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诗歌鉴赏专题.docx





《2023年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诗歌鉴赏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诗歌鉴赏专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形象、思想内容和观点看法 1(2023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1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实力。在全诗中,仅有第一句中的动词“踏”与诗题“访隐者”中的“访”相呼应。 答案:踏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实力。题干要求结合第三、四句来赏析“隐者”的形象,诗人
2、通过“酒熟不出门”写隐者足不出户,独饮自己酿造的美酒;通过“残花满地”的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隐者孤独、随性自然的形象。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本题是对古代诗歌中形象的鉴赏实力的考查。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考生要学会概括这些形象的特征并揭示出作者刻画某一形象的意义,其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经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题目则要求考生概括意境。相比较而方,诗歌对于“形象”的考查比“语气”“表达技巧”“思想”要少一些。因为诗歌不同
3、于小说以塑造形象为主,诗歌的形象是通过意象、意境等侧面表达的。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奇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实力。诗中塑造了酌独家酿、避世脱俗的“隐者”的形象,同时也寄寓了作者憧憬隐逸生活的情怀。A项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表现的是隐居田园、自得其乐的情怀;B项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是规劝入蜀的挚友及早还家,表现出对友人的真实关切;C项出自杜甫的登高,写诗人饱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仇,白发增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
4、难排遣,表现的是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D项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孤独之苦。 答案:A 2.(2023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雨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其次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答:_ _
5、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实力。第一问比较简洁,只要依据诗意描述一下即可。其次问我们可联系注释中说的作者当时“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这一内容考虑,加上诗中所选的“燕子”“梧桐”等意象往往和怀旧、伤感等感情有关,故不难作答。 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答出两句意思的,给2分;答出作者感情的,给3分。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6、请简述理由。(6分) 答:_ _ 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实力。这首诗虽然题为“雨”,但从诗中却找不到一句详细描写“雨”景的内容,可见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雨”,而是通过燕子、梧桐等动植物和抒情主子公的“凉”等感受从侧面写雨,可见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 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如答同意,并能答出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的,给2分;答出是通过人、物的感受来写雨的,给4分。意思对即可。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本题是对古代诗歌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7、看法的考查,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考查形式,即“认为诗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可以给考生发挥的空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切观点看法都要由诗歌及作者本身的内容和思想来确定;切忌错误地理解成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考生在答题时应先联系全诗并结合注释和其他相关背景信息,分析诗句所蕴涵的“诗人困难而丰富的情感”,精确把握“含蓄而又坚决的思想倾向”,然后再作简要评价。 3(2023北京高考)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
8、巢燕雀,枳棘栖鹓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鹓鸾:传闻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勉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像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化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稳地宿在梧桐之上。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分析概括诗歌内容、品尝诗歌情感的
9、实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全诗,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悲凉的感慨;其次要细致分析各句,把握诗歌所写内容,从而探讨出诗人是因明珠暗投而生出的悲凉感慨之情;最终要对各选项作深化分析,并和诗歌进行比较,以推断其表述的正误。前四句营造的是一种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的意境,明显“昂扬奋勉”与其意境不符。 答案:A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_ _ _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歌重要语句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实力。解答此类题,肯定要结合作品作细致分析,不能架空得出结论。“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
10、华易逝、世事多舛的感慨;“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再次运用形象的比方,表达诗人对于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明珠暗投、壮志难酬的感慨。 答案: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明珠暗投、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本题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必需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精确、深化、客观、恰如其分地对诗歌进行分析评价。在表述答案时,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答非所问的状况,要努力忠于原诗,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古代 诗歌 鉴赏 专题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