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docx
《2023年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 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班级: 姓名: 学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这是苏东坡的浅浅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思,青莲居士俯仰之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明月黑夜中的精灵是许多诗词家亲密的伴侣。她以打黑暗背景中皎洁的形象赐予诗人灵感和幻想,于是,李白吟诵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的哀伤;陶渊明描绘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之三的恬淡画面。可以说是,交界的月光洒满了古代诗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月光的照耀,古典诗歌就会变得干瘪、生硬。 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这种表现手法比比皆是,而黑夜中的月亮,以其独具特色的存在姿态必然受到了
2、万千诗词作者的青睐。由于主人公心态、诗词创作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古典诗歌中以明月为意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团圆与思念。古典诗歌中,圆月通常是团圆的象征。“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这一象征义的生成, 显然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每年的八月十五秋高气爽,圆月当空, 银光洒遍人间。家家祭月, 赏月, 亲人团聚。所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写道:“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转。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衣裳。”曹植的杂诗二首也描写了相似的境界:
3、“俯视清水波, 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 绵绵思故乡。”两首诗的内容都是游子见月思乡。诗经陈风月出最早唱出了月下怀人的怨歌。其诗共三章, 第一章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俏兮! 皓月当空, 清辉万里, 诗人想念一位俊俏的美人。她那舒徐的神情、苗条的姿影, 使诗人忧思焦虑, 难以安静。在诗人创造的皎洁、空明、幽静的境界中, 皎月与美人相互辉映; 月下佳人, 成为千古相传的令人遐思的理想。而且, 月又是引起思念的触媒。月下怀人念远, 一直是古典诗歌常用常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唐人继续沿用月意象的这种现成涵义, 如,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
4、相思。”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不过, 沿用时并未忽视创新。他们大大拓展了月下怀人这一抒情模式的表现容量, 利用暗示团圆之盼与思念之苦的明月, 来表现戍卒与征妇的离散的悲愁。 离愁别绪之情是抒发在诗词作品中是非常普遍的,明月天生具有这中寓意,所以,大量诗词作品中以月作为抒情或者歌咏的对象,是很符合审美观点的。这点在唐诗宋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故园。明月是亲友团圆的希望和期待,基于此特点,月的意象有自然而然有故乡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游子心中一块永远也割舍不掉的眷恋。徐祯卿月诗写道:“故园今夜月, 迢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古典 诗词 中的 意象
限制150内