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二下册物理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x
《2023年初二下册物理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二下册物理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二下册物理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初二下册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平衡态以及平衡力; (2)知道二力平衡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3)进一步区分平衡力以及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通过习题巩固加强学生对二力平衡的灵活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 (2)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
2、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积极参与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应用。 教学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硬卡片、棉线、铁架台、钩码、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观察思考:静卧在水中的桥梁,静置在桌面的水杯,被匀速吊起的货物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它们受到力的作用了吗?若受到,它又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进而引导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2师叙述:在上节课学习中已进一步了解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3、原因,也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有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吗?(引出二力平衡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引导解读,进行新课 1平衡态、平衡力的概念 思一思学生对三个场景进行受力分析。 点拨场景分别为“匀速”和“静止”,我们把这两者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小结归纳平衡态:物体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就叫平衡态。 教师提示:“平衡”概念应包括静平衡(静止)和动平衡(匀速直线运动)两方面。 小结归纳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二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
4、 巩固分析物体状态及受力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本演示实验 猜想两个力平衡,它的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 提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可以试着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做一做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如上图。 (1)步骤1:在线端上挂上钩码,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卡片不能平衡?(如下图) (2)步骤2: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卡片能保持平衡吗? (3)卡片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卡片一剪两半,
5、钩码和半张卡片会向两侧掉下 说明两个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归纳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八字口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点拨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不是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巩 固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二力平衡的应用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5拓展:生活物理社会 让学生分析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三)学生收获,总结概括, 小结 1、平
6、衡态 2、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5、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课件随堂巩固 (五)板书设计 一、平衡态、平衡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态,所受的力为(平衡力) 二、二力平衡条件 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 练习册 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属规律教学,但教师不应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点,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二力平衡条件的提炼过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的构建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角色要全方面更新,在学生学习过程
7、中教师应是引导者、学习者、参与者、促进者,只有这样,才能以更高的素质去主动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推荐第2篇:初二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
8、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力的测量: 测力计
9、: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三、重力: 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
10、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 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
11、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
12、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13、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 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
14、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确定研究对象。 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
15、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1、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16、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7.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8.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
17、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
18、、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弹簧测力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第九章压强复习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固体可以大
19、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
20、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gh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04N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
21、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压强公式: 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V=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gh 液体压强公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下册 物理 教师 教学 心得体会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