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5短文导学案教师版.docx
《2023年25短文导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5短文导学案教师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25短文导学案教师版 25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 3.感受共工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中国神
2、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2.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大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其中14篇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为西汉初年的作品。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3.淮南子简介 :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
3、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夸父逐日导学案 自主学习: 1.诵读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与日逐走(竞跑、赛跑) 河渭不足(黄河) 北饮大泽(向北) 弃其杖(他的,
4、指夸父的) 3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 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4,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行走、离开) 饮于河 、渭(古义:特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5.认识古代汉语的两种句式。北饮大泽(又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 )倒装句 弃其杖,(杖)化为邓林。省略句 课堂学习:
5、(一)整体诵读,问题探讨 1.夸父为什么要逐日? (追赶太阳、了解太阳、征服太阳) 2.通过阅读,我看到了一个 (自由发挥)执著、勇敢,敢于追求,乐于奉献,愿为人类造福的。 的夸父。 3.请大家说说夸父逐日的主题。 通过夸父逐日故事,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合作探究 1本文属古代神话,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且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2.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答: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
6、勇的气概。 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答: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答: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5.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答: 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 成
7、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拓展延伸】 1、阅读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北山经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 2,朗读余光中的诗,谈谈读后感。 夸 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5 短文 导学案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