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上册历史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2023年初一上册历史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一上册历史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一上册历史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初一历史教案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生表演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方法,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起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效果。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
2、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教学重点: 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排练,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组织学生编写陈胜、吴广起义剧本、服装的设计和准备、道具的制作等,并指导排练。 3、制作CAI课件,含影片秦始皇片断以及知识网络和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 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
3、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模块一 秦的暴政: 1、播放影片秦始皇中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筑长城有关片断。 2、组织学生思考,在影片中秦朝修建了哪些重大工程?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学生回答) 3、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得出“徭役繁重”这一暴政表现) 播放影片,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计算,积极参与探究,认识到徭役的繁重。 赋税沉重: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
4、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想象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出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窘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而增恨秦始皇。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暴政表现)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暴政表现)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暴政表现) 模块二 陈胜吴广起义: 1、投影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提问:同学们刚才表演的是什
5、么历史事件的发生?发生在哪一年?谁发动的?地点在哪里?起义的口号是什么?建立了什么政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意义中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里?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第一次提出了斗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第一次推翻了残暴的统治。 模块三 楚汉之争: 1、楚汉之争为何刘邦能取胜? 2、简述项羽失败经过。教学小结: 1、学生闭目三分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教学要点,共同复述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2、播放VCD唱片霸王别姬。设计意图: 通过闭目回顾,放电影式再现本课知识,利用多
6、媒体的动画效果,逐项显示教学要点,突出“秦”亡“汉”立,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1、讨论陈胜吴广在去渔阳的途中,如果不下大雨,不会误期,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2、搜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的有关材料,为下节活动课对秦始皇的评价做准备。 3、加强活动与探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课堂小结: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回望历史的天空,远
7、去的是鼓角铮鸣,暗淡的是刀光剑影。万丈尘沙的残壁,已在烽火燃尽的地方消失。兴亡与成败,都将随着历史的云烟散去。然而,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象惊雷般在人们的心中响了两千年。陈胜、吴广“身为百姓,心系国家”的精神也将永世流传! 推荐第2篇:初一上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B 刻在龟甲兽骨 C 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 D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什么朝代(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迄今
8、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人面网纹盆 D西周的铜盘 5.战国时,各国进行改革,最彻底的是( ) A管仲改革 B吴起改革 C李悝变法 D商鞅变法 6.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 7.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是( ) A孔子 B孙武 C庞涓 D孙膑 8.战国七雄中,位置最东的是( ) A齐 B楚 C秦 D燕 9.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是( )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11.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重要战役(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9、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闻鸡起舞”的故事说得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勾践 B祖冲之 C祖逖 D项羽 13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末年 D.魏晋南北朝 14.三省六部制始创于( ) A秦 B汉 C隋 D唐 1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隋律 B贞观政要 C唐法典 D唐律疏议 16.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突厥 B靺鞨 C六诏 D回纥 17.秦长城的起点是( ) A东到大海 ,西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8.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阿倍仲麻侣 B
10、鉴真 C晁衡 D玄奘 19.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20.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 ) A僧一行 B郭守敬 C鲁班 D李春 二、填空题:(15分) 1.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的农民起义。 2.兴起于东汉后期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教。 3.西汉末年,社会*,王莽夺取政权,进行改革,史称_。 4.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5.汉宣帝时宫女 出塞和亲,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唐朝 公主 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 6.孙权派卫温率船到达_,加强了_和内地和联系。 7.公元97年,班超派
11、部下_出使大秦。 8.魏晋以来,称地主阶级的上层叫_ ,下层叫 。 9._时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 10.南朝齐梁间的唯物思想家 写了神灭论。 11.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画的 是一幅反映汉藏两族友好的历史画卷。 12.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三、列举题(25分) 1、列出隋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和六部的名称。 2、列出下列称号的人的姓名。 、诗仙_ 、诗圣_、画圣_ 、书圣_ 、药王_、医圣 、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_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 3、列出以下时期的统治者 、文景之治_、_ 、光武中兴_、贞观之治_ 、开元盛世_ 4、列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12、三、填图题( 14 分) 1.填出图中隋运河各段的名称。 A B C D 2.填出隋运河的中心及南北端点。 E F G 3.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隋朝大运河连接了_、_、_、_和_五大河流,全长_多公里,成为贯穿_交通的大动脉。 四、材料解析:(6分)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 阅后请回答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1分) 这首诗反映了那时怎样的情况?(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上述言论出自何人?(1分) 他在我国历史上有贡献?(2分) (二) 初一历史试卷 考试
13、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元谋人距今年代为_年,北京人距今年代为_年,山顶洞人距今年代为_年。 2、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_奴隶制王朝。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的_时期。 3、商朝青铜艺术高超,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_和_。 4、从公元前_年到公元前_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_社会瓦解和_社会形成时期。 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_、_进军匈奴,匈奴打败,从此不再与西汉抗衡。 6、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有_和_,一位著有_,另一位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_。 7、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_,加强了_和内地的联系。 8、_是我国古代杰出
14、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_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 9、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_,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大数学家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_位数字,这比欧洲要早_年。 10、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前者在今_省_,后者在今_省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将下面每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我国开始有确切纪年的历史,至今(2023年)约有( ) A、2841年 B、2840年 C、1159年 D、11
15、58年 3、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 ) A、管仲在各国的改革 B、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C、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D、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4、两汉时期出使西域的有( ) 张骞 甘英 班超 窦宪 A、 B、 C、 D、 5、下列发明属于世界首创的新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的有( ) 发明了便于翻土的犁壁 利用温室栽培蔬菜 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丝织技术使用提花机 A、 B、 C、 D、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是( ) 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逐渐衰落 出现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A、 B、 C、 D、 7
1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A、陶渊明 B、顾恺之 C、曹操 D、蔡文姬 三、列举题:(第1题5分,第2小题5分,共10分) 1、列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五次统一。 2、举出佛教对锦州地区文化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建筑方面5座保存至今的风景名胜。 四、填表连线题:(共11分) 1、填表(在下面空格中填上相应的朝代) 2、连线:将两边的朝代、作品分别于中间人物连线 东汉 顾恺之 地动仪 东晋 张衡 离骚 战国 屈原 洛神赋图 五、材料解析题:(6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阅后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话? (2)作者写过什么书?内容如何? 六、问答题:(共9分) 秦始皇采取
17、了哪些加强中央专制集权的措施? 七、识图和填图题:(每空1分,共20分) (一)请在三国鼎立形势图中空格内填出三国的国名、重要战役地名。 (二)图中编号处是三国都城位置,请分别填出: 建立时间 都城 建国皇帝 1._、_、_ 2._、_、_ 3._、_、_ (三)附图A是_评价_ (四)附图B是_评价_ (五)附图C是_发明人是_。 推荐第3篇:初一历史教案第5课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知道商周时期青铜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2知道甲骨文的含义、造字方法、特点、地位及影响。 3认识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灿烂的奴隶制文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重点难点
18、精归纳 1青铜铸造业与青铜文明的区别 (1)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历史学家根据人们使用工具的不同,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人们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文明,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3)青铜文明泛指我国整个奴隶社会的生产发展状况,即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和繁荣,并不仅仅是指青铜铸造业。只不过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成就辉煌,最具代表性。 考点: 考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例 1下列关于
19、我国古代青铜工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铜器最早出现于我国商朝后期 B商朝以后,青铜器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青铜礼器的数量反映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后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解析】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就出现了铜器,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可以为证。因此,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二 甲骨文记事 例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个候选项中,汉语(汉字)排名第一。已知的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钟鼎文 D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上册 历史教案 模板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