密接触者转运及居家环境消杀等工作。、 鼓楼辖区先后确诊多名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对排查出的亲密接触者要进行居家隔离,排查出的疑似病例需转运到集中隔离点,确诊患者居家环境要随时消毒高峰期一天要和同事在路上来回20多趟,转运40多人。腊月二十九晚上,因接到通知,辖区有几个自武汉返乡在家自行隔离的村民发烧,听闻消息
9、后,罗伟马上和同事赶往村民家中,将发热病人当即转到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检查后赶回村民家中对居家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并嘱咐其家人要做好居家自我隔离、防护许多次忙到深夜才回家。 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且面对的是一群高风险的人群,对尚在术后康复期的罗伟来说,是极其危急的。考虑到他身体状况,医院院长邓显章几次主动打电话让他回家休息,养息病情,但他拒绝了,他说疫情就是吩咐,听从吩咐是军人的天职,关键的时候自己不能掉队,除了坚守别无选择。 他的妻子王京霞,是麻城市人民医院血透室护士长,当爱人罗伟拖着刚刚病愈的身体奔忙在疫情防控一线时,她也同时奋战在市人民医院紧急成立的发热门诊。因疫情防控要求,考虑到血透室410位
10、透析患者平安,医院将血透室作为重点防控部位。在发热门诊值守四天后,她被医院召回到血透室。王京霞带领团队严格把关,仔细执行各项操作,对410位透析患者全面开展三大项检查(血常规、咽拭子、肺部CT检查),目前透析室无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尽管知道丈夫大病初愈不能太过劳累,但她更理解身为军人的他内心的执着与坚韧夫妻二人都劳碌在疫情防控战场,年里到年外都没见过面,更不用说好好照看丈夫,心疼之余,她只有在间或闲下来的时候电话里一遍遍吩咐虽然每天来回穿行在转运、消杀途中身体有些吃力,但罗伟说:“在疫情面前,正是体现一个公卫人责任与担当的时刻,能实实在在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是我身为一个老兵、一个公卫人最大
11、的傲慢,喊一声到,要一生到!” 乡镇基层党员一线抗击疫情阻击战优秀事迹长篇纪实通讯稿范文3 凉亭社区志愿者:我在正月的这15天 “您好,请您带上口罩,不要在外闲逛,特别时期,坚持一下.”这是我这15天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在过去的一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像飓风般席卷而来,于是注定着今年的春节是如此的宁静担心。武汉是爆发点,而我所在的地方,黄冈麻城,抗疫防疫形势也是非常的严峻。 我是一名麻城鼓楼办事处凉亭社区八组的居民,也是一名入党主动分子。在疫情突然砸进这个原来安静的村庄时,全部的居民免不了起先争论,起先担忧,起先担心,甚至起先惶恐。 “疫情就是吩咐”,一句再简洁不过的口号却如此真实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乡镇 基层 党员 一线 抗击 疫情 阻击战 优秀 事迹 长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